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0528发布日期:2022-06-02 01: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2.油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油缸的性能进行测试,因此需要对油缸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即需要在测试油缸的活塞杆上施加一定负荷的阻力,现有的方式中多采用弹性的阻力和阻挡,这种结构一般随着施力的进行所产生的负载阻力会变化,致使无法满足油缸的测试需求。
3.同时现有的测试油缸结构中,系统结构简单,通过供油和回油结构对测试油缸进行注油和排油,使推杆往复运动,但是在模拟负载时,需要对推杆施加推力负载和拉力负载,现有的结构中没有行之有效的结构,致使油缸测试自动化程度低,使用麻烦,工作效率低,人工参与度高,基于此,研究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有油缸测试效率低,负载模拟结构复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被测油缸、电磁换向阀、供油管路、回油管路和阻尼油缸;所述被测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通过连接油管与电磁换向阀的出口和进口连通,电磁换向阀上连接有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其中供油管路经泵和过滤器与油箱连通,回油管路上设置有散热器,并与油箱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阻尼油缸包括缸筒、活塞、前导杆和后导杆;所述缸筒内匹配套装有活塞,从而在缸筒内形成前腔体和后腔体,前导杆和后导杆等径,且分别对应的固定在活塞的前、后侧面中部,所述后导杆与被测油缸的杆体固定连接,所述前腔体和后腔体通过双单向节流回路连接,所述双单向节流回路包括两并列回路,两个并列回路上分别按照流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和节流阀,在并列回路的中部设置散热器。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油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节流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上设置有溢流阀。
7.进一步的,所述前导杆的端部与红外测距仪对应,红外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后导杆与被测油缸的杆体通过联轴器或者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
9.进一步的,所述泵经压力变送器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电磁换向阀为基础,设置了能够自动切换回路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进而使油缸的两个腔体能够被电控控制,实现推杆向外伸出或者向内回缩,即模拟油缸的推拉工况,同时本发明为了提高油缸测试效率,实现全自动化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以往复自动测试油缸的系统结构。
11.具体的结构中,在测试油缸负载模拟结构中采用阻尼油缸,阻尼油缸内套装有活
塞,活塞的两侧具有相同截面的油腔,两个油腔之间设置有两并列回路,两个并列回路上分别按照流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和节流阀,在并列回路的中部设置散热器,通过该结构能够使活塞在被单向推动时,压缩的一腔会通过单向阀和节流阀向扩张的一腔中运动,由于节流阀的限制,进而产生阻尼,且推拉过程中均可自动产生阻力。
12.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后杆体的端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能够判断间接的判断被测油缸的具体活动位置,并通过该位置信号对电磁换向阀进行自动切换,进而能够自动循环性的对被测油缸进行测试,使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13.由此,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新颖,将被测油缸的杆体与阻尼油缸的固定连接,能够自动化的对被测油缸进行性能测试,操作步骤简单,工作效率高,且阻尼油缸所提供阻力恒定,测试结果精准,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16.图3为阻尼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的标号为:1为被测油缸,2为杆体,3为连接法兰,4为缸筒,5为活塞,6为前杆体,7为后杆体,8为单向阀,9为节流阀,10为散热器,11为两并列回路,12为红外测距仪,13为连接管路,14为流量计,15为节流阀,16为电磁换向阀,17为溢流阀,18为压力变送器,19为供油管路,20为回油管路,21为泵,22为过滤器,23为油箱,24为散热器,25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主要用于油缸的性能进行测试,针对现有的结构中油缸模拟负载结构复杂,难以为被测油缸施加合适的负载,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循环性的对油缸进行性能测试的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
20.如图1中展示,一种油缸负载寿命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被测油缸1、电磁换向阀16、供油管路19、回油管路20和阻尼油缸;被测油缸1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通过连接油管13与电磁换向阀16的出口和进口连通,连接油管13上设置有流量计14和节流阀15,通过流量计14和节流阀15能够判断注入和排出油量,进而模拟不同进油量的油缸。
21.电磁换向阀16上连接有供油管路19和回油管路20,电磁换向阀16与控制器25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16上设置有溢流阀17,当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溢流阀17顶开,将系统中的一部分气体排入大气,使系统压力不超过允许值,从而保证系统不因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
22.其中供油管路19经泵21和过滤器与油箱连通,泵21经压力变送器18与电磁换向阀16的进油口连接,回油管路20上设置有散热器24,并与油箱连通;泵上连接有电机,通过泵提供动力,并在回油时对油进行降温。
23.阻尼油缸包括缸筒4、活塞5、前导杆6和后导杆7;缸筒4内匹配套装有活塞5,从而在缸筒4内形成前腔体和后腔体,前导杆6和后导杆7等径,且分别对应的固定在活塞5的前、
后侧面中部,所述后导杆7与被测油缸的杆体2固定连接,前腔体和后腔体通过双单向节流回路连接,所述双单向节流回路包括两并列回路11,两个并列回路上分别按照流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8和节流阀9,在并列回路的中部设置散热器10。
24.本实施例以电磁换向阀为基础,设置了能够自动切换回路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进而使油缸的两个腔体能够被电控控制,实现推杆向外伸出或者向内回缩,即模拟油缸的推拉工况,同时本发明为了提高油缸测试效率,实现全自动化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以往复自动测试油缸的系统结构,阻尼油缸以缸筒为基础,在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两端均设置有等径的前导杆和后导杆,前导杆和后导杆所占据前腔体和后腔体的空间一致,即使在推进过程中,前腔体所排出或进入的油量与后腔体进入或排出的油量相等,且在排油和注油的回路上设置有为双单向节流回路,从而在活塞运动过程中会产生阻力,且该阻力恒定。
25.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设置了自动控制电磁换向阀的结构。
26.本实施例后导杆7与被测油缸的杆体通过联轴器或者连接法兰3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导杆6的端部与红外测距仪12对应,红外测距仪12与控制器25连接,
27.通过在前导杆6的端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12,能够判断间接的判断被测油缸的具体活动位置,控制器通过该位置信号对电磁换向阀16进行自动切换,进而能够自动循环性的对被测油缸进行测试,使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