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蜗壳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9502发布日期:2023-02-04 07:5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风蜗壳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车辆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风蜗壳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驾乘人员对车内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已经成为整车的标配,汽车空调吹风带来的噪音问题已经成为整车舒适性体验的一项重要指标,低噪音、高风量是汽车空调设计的主流方向。
3.在不牺牲空调风量前提下,现有的的汽车空调降噪主要是通过在空调本体外围增加隔音棉来降噪,这样会带来成本的增加,鲜有空调从其内部着手改善空调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鼓风蜗壳降噪结构。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鼓风蜗壳降噪结构,包括鼓风机总成,所述鼓风机总成包括鼓风蜗壳底座、鼓风蜗壳盖板、鼓风电机和调速模块,所述鼓风电机和调速模块安装在鼓风蜗壳底座上,通过鼓风蜗壳盖板密封;所述鼓风电机上设有鼓风机叶轮,所述调速模块布置在鼓风蜗壳底座拐角一侧靠近鼓风机叶轮处,所述鼓风蜗壳底座拐角另一侧开设冷却通道缺口,所述冷却通道缺口连通独立封闭的消音腔,所述鼓风电机上方空间与位于鼓风机总成外部的鼓风机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鼓风机冷却通道另一端与消音腔上方连通;
6.所述消音腔内设有进气通道多孔板,所述进气通道多孔板为进气通道和多孔板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冷却通道缺口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多孔板上方贴有吸音毛毡;
7.所述进气通道多孔板与鼓风蜗壳底座围绕形成流动气流腔;
8.所述吸音毛毡与鼓风蜗壳盖板围绕形成的静止气流腔体为空腔;
9.所述流动气流腔与空腔共同构成消音腔。
10.所述消音腔上方开设鼓风蜗壳底板冷却口,所述鼓风机冷却通道连通消音腔的一端设有鼓风机冷却通道口,所述鼓风机冷却通道口与鼓风蜗壳底板冷却口对接。
11.所述进气通道进气面上交错布置进气面小孔和进气面大孔。
12.所述多孔板上布置有等距圆孔。
13.所述进气通道与多孔板垂直连接。
14.所述进气通道多孔板与其上贴着的吸音毛毡将流动气流腔与空腔隔开。
15.本发明进气通道位于蜗壳拐角处,此处气流较快,利于为鼓风电机冷却进气,进气截面采用大小孔交错布置利于缓冲入口处气流压降(现有技术是此处设置一块缺口让急速气流从此进入消音后进入电机冷却口,现有技术缺口设计带来的气流压降使得噪音增大);本发明消音腔是由六边围绕而成的腔体,一边是进气通道面,一边是出气通道面,另外四边由鼓风蜗壳壳体围绕而成,内部中间横置一块进气通道多孔板和一片吸音毛毡,吸音毛毡
紧贴在进气通道多孔板上。进气通道多孔板的一体式结构,便于支撑多孔板。进气通道多孔板和吸音毛毡将消音腔隔成两个腔体,吸音毛毡与鼓风蜗壳盖板围绕而成的静止气流腔体为空腔,进气通道多孔板与鼓风蜗壳底座围绕的流动气流腔,在蜗壳拐角处的急速气流经过进气通道处大小孔后一方面冷却电机,另一方面同时在腔体内产生声波,该声波作用于进气通道多孔板背面吸音毛毡,使得吸音毛毡产生振动,吸音毛毡与其背后空腔可以吸收声波,减弱冷却通道缺口带来的噪音影响。
16.本发明是在保证鼓风电机必要的冷却效果前提下,通过改善鼓风蜗壳冷却通道结构并设计消音腔,减弱冷却通道缺口带来的噪音影响。
17.本发明不改变外部边界条件,不额外增加吸音棉,仅优化鼓风蜗壳冷却通道内部结构,改善空调噪音。
附图说明
18.图1为去掉鼓风蜗壳盖板的鼓风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去掉吸音毛毡的鼓风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为进气通道多孔板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鼓风机总成结构及其在空调中位置示意图;
22.图5为图2去掉进气通道多孔板的鼓风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分别去掉鼓风电机、鼓风蜗壳底座的鼓风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鼓风机总成内部气流示意图;
25.图8为蜗壳内增加进风通道多孔板和吸音毛毡后空调噪音试验数据对比示意图。
26.图中:10-进气通道多孔板;11-进气通道;12-进气面小孔;13-进气面大孔;14-多孔板;15-圆孔;20-吸音毛毡;100-鼓风蜗壳底座;101-冷却通道缺口;105-鼓风蜗壳底板冷却口;110-鼓风蜗壳盖板;120-鼓风电机;121-鼓风机叶轮;122-鼓风机冷却通道口;123-鼓风机冷却通道;130-调速模块;200-流动气流腔;300-空腔;a-消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28.鼓风机总成在空调中位置结构参照图4所示,如图1—6所示,本发明包括鼓风机总成,鼓风机总成包括鼓风蜗壳底座100、鼓风蜗壳盖板110、鼓风电机120和调速模块130,鼓风电机120和调速模块130安装在鼓风蜗壳底座100上,通过鼓风蜗壳盖板110密封;鼓风电机120上设有鼓风机叶轮121,调速模块130布置在鼓风蜗壳底座100拐角一侧靠近鼓风机叶轮121处,鼓风蜗壳底座100拐角另一侧开设冷却通道缺口101,冷却通道缺口101连通独立封闭的消音腔a,鼓风电机120上方空间与位于鼓风机总成外部的鼓风机冷却通道123一端连通,鼓风机冷却通道123另一端与消音腔a上方连通;
29.根据图7所示内部流体走向,鼓风蜗壳底座100拐角处流速最快,利于散热,故在此处布置消音腔a,消音腔a内设有进气通道多孔板10,进气通道多孔板10为进气通道11和多孔板14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冷却通道缺口101与进气通道11连通,多孔板14上方贴有吸音毛毡20;
30.进气通道多孔板10与鼓风蜗壳底座100围绕形成流动气流腔200;
31.吸音毛毡20与鼓风蜗壳盖板110围绕形成的静止气流腔体为空腔300;
32.流动气流腔200与空腔300共同构成消音腔a。
33.消音腔a上方开设鼓风蜗壳底板冷却口105,鼓风机冷却通道123连通消音腔a的一端设有鼓风机冷却通道口122,鼓风机冷却通道口122与鼓风蜗壳底板冷却口105对接。
34.进气通道11进气面上交错布置进气面小孔12和进气面大孔13。
35.多孔板14上布置有等距圆孔15。
36.进气通道11与多孔板14垂直连接。
37.进气通道多孔板10与其上贴着的吸音毛毡20将流动气流腔200与空腔300隔开。
38.参照图1和图6所示,进气通道多孔板10与鼓风蜗壳底座100围绕而成流动气流腔200,鼓风电机120转动带动鼓风机叶轮121转动,鼓风机叶轮121转动产生的气流部分经进气通道11上交错布置的进气面小孔12和进气面大孔13进入流动气流腔200,该部分气流从流动气流腔200经鼓风机冷却通道口122进入鼓风机冷却通道123,最后进入到鼓风电机120内冷却鼓风电机120;吸音毛毡20与鼓风蜗壳盖板110围绕而成的静止气流腔体为空腔300。进气通道多孔板10与其上贴着的吸音毛毡20将流动气流腔200和空腔300隔开,气流在流动气流腔200内产生的声波可由吸音毛毡20及其背后的空腔300吸收处理,由此可以缓解冷却通道缺口101带来的噪音,根据图8所示试验对比数据,设计的进气通道多孔板10和吸音毛毡20可以有效降低500—1500hz频率范围内的噪音。
3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