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8057发布日期:2022-06-02 01:0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螺杆干式真空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2.干式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
3.如专利公告号为cn275853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干式螺杆真空泵,包括有电机、联轴器、齿轮、螺杆和泵体,电机通过联轴器及轴承与齿轮泵腔的增速齿轮联接,固定联接在阳螺杆上的传动齿轮与阴螺杆上的齿轮啮合,也可由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阳螺杆,再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阴螺杆,省却增速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维修、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抽气压力范围广的优点。
4.采用上述干式螺杆真空泵,在实际使用时,因抽气气流湍动的不稳定性,会造成泵体产生持续性、不规律的震动,长时间后会对泵体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甚至损害泵体,缩短泵体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真空泵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会影响泵体整体稳定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包括泵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泵体内的传动螺杆和设于所述泵体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螺杆转动,还包括减震座,所述泵体升降滑移于所述减震座上,所述减震座上设有弹性件一,所述弹性件一抵紧于所述泵体,使得所述泵体具有远离所述减震座的趋势,所述减震座上还滑移连接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滑移抵接或脱离所述泵体,所述抵接件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减震座、弹性件一、抵接件和定位件,当泵体运转产生震动时,通过弹性件一的弹性对泵体进行缓冲减震,以抑制泵体的震动,从而减少了对泵体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弹性件一长时间受泵体的挤压,弹性件一的弹性会减弱,进而影响弹性件一对泵体的缓冲效果,可在弹性件一的弹性不能够满足泵体的减震需求后,移动抵接件使得抵接件抵接于泵体,并通过定位件对抵接件进行定位,此时,通过抵接件对泵体进行支撑,然后将弹性件一取出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取消抵接件的定位并朝远离泵体的方向移动抵接件,即可使更换后的弹性件一继续对泵体进行缓冲,更换过程中无需停止真空泵的运转,有利于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包括座体和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支撑柱,所述抵接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的滑移部和设于所述滑移部上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泵体,所述定位件伸出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并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部上,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卡槽,若干所述卡槽沿所述滑移部的滑移方向分布,所述卡槽供所述定位件
滑移卡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滑移部时,朝靠近滑移部的方向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滑移脱离卡槽,即可移动滑移部,当滑移部带动抵接部移动至抵接于泵体或脱离泵体时,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卡入对应卡槽内,通过定位件抵接于卡槽的内壁,从而实现抵接件在支撑柱上的定位,使得移动和定位抵接件更加方便。
10.优选的,所述滑移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移动部和设于所述移动部上的卡接部,所述卡槽供所述卡接部卡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槽、移动部和卡接部,抑制了卡接部的移动范围,减少了移动部滑移脱离滑移部的情况,使得移动定位件对滑移部进行定位更加方便。
12.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柱,所述弹性件一抵紧于所述凸柱,所述本体上滑移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凸柱外侧,所述限位环和所述凸柱拼接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供所述支撑柱卡入,所述本体和所述限位环之间设有弹性件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柱、限位环和弹性件二,通过凸柱抵接于限位环的内壁对限位环进行限位,并通过限位环的内壁抵接于支撑柱对支撑柱进行限位,从而实现泵体和减震座之间的相对定位,提高了泵体和减震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可对弹性件一进行保护,减少了空气中的氧和水汽对弹性件一的腐蚀,提高了弹性件一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间接提高了泵体的抗震性能,当取出弹性件一时,朝远离座体的方向移动限位环,使得限位环克服弹性件二的弹性发生移动,进而可露出弹性件一对弹性件一进行更换。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柱体、升降滑移于所述柱体上的限位块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柱体上的转环,所述限位块包括升降滑移于所述柱体上的块体和设于所述块体上的滑杆,所述弹性件一设于所述块体上,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块体靠近所述柱体的一侧并穿设于所述柱体,所述转环位于所述滑杆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滑杆,所述转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滑杆穿设。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柱体、块体、滑杆、转环和通孔,当抵接部抵接于泵体后,可转动转环,使得通孔和滑杆对准,滑杆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卡入通孔内,使得块体朝靠近座体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减小了弹性件一对泵体和块体的抵紧力度,进而减小了弹性件一和泵体之间以及弹性件一和块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将弹性件一取出更加方便,然后朝远离座体的方向移动块体使得滑杆脱离通孔,转动转环,使得转环抵接于滑杆,然后将弹性件一放入泵体和块体之间即可完成弹性件一的更换。
16.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通孔沿所述转环转动路径的一侧,且所述倾斜面和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朝靠近所述块体的方向逐渐变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倾斜面,当安装弹性件一时,将弹性件一放入泵体和块体之间,然后转动转环,滑杆抵接于倾斜面并顺着倾斜面朝远离座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块体挤压弹性件一,至转环抵接于滑杆,即可完成弹性件一的安装,无需在将弹性件一放入泵体和块体之间前先挤压弹性件一,使得安装弹性件一更加方便。
18.优选的,所述泵体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泵体上设有弹性进水管,所述弹性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弹性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水源,所述弹性进水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泵体和所述减震座之间,且所述弹
性进水管抵紧于所述泵体和所述减震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冷却通道和弹性进水管,在实际使用时,将冷却水注入弹性进水管,冷却水通过弹性进水管从进水端进入冷确通道,进而对泵体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弹性进水管抵紧于泵体从而对泵体进行缓冲,分担了泵体作用于弹性件一上的作用力,有利于延长弹性件一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后续弹性件的取出和安装。
20.优选的,所述弹性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一和所述单向阀二均位于所述泵体外侧,且所述单向阀二位于所述单向阀一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侧,所述单向阀一由供水源至单向阀二单向导通,所述单向阀二由所述单向阀一至所述进水端单向导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当泵体向下运动时,泵体挤压弹性进水管,使得弹性进水管内的水通过单向阀二往进水端流动,当泵体向上运动,由于部分水通过单向阀二流出,为平衡单向阀一两侧的压力,水通过单向阀一往单向阀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当泵体运转发生上下震动时,弹性进水管不断往进水端送水对泵体进行冷却,提高了泵体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泵体运转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弹性进水管位于所述泵体和所述减震座之间的部分呈波浪状,且所述弹性进水管贴合于所述座体表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弹性进水管与泵体的接触部分,从而增大了泵体发生振动时弹性进水管体积的变化量,进而增大了每次泵体向下运动时,从弹性进水管进入进水端的水量,提高了泵体的散热效果,并进一步减少了泵体作用于弹性件一的力,使得后续取出和安装弹性件一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传动螺杆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泵体内的主螺杆和副螺杆,所述主螺杆和所述副螺杆的螺距朝靠近所述驱动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螺杆和所述副螺杆同时转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真空泵排气端的压缩比,减少真空泵在排气端过压缩的情况,提升真空泵的抽气性能,有利于降低真空泵的能耗。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减震座、弹性件一、抵接件和定位件,当泵体运转产生震动时,通过弹性件一对泵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减少了对泵体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当弹性件一的弹性不能够满足泵体的减震需求后,移动抵接件使得抵接件抵接于泵体,并通过定位件对抵接件进行定位,然后对弹性件一进行更换,即可使更换后的弹性件一继续对泵体进行缓冲,更换过程中无需停止真空泵的运转,有利于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柱体、块体、滑杆、转环、通孔和倾斜面,当抵接部抵接于泵体后,可转动转环,使得滑杆卡入通孔内,减小了弹性件一和泵体之间以及弹性件一和块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将弹性件一取出更加方便,当安装弹性件一时,将弹性件一放入泵体和块体之间,然后转动转环,滑杆抵接于倾斜面带动块体挤压弹性件一,至转环抵接于滑杆,即可完成弹性件一的安装,使得安装弹性件一更加方便;3.通过设置冷却通道、弹性进水管、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当泵体运转发生上下震动时,通过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的作用,使得弹性进水管不断往进水端送水对泵体进行冷却,提高了泵体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泵体运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本体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传动螺杆的结构;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凸柱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限位环、柱体和转环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支撑柱的结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柱体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通孔的结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倾斜面的结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定位件的结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本体和弹性进水管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冷却通道的结构。
27.附图标记说明:1、泵体;11、本体;12、凸柱;2、传动螺杆;21、主螺杆;22、副螺杆;3、驱动件;4、减震座;41、座体;42、支撑柱;421、柱体;422、限位块;4221、块体;4222、滑杆;423、转环;5、弹性件二;6、限位环;7、容纳槽;8、通孔;81、倾斜面;9、弹性件一;10、滑道;101、滑移孔;13、抵接件;131、滑移部;132、抵接部;14、卡槽;15、滑槽;16、定位件;161、移动部;162、卡接部;17、冷却通道;171、进水端;172、出水端;18、弹性进水管;19、单向阀一;20、单向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参见图1和图2,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包括泵体1、传动螺杆2、驱动件3和减震座4,泵体1包括本体11和若干凸柱12,本实施例中,凸柱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柱12均固定于本体11的下端面,且四个凸柱12呈矩形分布。
30.参见图2,本体11内开设有容纳腔,传动螺杆2包括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均位于容纳腔内并沿水平方向呈并排设置,且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均转动连接于本体11内,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的转动轴线均呈水平设置并相互平行,且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之间相互啮合。
31.参见图2,驱动件3包括主齿轮、副齿轮和电机,主齿轮同轴固定于主螺杆21的转动轴上,副齿轮位于副螺杆22靠近主齿轮的一侧,且副齿轮同轴固定于副螺杆22的转动轴上并与主齿轮啮合,电机固定于本体11的外侧壁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本体11并与主齿轮同轴固定,电机驱动主齿轮转动。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的螺距朝靠近电机的方向逐渐减小。
32.在实际使用中,控制电机驱动主齿轮转动,带动主螺杆21转动,主齿轮通过与副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副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副螺杆22转动,从而驱动主螺杆21和副螺杆22同时转动。
33.参见图2和图3,本体11上固定有若干弹性件二5,若干弹性件二5的位置和数量与凸柱12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每个弹性件二5均套设于对应凸柱12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二5为弹簧。
34.参见图3和图4,每个弹性件二5上均固定有限位环6,限位环6位于弹性件二5远离
本体11的一侧,且限位环6套设于对应凸柱12的外侧,每个限位环6的内圈壁均抵接于对应凸柱12的外侧壁,限位环6通过对应弹性件二5和凸柱12的配合升降滑移于本体11上。每个限位环6的内圈壁和对应凸柱12远离本体11的外侧壁均拼接形成有容纳槽7,容纳槽7位于凸柱12远离本体11的一侧。需要指出的是,弹性件二5沿限位环6滑移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环6伸出凸柱12的长度。
35.参见图3和图4,减震座4包括座体41和若干支撑柱42,座体41位于泵体1的下方,若干支撑柱42位于座体41靠近泵体1的一侧并与座体41固定连接,且若干支撑柱42的数量和位置与凸柱12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容纳槽7供对应支撑柱42卡入。
36.参见图3和图4,每个支撑柱42均包括柱体421、限位块422和转环423,柱体421固定于座体41上,限位块422包括块体4221和两个滑杆4222,块体4221位于柱体421靠近本体11的一侧,两个滑杆4222均位于块体4221靠近柱体421的一侧,且两个滑杆4222分别位于块体4221的相对两端,两个滑杆4222均朝靠近柱体421的方向穿设于柱体421并升降滑移于柱体421上,块体4221通过两个滑杆4222和柱体421的配合升降滑移于柱体421上。
37.参见图5和图6,转环423位于滑杆4222靠近座体41(参见图3)的一侧,且转环423围绕柱体421的外周设置并嵌设于柱体421内,转环423转动连接于柱体421上,且转环423的转动轴线呈竖直设置。转环423靠近滑杆4222的外侧壁上开设两个通孔8,两个通孔8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两个滑杆4222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应设置,且每个通孔8均沿滑杆4222的滑移方向贯穿于转环423,通孔8供滑杆4222穿设。
38.参见图5和图6,每个通孔8的内壁上均加工形成有倾斜面81,倾斜面81位于对应通孔8沿转环423转动路径的一侧,且两个通孔8内的倾斜面81均位于对应通孔8沿转环423转动方向的同一侧,倾斜面81和对应通孔8之间的距离朝靠近块体4221的方向逐渐变大。
39.参见图1和图4,块体4221上放置有若干弹性件一9,若干弹性件一9均位于块体4221靠近本体11的一侧并位于容纳槽7内,且若干弹性件一沿块体4221的外周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弹性件一9远离块体4221的端部均抵紧于对应凸柱12,使得泵体1具有远离减震座4的趋势,并通过块体4221带动两个滑杆4222抵紧于转环423。泵体1通过与弹性件一9的配合升降滑移于减震座4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一9为弹簧。
40.参见图3和图5,柱体421内开设有滑道10,滑道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块体4221的滑移方向,且滑槽15朝靠近本体11的方向贯穿于柱体421和块体4221。柱体4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移孔101,滑移孔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道10的长度方向,且滑移孔101和滑道10连通。
41.参见图4和图5,柱体421上升降滑移有抵接件13,抵接件13包括滑移部131和抵接部132,滑移部131升降滑移于滑道10内,且滑移部131的一端伸入滑移孔101内,抵接部132位于滑移部131靠近本体11的一侧并与滑移部131固定连接,且抵接部132位于滑道10内,滑移部131带动抵接部132升降滑移于滑道10内,抵接部132用于抵接对应凸柱12。
42.参见图3和图4,每个柱体421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卡槽14,若干卡槽14沿滑移部131的滑移方向呈均匀间隔分布,卡槽14为环槽,且卡槽14围绕柱体421的外周壁设置。
43.参见图5和图7,滑移部1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位于滑移部131靠近滑移孔101的一侧。滑移部131上滑移连接有定位件16,定位件16用于定位滑移部131,定位件16包括移动部161和卡接部162,移动部161滑移连接于滑槽15内,且移动部161的滑移方
向垂直于块体4221的滑移方向设置,卡接部162伸出柱体421外侧并与移动部161固定连接,卡接部162通过移动部161和滑移部131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滑移部131上,卡槽14供卡接部162滑移卡入。本实施例中,滑槽15为燕尾槽,移动部161贴合于滑槽15的内壁设置,通过滑槽15的内壁抵接于移动部161从而对移动部161进行限位,以减少移动部161滑移脱离滑槽15的情况。
44.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移动滑移部131时,朝靠近滑移部131的方向移动卡接部162,使得卡接部162滑移脱离卡槽14,即可移动滑移部131。
45.当滑移部131移动至相应位置后,朝远离滑移部131的方向移动卡接部162,使得卡接部162卡入对应卡槽14内,通过卡接部162抵接于卡槽14的内壁,即可实现抵接件13在柱体421上的定位。
46.参见图1和图8,本体11内开设有冷却通道17,冷却通道17上设有进水端171和出水端172,本体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弹性进水管18,弹性进水管18的一端和进水端171连通,弹性进水管1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水源,且上述弹性进水管18的另一端穿出本体11和座体41之间的空隙。弹性进水管18位于本体11和座体41之间的部分呈波浪状,且弹性进水管18位于本体11和座体41之间的部分贴合于座体41表面并抵紧于本体11和座体41。本实施例中,弹性进水管18的材质为硅胶。
47.参见图8,弹性进水管18上固定有单向阀一19和单向阀二20,单向阀一19和单向阀二20均位于本体11外侧,且单向阀一19和单向阀二20分别位于本体11的相对两侧,单向阀二20位于单向阀一19靠近进水端171的一侧,单向阀一19由供水源至单向阀二20单向导通,单向阀二20由单向阀一19至进水端171单向导通。
48.在实际使用中,可在本体11上安装固定水管,水管和出水端172连通,使得排水更加方便,减少水溅落至本体11表面的情况。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螺距螺杆干式真空泵的实施原理为:当泵体1运转产生震动时,通过弹性件一9的弹性对泵体1进行缓冲减震,且由于弹性进水管18为弹性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通过弹性进水管18位于本体11和座体41之间的部分对对泵体1进行缓冲,分担泵体1作用于弹性件一9上的压力,提高对泵体1的减震效果,以抑制泵体1的震动,减少了对泵体1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50.当弹性件一9因长时间使用,其弹性不能够满足泵体1的减震需求后,朝靠近本体11的方向移动滑移部131使得抵接部132抵接于凸柱12,然后朝远离滑移部131的方向移动卡接部162,使得卡接部162卡入对应卡槽14内,实现抵接件13在柱体421上的定位,此时,通过抵接件13对泵体1进行支撑。
51.然后转动转环423,使得通孔8和滑杆4222对准,滑杆4222在弹性件一9的作用下卡入通孔8内,再将弹性件一9取出,然后将新的弹性件一9放入凸柱12和块体4221之间,再反向转动转环423,滑杆4222抵接于倾斜面81并顺着倾斜面81朝远离座体4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块体4221挤压弹性件一9,至转环423靠近本体11的端面抵紧于滑杆4222,即可完成弹性件一9的更换。
52.接着朝靠近滑移部131的方向移动卡接部162,使得卡接部162滑移脱离卡槽14,再朝远离本体11的方向移动滑移部131,带动抵接部132脱离凸柱12,再对抵接件13进行定位,即可使用更换后的弹性件一9继续对泵体1进行缓冲,更换过程中无需停止真空泵的运转,
有利于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