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4775发布日期:2022-11-23 09:3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管路温度控制技术的改进,属于液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船舶领域,液压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液压系统管路中的油液清洁度对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讲,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要求:1)普通传动系统,要求nas.8级或更高;2)比例控制系统(含比例泵或比例阀),要求nas7级或更高;3)伺服系统,要求nas5或更高;现有的液压管路冲洗系统基本采用齿轮泵、螺杆泵等低压小流量系统,且传统对液压油的加热方案为在油箱内增加电加热器,现有系统存在问题:传统电加热器实现对液压油的加热会增加液压系统的成本及油箱空间布局的难度,管路冲洗效果差,难以满足船舶上甲板管路冲洗要求;对于管路冲洗中系统产生的热能未加以二次利用,造成对环境的热污染及能源的浪费。
3.申请号为cn201910078097.0,申请日为2019年1月1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焦炉车辆液压油温智能温控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管路,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还包括气动阀、空气压缩机、冷冻式空气干燥器、气包(和回气管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液压系统的油箱上,该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油缸冷却气电磁阀打开,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机和管路进入气包,本发明可以让焦炉车辆如装煤车、推焦车、导焦车运行时实现全程自动控制,还延长了液压油及油缸的使用寿命而且达到了对剩余气体的回收利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对冲洗效率得到提升以及对冲洗热量的利用问题。
4.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冲洗效率较低以及热量存在浪费的问题,提供了冲洗效率较低高以及热量利用率高的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冲洗油箱、压力控制阀组、进油主管、加热阀组、回油主管与水泵;所述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压力控制阀组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与一马达连接,冲洗油箱的进油端与一蝶阀的出油端连通,一蝶阀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一行程限位开关,一液压泵组的出油端与进油主管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二单向阀,进油主管与冲洗油箱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安全阀,进油主管的出油端与回油主管的进油端连通,进油主管与回油主管的油路之间设
置有加热阀组;所述冲洗油箱内安装有两组回油过滤器,回油主管与冲洗油箱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冷却器与十一单向阀,水泵的出水端经一截止阀与高位水箱的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的出水端经r端与冷却器连通,水泵的进水端通过二截止阀经r端与冷却器连通,二截止阀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加热器,冲洗油箱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7.所述冲洗油箱与压力控制阀组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单向阀。
8.所述压力控制阀组的出油端与二液压泵组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的出油端与三液压泵组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二液压泵组与三液压泵组的结构相同。
9.所述压力控制阀组包括比例溢流阀,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比例溢流阀的进油端连通,比例溢流阀的出油端与一节流截止阀的进油端连通,一节流截止阀的出油端经c端与进油主管连通。
10.所述一节流截止阀与c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一过滤器上设置有一压差指示器,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先导溢流阀的进油端连通,先导溢流阀的出油端经c端与进油主管连通。
11.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一电磁换向阀、二电磁换向阀与三电磁换向阀,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端连通,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端与五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五单向阀的出油端经c端与进油主管连通,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端连通,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端与六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六单向阀的出油端经c端与二液压泵组连通,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端连通,三电磁换向阀的出油端与七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七单向阀的出油端经c端与三液压泵组连通。
12.所述加热阀组的p端与进油主管连通,加热阀组的t端与回油主管连通。
13.所述加热阀组包括二节流截止阀,进油主管的出油端经p端与二节流截止阀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的出油端经一节流孔通过t端与回油主管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的出油端经二节流孔通过t端与回油主管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的出油端经三节流孔通过t端与回油主管的进油端连通。
14.所述二节流截止阀与p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九单向阀,一节流孔、二节流孔、三节流孔与t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八单向阀。
15.所述回油过滤器包括二过滤器、二压差指示器与十单向阀,二过滤器与回油主管连通,回油主管的出油端与十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中,冲洗油箱的出油端与压力控制阀组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与一马达连接,冲洗油箱的进油端与一蝶阀的出油端连通,一蝶阀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一行程限位开关,一液压泵组的出油端与进油主管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二单向阀,进油主管与冲洗油箱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安全阀,进油主管的出油端与回油主管的进油端连通,进油主管与回油主管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加热阀组,对液压管路进行冲洗时,打开加热阀组,使液压系统中进油主管与回油主管连通,通过加热阀组的节流孔即可循环加热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冲洗油箱中液压油的温度,当油液温度过高时开启冷却器对管路中油液降温,使液压系统中的油温保持在50℃至55℃的最佳温度
内,提高液压管路的冲洗效率。因此,本设计冲洗效率高,可实时检测温控。
17.2、本发明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中,冲洗油箱内安装有两组回油过滤器,回油主管与冲洗油箱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冷却器与十一单向阀,水泵的出水端经一截止阀与高位水箱的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的出水端经r端与冷却器连通,水泵的进水端通过二截止阀经r端与冷却器连通,二截止阀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加热器,冲洗油箱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高位水箱中的冷却水在冷却器中与液压油充分换热后温度升高,再通过加热器,最后输出热水,可作为洗涤及洗浴用水供人们使用,对冷却水温度的二次利用能够减小对环境的热污染,相对于加热器直接对温度低自来水的加热使用,对经冷却器换热后的自来水的直接使用或经加热器再加热后使用能够节约对能源的消耗。因此,本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对能源进行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中压力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中加热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中回油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冲洗油箱1、回油过滤器2、二过滤器2.1、二压差指示器2.2、十单向阀2.3、冷却器3、压力控制阀组4、比例溢流阀4.1、一节流截止阀4.2、一过滤器4.3、一压差指示器4.4、先导溢流阀4.5、一电磁换向阀4.6、五单向阀4.61、二电磁换向阀4.7、六单向阀4.71、三电磁换向阀4.8、七单向阀4.81、一液压泵组5、二液压泵组5.1、三液压泵组5.2、安全阀6、进油主管7、加热阀组8、二节流截止阀8.1、一节流孔8.2、二节流孔8.3、三节流孔8.4、八单向阀8.5、九单向阀8.6、回油主管9、二单向阀10、一单向阀11、十一单向阀12、温度传感器13、高位水箱14、加热器15、一马达16、一蝶阀17、一行程限位开关17.1、水泵18、一截止阀19、二截止阀20。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参见图1至图4,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冲洗油箱1、压力控制阀组4、进油主管7、加热阀组8、回油主管9与水泵18;所述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压力控制阀组4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5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5与一马达16连接,冲洗油箱1的进油端与一蝶阀17的出油端连通,一蝶阀17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5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一行程限位开关17.1,一液压泵组5的出油端与进油主管7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二单向阀10,进油主管7与冲洗油箱1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安全阀6,进油主管7的出油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进油主管7与回油主管9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加热阀组8;所述冲洗油箱1内安装有两组回油过滤器2,回油主管9与冲洗油箱1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冷却器3与十一单向阀12,水泵18的出水端经一截止阀19与高位水箱14的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14的出水端经r1端与冷却器3连通,水泵18的进水端通过二截止阀20经r2端与冷
却器3连通,二截止阀20与冷却器3之间设置有加热器15,冲洗油箱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
25.所述冲洗油箱1与压力控制阀组4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单向阀11。
26.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二液压泵组5.1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三液压泵组5.2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5、二液压泵组5.1与三液压泵组5.2的结构相同。
27.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包括比例溢流阀4.1,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比例溢流阀4.1的进油端连通,比例溢流阀4.1的出油端与一节流截止阀4.2的进油端连通,一节流截止阀4.2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
28.所述一节流截止阀4.2与c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4.3,一过滤器4.3上设置有一压差指示器4.4,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先导溢流阀4.5的进油端连通,先导溢流阀4.5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
29.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还包括一电磁换向阀4.6、二电磁换向阀4.7与三电磁换向阀4.8,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一电磁换向阀4.6的进油端连通,一电磁换向阀4.6的出油端与五单向阀4.61的进油端连通,五单向阀4.61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二电磁换向阀4.7的进油端连通,二电磁换向阀4.7的出油端与六单向阀4.71的进油端连通,六单向阀4.71的出油端经c2端与二液压泵组5.1连通,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三电磁换向阀4.8的进油端连通,三电磁换向阀4.8的出油端与七单向阀4.81的进油端连通,七单向阀4.81的出油端经c3端与三液压泵组5.2连通。
30.所述加热阀组8的p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加热阀组8的t1端与回油主管9连通。
31.所述加热阀组8包括二节流截止阀8.1,进油主管7的出油端经p1端与二节流截止阀8.1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一节流孔8.2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二节流孔8.3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三节流孔8.4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
32.所述二节流截止阀8.1与p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九单向阀8.6,一节流孔8.2、二节流孔8.3、三节流孔8.4与t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八单向阀8.5。
33.所述回油过滤器2包括二过滤器2.1、二压差指示器2.2与十单向阀2.3,二过滤器2.1与回油主管9连通,回油主管9的出油端与十单向阀2.3的进油端连通。
34.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启动一液压泵组5后,一液压泵组5通过进油口从冲洗油箱1中吸油后,输出压力油经过二单向阀10进入进油主管7,再经过加热阀组8后进入回油主管9,最后经过十一单向阀12、冷却器3及回油过滤器2回到冲洗油箱1,通过压力控制阀组4中的一电磁换向阀4.6、二电磁换向阀4.7、三电磁换向阀4.8(三个电磁阀组)控制各液压泵组5的卸载或加载,当三个电磁阀组的电磁铁失电时,液压泵组5的控制油直接通过三个电磁阀组流回油箱,此时液压泵组5的输出压力较低,液压泵组5处于卸载状态,当三个电磁阀组的电磁铁得电时,液压泵组2的控制油则通过五单向阀4.61、六单向阀4.71、七单向阀4.81(三个单向阀组)后进入导溢流阀4.5和比例溢流阀4.1的进油口,则可以通过先导溢流阀4.5和比例溢流阀4.1的压力设定来调节液压泵组2控制油口的压力,从而控制进油主管7中液压油的冲洗压力;液压系统冷启动时,油温较低,管路中的油液粘度较大液压系统不能直接工作;当加热阀组8关闭
时,可逐渐调节液压泵组2控制油口的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对进油主管7进行泵压试验,泵压合格后,在对液压管路进行冲洗,打开加热阀组8中的二节流截止阀8.1,使液压系统中进油主管7与回油主管9连通,通过加热阀组8的节流孔即可循环加热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通过温度传感器13实时监控冲洗油箱1中液压油的温度,当油液温度过高时开启冷却器3对管路中油液降温,使液压系统中的油温保持在50℃~55℃的最佳温度内,提高液压管路的冲洗效率。
35.实施例1: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冲洗油箱1、压力控制阀组4、进油主管7、加热阀组8、回油主管9与水泵18;所述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压力控制阀组4的进油端连通,压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5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5与一马达16连接,冲洗油箱1的进油端与一蝶阀17的出油端连通,一蝶阀17的出油端与一液压泵组5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一行程限位开关17.1,一液压泵组5的出油端与进油主管7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二单向阀10,进油主管7与冲洗油箱1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安全阀6,安全阀6进油口与液压系统进油主管7连通,安全阀6回油口通过管路与冲洗油箱1连通,其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限压保护作用,防止液压系统进油主管7中压力过高而产生危险,进油主管7的出油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进油主管7与回油主管9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加热阀组8;所述冲洗油箱1内安装有两组回油过滤器2,回油主管9与冲洗油箱1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冷却器3与十一单向阀12,水泵18的出水端经一截止阀19与高位水箱14的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14的出水端经r1端与冷却器3连通,水泵18的进水端通过二截止阀20经r2端与冷却器3连通,二截止阀20与冷却器3之间设置有加热器15,冲洗油箱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实时反馈冲洗油箱1中液压油的温度。
36.本发明应用时:启动一液压泵组5后,一液压泵组5通过进油口从冲洗油箱1中吸油后,输出压力油经过二单向阀10进入进油主管7,再经过加热阀组8后进入回油主管9,最后经过十一单向阀12、冷却器3及回油过滤器2回到冲洗油箱1,通过压力控制阀组4控制各液压泵组5的卸载或加载,当压力控制阀组4失电时,液压泵组5的控制油直接通过三个电磁阀组流回油箱,此时液压泵组5的输出压力较低,液压泵组5处于卸载状态,当压力控制阀组4得电时,液压泵组2的控制油则通过压力控制阀组4的进油口,则可以通过压力控制阀组4的压力设定来调节液压泵组2控制油口的压力,从而控制进油主管7中液压油的冲洗压力;液压系统冷启动时,油温较低,管路中的油液粘度较大液压系统不能直接工作;当加热阀组8关闭时,可逐渐调节液压泵组2控制油口的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对进油主管7进行泵压试验,泵压合格后,在对液压管路进行冲洗,打开加热阀组8,使液压系统中进油主管7与回油主管9连通,通过加热阀组8的节流孔即可循环加热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通过温度传感器13实时监控冲洗油箱1中液压油的温度,当油液温度过高时开启冷却器3对管路中油液降温,使液压系统中的油温保持在50℃~55℃的最佳温度内,提高液压管路的冲洗效率。
37.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冲洗油箱1与压力控制阀组4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单向阀11;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二液压泵组5.1的进油端连通,压
力控制阀组4的出油端与三液压泵组5.2的进油端连通,一液压泵组5、二液压泵组5.1与三液压泵组5.2的结构相同;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包括比例溢流阀4.1,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比例溢流阀4.1的进油端连通,比例溢流阀4.1的出油端与一节流截止阀4.2的进油端连通,一节流截止阀4.2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所述一节流截止阀4.2与c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4.3,一过滤器4.3上设置有一压差指示器4.4,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先导溢流阀4.5的进油端连通,先导溢流阀4.5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组4还包括一电磁换向阀4.6、二电磁换向阀4.7与三电磁换向阀4.8,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一电磁换向阀4.6的进油端连通,一电磁换向阀4.6的出油端与五单向阀4.61的进油端连通,五单向阀4.61的出油端经c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二电磁换向阀4.7的进油端连通,二电磁换向阀4.7的出油端与六单向阀4.71的进油端连通,六单向阀4.71的出油端经c2端与二液压泵组5.1连通,冲洗油箱1的出油端与三电磁换向阀4.8的进油端连通,三电磁换向阀4.8的出油端与七单向阀4.81的进油端连通,七单向阀4.81的出油端经c3端与三液压泵组5.2连通。
38.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加热阀组8的p1端与进油主管7连通,加热阀组8的t1端与回油主管9连通;所述加热阀组8包括二节流截止阀8.1,进油主管7的出油端经p1端与二节流截止阀8.1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一节流孔8.2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二节流孔8.3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二节流截止阀8.1的出油端经三节流孔8.4通过t1端与回油主管9的进油端连通;所述二节流截止阀8.1与p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九单向阀8.6,一节流孔8.2、二节流孔8.3、三节流孔8.4与t1端的油路之间设置有八单向阀8.5;所述回油过滤器2包括二过滤器2.1、二压差指示器2.2与十单向阀2.3,二过滤器2.1与回油主管9连通,回油主管9的出油端与十单向阀2.3的进油端连通。
39.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液压管路冲洗和油液温度控制系统,水泵18的出水端经一截止阀19与高位水箱14的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14的出水端经r1端与冷却器3连通,水泵18的进水端通过二截止阀20经r2端与冷却器3连通,二截止阀20与冷却器3之间设置有加热器15,冲洗油箱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一截止阀19的启闭控制高位水箱14的液位,当高位水箱14的液位低时,一截止阀19开启,通过水泵18向高位水箱14内注自来水;二截止阀20的启闭控制是否直接通过水泵18向加热器15内注入自来水。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