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及具有其的四向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2794发布日期:2023-02-04 09: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液压系统及具有其的四向叉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叉车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压系统及具有其的四向叉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普通叉车大多采用发动机+变速箱或者电机+变速箱驱动方式,变速箱与动力源直连,整车部件布置受限;发动机+变速箱连接方式占用空间大,噪音污染等比较严重;电机+变速箱传动模式能量密度小,驱动力受限;电机布置占用空间,而且可能需要布置多个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叉车能量密度不足、电机占用空间、内燃机叉车变速箱占用空间或噪音尾气污染等技术问题的液压系统及具有其的四向叉车;本发明的液压系统可用于四向叉车的行走部分驱动和工作部分驱动,具有运行安静、能量密度大、行走速度可调和驱动力可自适应调整等优点。
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动力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和行走部分,所述动力部分通过所述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工作部分和所述行走部分连接,所述动力部分包括齿轮泵和柱塞泵,所述齿轮泵连接所述工作部分,所述行走部分包括第一行走马达、第二行走马达、后转向油缸、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工作部分包括起升油缸、倾斜油缸和伸缩油缸,所述柱塞泵连接所述行走部分的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所述齿轮泵还连接所述行走部分的后转向油缸、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
5.可选地,所述齿轮泵通过优先阀连接所述工作部分、后转向油缸、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优先阀通过比例电磁阀连接所述工作部分,所述优先阀通过所述比例电磁阀连接后转向油缸、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优先阀还通过转向器连接所述后转向油缸、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优先阀、比例电磁阀和转向器均设有回油口并连接至所述油箱。
6.可选地,所述优先阀和所述转向器均为负荷传感型,所述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均为双速液压马达。
7.可选地,所述左转向油缸和所述右转向油缸串联并与所述后转向缸通过两位六通阀连接至所述转向器,所述比例电磁阀连接至所述两位六通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左转向油缸或所述右转向油缸与转向调整阀并联,当切换所述转向调整阀为连通状态时,所述左转向油缸或右转向油缸被短路。
8.可选地,所述柱塞泵通过马达方向切换阀连接所述第一行走马达和所述第二行走马达,所述第一行走马达和所述第二行走马达上设有制动活塞,所述制动活塞通过行走制动切换阀连接至压力控制回路,所述柱塞泵为闭式柱塞泵,所述第一行走马达和所述第二行走马达还连接有高低速切换阀,所述高低速切换阀也连接至所述压力控制回路,所述压力控制回路中设有压力控制阀组。
9.可选地,所述行走制动切换阀和所述高低速切换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第一行走马达的类型或规格和所述第二行走马达的类型或规格相同或不同。
10.可选地,所述柱塞泵连接有左溢流阀和右溢流阀,所述柱塞泵的液压油输出口连接至冲洗阀,所述冲洗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11.可选地,所述柱塞泵集成有补油泵,所述补油泵的吸油口和所述齿轮泵的吸油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齿轮泵和所述柱塞泵由同一电机驱动。
12.可选地,所述行走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行走马达或所述第二行走马达,或者所述行走部分还包括第三行走马达,所述第三行走马达也和所述柱塞泵连接。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四向叉车,包括车轮和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的第一行走马达和/或第二行走马达安装在所述车轮上。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提供了一种新型动力和传动系统方案,整车驱动使用泵+液压马达驱动方式,通过液压传动实现能量的传递,补油泵、齿轮泵和柱塞泵使用电机驱动,静音环保,动力源和驱动部件可分离布置,叉车整车布局更加自由和灵活,液压驱动能量密度高,更小体积却有更大承载;
16.(2)液压系统中动力部分柱塞泵集成溢流阀,使行走部分不因系统憋压而损坏;补油泵搭配冲洗阀,对系统进行冲洗冷却;柱塞泵搭配双速马达,通过电磁阀进行高低速切换,满足不同工况,提高工作效率;一泵多马达系统,马达依靠压力自适应,自动调节不同车轮直径的转速,保证整车行驶平稳;
17.(3)优先阀和转向器均为负荷传感型,无论负荷和方向盘转速如何变化,均能保证供油充足,转向平稳可靠;
18.(4)叉车前车轮转向机构使用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进行串联连接,确保前车轮转向同步,同时在串联油缸中间增加一两位两通阀作为转向调整阀,可对前车轮中某个车轮进行单独调整,防止因液压内泄累计导致前车轮偏差,使得叉车因前车轮位置不匹配而产生磨损及行走位置偏移。
19.(5)静压系统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功率大;一柱塞泵对应一至三个液压马达,马达转速根据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控制难度降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柱塞泵;2、补油泵;3、左溢流阀;4、右溢流阀;5、冲洗阀;6、第一行走马达;7、马达方向切换阀;8、高低速切换阀;9、行走制动切换阀;10、右转向油缸;11、转向调整阀;12、左转向油缸;13、两位六通阀;14、后转向油缸;15、比例电磁阀;16、伸缩油缸;17、倾斜油缸;18、起升油缸;19、转向器;20、优先阀;21、油箱;22、齿轮泵;23、第二行走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21、动力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和行走部分,油箱21为开式油箱,动力部分通过控制部分分别与工作部分和行走部分用液压软管连接,动力部分包括齿轮泵22和柱塞泵1,为减少电机数量和提升驱动效率,齿轮泵22和柱塞泵1为双联泵并由电机驱动,柱塞泵1集成有补油泵2,补油泵2的吸油口和齿轮泵22的吸油口均连接至油箱21,齿轮泵22和柱塞泵1由同一电机驱动,该电机可以选用潜油式电机,可以将齿轮泵22、柱塞泵1和电机布置在油箱21中;齿轮泵22连接工作部分,行走部分包括第一行走马达6、第二行走马达23、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第一行走马达6和第二行走马达23用于驱动四向叉车的车轮转动,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则分别用于带动四向叉车的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转向;工作部分包括两个起升油缸18、两个倾斜油缸17和两个伸缩油缸16,柱塞泵1连接行走部分的第一行走马达6和第二行走马达23,齿轮泵22还连接行走部分的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齿轮泵22通过优先阀20连接工作部分、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优先阀20通过比例电磁阀15连接工作部分,优先阀20通过比例电磁阀15连接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优先阀20还通过转向器19连接后转向油缸14、左转向油缸12和右转向油缸10,优先阀20、比例电磁阀15和转向器19均设有回油口并连接至油箱21。
25.优先阀和转向器均为负荷传感型,能够根据负荷变化调整供油压力确保转向平稳可靠,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均为双速液压马达,可以实现高低速切换,提供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行走速度,可快可慢。
26.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串联并与后转向缸通过两位六通阀连接至转向器,比例电磁阀连接至两位六通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左转向油缸或右转向油缸与转向调整阀并联,当切换转向调整阀为连通状态时,由于流路上压力差较大,液压油直接流经转向调整阀,而不再流经左转向油缸或右转向油缸,即左转向油缸或右转向油缸被短路,转向调整阀采用一个两位两通阀或电磁通断阀。
27.柱塞泵通过马达方向切换阀连接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上设有制动活塞,制动活塞通过行走制动切换阀连接至压力控制回路,柱塞泵为闭式柱塞泵,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还连接有高低速切换阀,高低速切换阀也连接至压力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中设有压力控制阀组。制动切换阀和高低速切换阀均采用两位三通阀;压力控制阀组连接至柱塞泵,压力控制回路还与左溢流阀和右溢流阀连接。
28.行走制动切换阀和高低速切换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油箱,第一行走马达的类型或规格和第二行走马达的类型或规格相同或不同,根据车轮尺寸选择不同规格的液压马达进行匹配,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均采用液压马达,节省了叉车的底盘空间,便于布置门架,有助于减小叉车整体尺寸,提高场地利用率。
29.柱塞泵连接有左溢流阀和右溢流阀,柱塞泵的液压油输出口连接至冲洗阀,冲洗
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油箱。
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叉车的运载能力和驱动力需求,行走部分可以仅包括第一行走马达或第二行走马达,或者行走部分还包括第三行走马达,第三行走马达也和柱塞泵连接。
3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四向叉车,包括车轮和所述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的第一行走马达和/或第二行走马达安装在车轮上。若是四向前移式叉车,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根据叉车的设计运载能力,可以仅在后车轮上安装第一行走马达;或者在两个前车轮上分别安装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在后车轮上安装第三行走马达,以提供更大的运载能力。
32.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