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5565发布日期:2022-07-30 03:5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轴流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2.轴流风机是工矿企业常用的一种风机,主要由风机叶轮和机壳组成,结构简单但是数据要求非常高,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可用于一般工厂、仓库、办公室,住宅内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3.现有的轴流风机在风扇启动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紊乱的气流在进入风机外壳内部后,在风机外壳内部快速流动与风机外壳内壁碰撞而产生大量噪音,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且现有的轴流风机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扇叶片上留有大量的杂质灰尘,在长期不清理的情况下,积累的杂质灰尘会降低风机性能和输送能力,且长期积累的杂质灰尘会发霉病变,这些发霉病变的灰尘杂质经管道进入厂房内部后,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4.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可稳定气流的具有自洁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外界紊乱的气流在风机外壳内部快速流动并与其碰撞产生大量噪音,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且扇叶片上长期积累的杂质灰尘会发霉病变,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稳定气流的具有自洁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物联网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壳体内左部的上端固接有第一圆头支架,第一圆头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花键杆,花键杆上滑动连接有风扇,壳体内左部的上端通过连接块可拆卸式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位于第一圆头支架的左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花键杆固接,伺服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壳体内的中部设有用于降低噪音的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壳体内的右部设有用于稳定气流的气流稳定机构,气流稳定机构将稳定后的气流输送至壳体内冲击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将进入壳体内的紊乱气流变化为稳定气流,壳体内的中部设有用于清理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上灰尘的清理机构。
7.进一步的,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包括有第二圆头支架,第二圆头支架固接于壳体内中部的上端,第二圆头支架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左部固接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圆环,转动圆环上周向转动连接有六个扇叶。
8.进一步的,六个扇叶的两侧均设置为梳齿形状,用于降低气流冲击六个扇叶产生的噪声。
9.进一步的,气流稳定机构包括有第一通风管,第一通风管固接于壳体内壁的右部,壳体内壁的右部固接有第二通风管,第二通风管位于第一通风管的右侧,第二通风管的左端与第一通风管的右端固接,壳体内壁的右部固接有矩形固定框,矩形固定框位于第二通风管的右侧,矩形固定框内的上下两部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百叶扇,若干个第一百叶
扇均贯穿矩形固定框,矩形固定框内的中部固接有第二百叶扇,若干个第一百叶扇的后端均固接有第一齿轮,矩形固定框的后端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固定杆,若干个第二固定杆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若干个第二齿轮和若干个第一齿轮交错分布,若干个第二齿轮分别和相邻的第一齿轮啮合,风扇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滑动圆环,滑动圆环和第一圆头支架之间固接有弹簧,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端与滑动圆环转动连接,固定架右部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直齿板,矩形固定框内最上侧的第一百叶扇后端固接有第三固定杆,矩形固定框内最下侧的第一百叶扇后端固接有第三固定杆,两个第三固定杆上均固接有第三齿轮,两个第三齿轮分别和相邻的直齿板啮合。
10.进一步的,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均设置为圆台形状,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相向侧的内直径相同,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和壳体配合形成一个高度真空的空腔,用于降低气流冲击第二通风管产生的噪音。
11.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有伞齿轮,伞齿轮设有六个,六个伞齿轮分别固接于六个扇叶的内侧,第一固定杆的右端固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左侧面的后上部固接有第一弧形齿板,第一弧形齿板分别与六个伞齿轮配合,固定圆盘右侧面的后下部固接有第二弧形齿板,第二弧形齿板分别与六个伞齿轮配合,壳体内中部的后端固接有两个清理架,两个清理架分别位于相邻扇叶的左右两侧,两个清理架的相向侧均固接有软毛刷,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用于保持六个扇叶转动的限位组件。
12.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块设置为圆锥形,第一固定块左侧面直径大于转动圆环外壁的直径,第一固定块的右部锥形处用于分散经过第一通风管的气流。
13.进一步的,两个清理架相向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倾斜角,用于防止扇叶转动进入两个清理架之间时,受到两个清理架的卡阻,两个清理架之间的距离等于扇叶的宽度,用于初步清理扇叶上的灰尘。
14.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设有六个,六个第二固定块分别固接于六个扇叶的内侧,六个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六个伞齿轮的内侧,第一固定杆上固接有限位圆环,限位圆环位于固定圆盘和第一固定块之间,限位圆环上开有环形限位槽,限位圆环上开有两个扇形限位槽,两个扇形限位槽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扇形限位槽均和环形限位槽连通,两个扇形限位槽均位于第一弧形齿板和第二弧形齿板之间。
15.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块的宽度和环形限位槽的宽度一致,用于限制第二固定块在环形限位槽上移动时,扇叶受到气流冲击转动。
16.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利用稳定的气流冲击传动六个扇叶转动将经过的稳定气流转化为涡流,避免稳定的气流直接冲击风扇,造成风扇受到气流冲击后产生的叶片脉动力噪声变大,利用六个扇叶的两侧均设置为梳齿形状,降低了气流经过六个扇叶时产生的噪声,减小轴流风机换气时,本装置产生的噪声对工厂工人的噪声污染;通过气流稳定机构,利用气流冲击风扇前后移动传动所有的第一百叶扇转动,对进入壳体气流的导向进行调节,将紊乱的气流变化为稳定的气流,减轻气流对壳体的冲击强度和气动噪声,避免六个扇叶受到紊乱气流的冲击,产生过大的噪声,减小本装置产生的噪声对工厂工人的噪声污染;通过清理机构,利用六个扇叶传动两个清理架初步清理其上的灰尘,利用对两个软毛刷对六个扇叶进行清理,避免六个扇叶上的灰尘降低风机性能和输送能力,同时避免六个扇叶上积累的灰尘发霉病变,对工厂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气流稳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气流稳定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2.图6为本发明a处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23.图7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剖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剖视图。
27.图11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中:101-壳体,102-第一圆头支架,103-花键杆,104-风扇,105-伺服电机,201-第二圆头支架,202-第一固定杆,203-固定圆盘,204-转动圆环,205-扇叶,301-第一通风管,302-第二通风管,303-矩形固定框,304-第一百叶扇,305-第二百叶扇,306-第一齿轮,307-第二固定杆,308-第二齿轮,309-滑动圆环,310-弹簧,311-固定架,312-直齿板,313-第三固定杆,314-第三齿轮,401-伞齿轮,402-第一固定块,403-第一弧形齿板,404-第二弧形齿板,405-清理架,406-软毛刷,407-第二固定块,408-限位圆环,4081-环形限位槽,4082-扇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0.实施例1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轴流风机,如图1-图11所示,包括有壳体101,壳体101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物联网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壳体101内左部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圆头支架102,第一圆头支架102上转动连接有花键杆103,花键杆103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通风换气的风扇104,壳体101内左部的上端通过连接块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壳体101内的中部设有用于降低噪音的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壳体101内的右部设有用于稳定气流的气流稳定机构,气流稳定机构将稳定后的气流输送至壳体101内冲击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将进入壳体101内的紊乱气流变化为稳定气流,避免紊乱的气流直接冲击风扇104,产生较大的噪音,壳体101内的中部设有用于清理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上灰尘的清理机构。
31.当需要换气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随之启动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输出轴带动花键杆103传动风扇104转动,风扇104转动产生负压将外界的空气经壳体101右侧吸入,进入壳体101的气流经气流稳定机构后,由紊乱的气流变化为稳定的气流,减轻气流对壳体101的冲击强度和气动噪声,稳定的气流冲击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工作将稳定的气流转化为涡流,减轻气体流动冲击风扇104引起的叶片脉动力噪声,当需要停止换气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随之关停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传动风扇104
不再转动产生负压吸入外界空气。
32.当需要加快换气速度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调节伺服电机105输出轴的转速,如此对风扇104的转动速度调快,风扇104的转动速度加快,进入壳体101的气流增多,气流冲击风扇104向左移动带动气流稳定机构工作,气流稳定机构工作调节对进入壳体101气流的导向,避免气流冲击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受到紊乱气流的冲击,产生过大的噪声,当需要恢复初始换气速度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调节伺服电机105输出轴的转速,如此对风扇104的转动速度减慢至初始状态,当需要停止换气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随之关停伺服电机105。
33.在上述过程中,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工作带动清理机构工作,清理机构工作将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上的积累的灰尘清理掉,避免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上的灰尘降低风机性能和输送能力,同时避免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上积累的灰尘发霉病变输送至工厂内,对工厂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包括有第二圆头支架201,第二圆头支架201焊接于壳体101内中部的上端,第二圆头支架201右侧面的下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202,第一固定杆202的左部焊接有固定圆盘203,固定圆盘203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圆环204,转动圆环204上周向转动连接有用于减轻气体冲击风扇104的六个扇叶205,六个扇叶205的两侧均设置为梳齿形状,用于降低气流冲击六个扇叶205产生的噪声,减小轴流风机换气时,本装置产生的噪声对工厂工人的噪声污染。
35.如图2、图3-图6所示,气流稳定机构包括有第一通风管301,第一通风管301焊接于壳体101内壁的右部,壳体101内壁的右部焊接有用于加大气流冲击力的第二通风管302,第二通风管302位于第一通风管301的右侧,第二通风管302的左端与第一通风管301的右端焊接,第一通风管301和第二通风管302均设置为圆台形状,第一通风管301和第二通风管302相向侧的内直径相同,第一通风管301、第二通风管302和壳体101配合形成一个高度真空的空腔,用于降低气流冲击第二通风管302产生的噪音,壳体101内壁的右部焊接有矩形固定框303,矩形固定框303位于第二通风管302的右侧,矩形固定框303内的上下两部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一百叶扇304,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均贯穿矩形固定框303,矩形固定框303内的中部焊接有第二百叶扇305,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的后端均键连接有第一齿轮306,矩形固定框303的后端焊接有若干个第二固定杆307,若干个第二固定杆307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308,若干个第二齿轮308和若干个第一齿轮306交错分布,若干个第二齿轮308分别和相邻的第一齿轮306啮合,对进入壳体101内气流的导向进行调节,风扇10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滑动圆环309,滑动圆环309和第一圆头支架102之间固接有弹簧310,壳体101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架311,固定架311的左端与滑动圆环309转动连接,固定架311右部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直齿板312,矩形固定框303内最上侧的第一百叶扇304后端焊接有第三固定杆313,矩形固定框303内最下侧的第一百叶扇304后端焊接有第三固定杆313,两个第三固定杆313上均键连接有第三齿轮314,两个第三齿轮314分别和相邻的直齿板312啮合,用于传动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转动,对进入壳体101气流的导向进行调节,减轻气流对壳体101的冲击强度和气动噪声,避免第一百叶扇304受到紊乱气流的冲击,产
生过大的噪声。
36.如图7-图9所示,清理机构包括有伞齿轮401,伞齿轮401设有六个,六个伞齿轮401分别键连接于六个扇叶205的内侧,第一固定杆202的右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402,第一固定块402设置为圆锥形,第一固定块402左侧面直径大于转动圆环204外壁的直径,第一固定块402的右部锥形处用于分散经过第一通风管301的气流,第一固定块402左侧面的后上部焊接有第一弧形齿板403,第一弧形齿板403分别与六个伞齿轮401配合,用于传动扇叶205转动,固定圆盘203右侧面的后下部焊接有第二弧形齿板404,第二弧形齿板404分别与六个伞齿轮401配合,用于传动转动后的扇叶205复位,壳体101内中部的后端焊接有两个清理架405,两个清理架405分别位于相邻扇叶205的左右两侧,两个清理架405相向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倾斜角,用于防止扇叶205转动进入两个清理架405之间时,受到两个清理架405的卡阻,两个清理架405之间的距离等于扇叶205的宽度,用于初步清理扇叶205上的灰尘,两个清理架405的相向侧均固接有用于进一步清理扇叶205上灰尘的软毛刷406,第一固定杆202上设有用于保持六个扇叶205转动的限位组件。
37.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限位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块407,第二固定块407设有六个,六个第二固定块407分别焊接于六个扇叶205的内侧,六个第二固定块407分别位于六个伞齿轮401的内侧,第一固定杆202上焊接有限位圆环408,限位圆环408位于固定圆盘203和第一固定块402之间,限位圆环408上开有环形限位槽4081,第二固定块407的宽度和环形限位槽4081的宽度一致,用于限制第二固定块407在环形限位槽4081上移动时,扇叶205受到气流冲击转动,限位圆环408上开有两个扇形限位槽4082,两个扇形限位槽4082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扇形限位槽4082均和环形限位槽4081连通,扇形限位槽4082用于解除对第二固定块407转动的限位,两个扇形限位槽4082均位于第一弧形齿板403和第二弧形齿板404之间。
38.当需要换气时,此时矩形固定框303内上侧的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为左端向上,右端向下的状态,矩形固定框303内下侧的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为右端向上,左端向下的状态,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随之启动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输出轴带动花键杆103传动风扇104转动,风扇104转动产生负压将外界的空气经壳体101右侧吸入,进入壳体101的部分气流经矩形固定框303内上侧的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导向后,气流向左上流动,进入壳体101的部分气流经矩形固定框303内下侧的若干个第一百叶扇304导向后,气流向左下流动,使进入壳体101内紊乱的气流变为稳定的气流,减轻气流对壳体101的冲击强度和气动噪声,减小了本装置产生噪音污染。
39.稳定的气流冲击六个扇叶205,六个扇叶205在气流的冲击下带动转动圆环204转动,六个扇叶205转动将经过的稳定气流转化为涡流,避免稳定的气流直接冲击风扇104,使风扇104受到冲击后产生的叶片脉动力噪声增大,同时由于六个扇叶205的两侧均设置为梳齿形状,降低了气流经过六个扇叶205时产生的噪声。
40.当需要加快换气速度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调节伺服电机105输出轴的转速,伺服电机105传动风扇104的转动速度,风扇104的转动速度加快,进入壳体101的气流增多,气流冲击风扇104向左移动,带动滑动圆环309向左移动挤压相邻的弹簧310,弹簧310受到挤压后产生反向的作用力,滑动圆环309带动固定架311向左移动,固定架311带动两个直齿板312向左移动,两个直齿板312向左移动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三齿轮314转动,两个第三齿轮314转动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三固定杆313
转动,两个第三固定杆313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一百叶扇304转动,两个第一百叶扇304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一齿轮306转动,两个第一齿轮306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二齿轮308反方向转动,两个第二齿轮308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一百叶扇304转动,如此循环传动所有的第一百叶扇304转动,使所有的第一百叶扇304转动至水平状态,对进入壳体101气流的进行导向调节,避免气流冲击防气体冲击降噪机构受到紊乱气流的冲击,产生过大的噪声。
41.当需要换气速度恢复到初始状态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调节伺服电机105传动风扇104的转动速度,风扇104的转动速度减慢至初始状态,进入壳体101的气流减小到初始状态,在弹簧310的作用下,滑动圆环309带动风扇104向右移动复位到初始状态。
42.当需要停止换气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经物联网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关停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传动风扇104不再转动产生负压吸入外界空气。
43.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在上述过程中,六个扇叶205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二固定块407及伞齿轮401沿着环形限位槽4081转动,当某个扇叶205转动到其上第二固定块407,不再受到环形限位槽4081限位时,此时扇叶205上的伞齿轮401与第二弧形齿板404啮合,在其他五个扇叶205的带动下,扇叶205继续转动,带动相邻的伞齿轮401与第二弧形齿板404配合,使伞齿轮401转动,伞齿轮401带动扇叶205转动,直至伞齿轮401不再与第二弧形齿板404啮合时,扇叶205转动到竖直状态,且此时的扇叶205将要进入两个清理架405之间,在其他五个扇叶205的带动下,扇叶205继续转动并在两个清理架405相向侧的下端倾斜角作用下,初步清理扇叶205上的灰尘,直至扇叶205转动到其脱离两个清理架405之间时,扇叶205上的伞齿轮401与第一弧形齿板403啮合,在其他五个扇叶205的带动下,扇叶205继续转动带动相邻的伞齿轮401与第一弧形齿板403配合,使伞齿轮401转动,伞齿轮401带动扇叶205转动,直至伞齿轮401不再与第一弧形齿板403啮合时,扇叶205复位到初始状态,且此时的第二固定块407受到环形限位槽4081限位,如此循环,对两个六个扇叶205进行清理,避免六个扇叶205上的灰尘降低风机性能和输送能力,同时避免六个扇叶205上积累的灰尘发霉病变,对工厂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44.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