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6866发布日期:2022-08-31 09:0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具体为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二次结构的定义: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砼结构,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
3.二次结构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而传统的浇筑是采用人工浇灌,这种浇灌方式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大,并且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出现了一种二次结构泵,通过泵体来实现混凝土的传输,进而提高浇灌效率。
4.目前的二次结构泵大多采用油缸配合活塞来实现混凝土的抽取和推送,油缸处于快速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升温现象,如果不及时降温会导致温度过高,导致周围的部件可能会受到高温影响而出现损伤。
5.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259228.9的具有应急功能的混凝土二次结构浇筑泵,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但是该散热结构采用的是风扇配合散热网的方式进行散热的,由于二次结构泵本身在工作时非常容易处于抖动状态,因此风扇散热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能够避免出现现存的散热长期受到震动经常维护的问题,能够让使用更加方便。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包围油缸和/或活塞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对应油缸和/或活塞的位置设置有开口的水箱、设置在水箱中的漂浮座、安装在漂浮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漂浮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道的通孔,以获取水箱内的水并传输给雾化组件;所述漂浮座与水面对应的上下两端呈方形,且该漂浮座的四周边缘可随水面上下摆动地连接有缓冲板,该缓冲板与漂浮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缓冲件,以限制缓冲板的最大翻转角度和提供缓冲板翻转缓冲;所述漂浮座的底部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水箱的底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板远离漂浮座的一侧且对应水面的位置设置有圆角。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朝向水面的端部不超过通孔的开口位置。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漂浮座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物,以让管道进入水面以下;且当配重物与水箱底部接触时,管道与水箱底部具有间隙。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入空气的通风口,该通风孔用于配合外部风扇通风形成气流,所述壳体对应油缸和/或活塞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带动水雾从出风口向油缸和/或活塞输出。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经过气流的风管,该风管的一
端与进风口对应连接,另一端位于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且与该位置连通;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与油缸和/或活塞对应,且通过气流形成负压带动水雾向油缸和/或活塞输出。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让雾化组件设置在漂浮座上,能够缓解震动带来的影响,让雾化组件能够长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延长维护周期。
15.2.配合通孔与管道,能够让水从漂浮座的下方抽取,重心更加稳定。
16.3.借助缓冲板对波浪的缓解作用能够让后续对漂浮座的起伏更小。
17.4.设置的连接线能够用来限制漂浮座的最大位移范围,避免漂浮座碰撞水箱的内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1、油缸;2、活塞;3、水箱;4、漂浮座;5、雾化组件;6、管道;7、缓冲板;8、连接线;9、圆角;10、配重物;11、通风口;12、风管;13、限位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22.参照图1-2所示,
23.一种二次结构泵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包围油缸1和/或活塞2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对应油缸1和/或活塞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的水箱3、设置在水箱3中的漂浮座4、安装在漂浮座4上的雾化组件5;所述漂浮座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道6的通孔,以获取水箱3内的水并传输给雾化组件5;所述漂浮座4与水面对应的上下两端呈方形,且该漂浮座4的四周边缘可随水面上下摆动地连接有缓冲板7,该缓冲板7与漂浮座4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缓冲件13,以限制缓冲板7的最大翻转角度和提供缓冲板7翻转缓冲;所述漂浮座4的底部通过连接线8连接至水箱3的底部。
24.通过让雾化组件5设置在漂浮座4上,能够缓解震动带来的影响,让雾化组件5能够长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延长维护周期。配合通孔与管道6,能够让水从漂浮座4的下方抽取,重心更加稳定。通过缓冲板7能够实现较大碰撞或者震动下对水浪的缓冲,在水浪冲击到缓冲板7时,首先会让缓冲板7随着波浪起伏,借助缓冲板7对波浪的缓解作用能够让后续对漂浮座4的起伏更小,限位缓冲件13可以采用扭簧,该扭簧设置在缓冲板7与漂浮座4的连接处,在缓冲板7的起伏角度小于45度时,限位缓冲件13与缓冲板7不接触,当缓冲板7的起伏超过45度,此时缓冲板7与限位缓冲件13接触,通过扭簧的弹力缓解缓冲板7的起伏,并提供向下压的力来抵消部分水浪,当然主要用于限制限位缓冲件13翻转过渡导致无法恢复到原位。设置的连接线8能够用来限制漂浮座4的最大位移范围,避免漂浮座4碰撞水箱3的内壁,同时有助于让雾化后的水雾朝向油缸1和/或活塞2释放,让漂浮座4与水箱3的开口保持更好的配合,减少水雾在水箱3内重新凝结的量。虽然随着水位下降,漂浮座4的移动范围会增加,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控制水位或者箱体的大小,能够避免水位下降之后导致漂浮座4会碰撞水箱3内壁的问题出现。
25.优选的,缓冲板7远离漂浮座4的一侧且对应水面的位置设置有圆角9。通过圆角9的设置有助于缓冲板7与水面的水浪形成配合。
26.另外,所述管道6朝向水面的端部不超过通孔的开口位置。管道6超过通孔的端部,能够减少受到水浪的影响,避免管道6在水面中导致额外受到水浪的冲击。有助于提高平衡状态。
27.为了让取水效果更加稳定,所述漂浮座4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物10,以让管道6进入水面以下;且当配重物10与水箱3底部接触时,管道6与水箱3底部具有间隙。通过配重物10能够让通孔处于水面以下,进而让管道6的吸水效果更好,减少出现吸空气的现象,并且配合配重物10本身携带的重量,能够提高抗冲击作用,使漂浮座4更加稳定,同时在水箱3内液面过低时,能够通过配重物10进行支撑,让管道6与水箱3底部形成间隙,避免吸取到水箱3底部沉淀的杂质。有助于保护雾化组件5,当然也可以减少更换滤芯的频率。
28.为了让雾化降温的效果更好,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入空气的通风口11,该通风孔用于配合外部风扇通风形成气流,所述壳体对应油缸1和/或活塞2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带动水雾从出风口向油缸1和/或活塞2输出。
29.现有技术中将风扇设置在壳体上,容易在震动作用下导致松动、损坏,或者影响风扇芯轴的稳定工作。壳体上仅设置通风口11能够避免该问题,利用风扇与通风口11的配合,让风扇处于合适的距离,采用负压的原理将空气带入到通风孔中,并利用气流将水雾带向需要降温的油缸1和/或活塞2,并且能够具备吹风散热效果,配合水雾进行蒸发散热。两者相互配合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水雾吸热蒸发之后通过吹风能够快速送出进行散热,并且通过气流带动水雾能够避免水雾四出扩散,具有更加集中的进行散热,提高对热源的散热效率,进而避免环境温度受到影响。
30.为了提高对水雾的携带效果,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经过气流的风管12,该风管12的一端与进风口对应连接,另一端位于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且与该位置连通;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与油缸1和/或活塞2对应,且通过气流形成负压带动水雾向油缸1和/或活塞2输出。
31.该方案中,壳体内部具有风管12,风管12是密封的,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风管12的一端与进风口对接,能够获取风扇吹动的气流,并且通过出风口输出形成负压,基于该负压作用能够实现吸引水雾的效果,使水雾能够更加集中的朝向热源移动。并且这种负压吸引效果不会阻挡水雾移动,减少水雾受到阻碍而产生凝结滴落的情况出现。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