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2169发布日期:2022-09-03 04:5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


背景技术:

2.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其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其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及锅炉和工业炉窑等各个行业中。
3.风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热风机,为了避免热风机将热传输给电机,引起电机损坏,一般在电机和涡轮之间加设过渡连接件,即将涡轮与轴承箱相连,轴承箱另一端再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对轴承箱,需在支座上设置能支撑轴承箱的安装座,而目前的安装座,其高度一般不能调节,从而无法调节轴承箱的高度,而由于制造误差或者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安装时,安装座的高度无法满足轴承箱与涡轮轴的对心性要求,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安装和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解决了目前安装座不能调节,造成的在安装时,轴承箱的高度也不便于调节,从而可能无法满足轴承箱与涡轮轴的对心性要求,影响设备的正常安装和运行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包括底台,底台上设有支撑涡轮的支脚,底台上还设有一个能支撑轴承箱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上方设有四个与轴承箱安装孔相配合的底板和两个能与涡轮连接的连接件,下方通过四个高度可调的支柱安装在底台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的支柱均包括下连轴、中间筒套和上连轴,中间筒套上端与上连轴转动连接,下端与下联轴螺纹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两个相邻的下连轴之间均通过一个设置在其底部的下连杆相连。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中间筒套中部均设有多个凸出杆,多个凸出杆在中间筒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布。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个高度可调的加强柱,加强柱处于上支撑板中央的正下方,并且底部固定在底台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强柱包括螺纹套筒、螺纹轴和平板,螺纹轴底部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上端与平板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上连杆和一个连接板,上连杆底部固定在上支撑板上,上端在靠近涡轮的一侧开有一个横向设置的第一长孔,连接板底部固定在涡轮端面上,上部开有一个竖直设置并与第一长孔相对应的第二长孔,上连杆和连接板通过穿过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的螺栓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连杆由角钢制作。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台上设有多个吊装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将安装座设置为上支撑板、底板和高度可调的支柱的结构,从而通过调节支柱,来调整上支撑板即安装座的整体高度,即而使得轴承箱的高度可以调节,则在安装时,可以根据轴承箱和涡轮的对心情况,来调整安装座的高度,并更好的对轴承箱提供底部支撑,避免了传统的轴承箱的高度不便于调节,从而可能无法满足轴承箱与涡轮轴的对心性要求,影响设备的正常安装和运行的问题,另外上支撑板通过连接件与涡轮连接,从而将安装座和涡轮连成一个整体,极大的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6.2.通过将支柱设为下连轴、中间筒套和上连轴的结构,并且中间筒套上端与上连轴转动连接,下端与下联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中间筒套即可调整支柱的整体高度,调节简单可靠,另外,通过在相邻的下连轴之间设置下连杆,可以增加安装座的牢固程度,另外,在中间筒套上设置多个凸出杆,便于在旋拧中间筒套时,方便工作人员施力手握。
17.3.通过设置加强柱,从而进一步为上支撑板提供支撑,增加安装座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23.图中:1、底台;2、支脚;3、安装座;31、上支撑板;32、底板;33、连接件;331、上连杆;332、连接板;333、第一长孔;334、第二长孔;34、支柱;341、下连轴;342、中间筒套;343、上连轴;35、下连杆;344、凸出杆;36、加强柱;361、螺纹套筒;362、螺纹轴;363、平板;4、吊装环;5、涡轮;6、轴承箱;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风机的可调节支座,包括底台1,涡轮5、电机7和轴承箱6均设置在底台1上,涡轮5通过轴承箱6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再通过皮带与安装在电机7上的另一个皮带轮连接,底台1上设有支撑涡轮5的支脚2和多个吊装环4,另外底台1上还设有一个能支撑轴承箱6的安装座3,所述的安装座3包括上支撑板31,上支撑板31的上方设有四个与轴承箱6安装孔相配合的底板32和两个能与涡轮5连接的连接件33,下方通过四个高度可调的支柱34安装在底台1上,为了可以增加安装座3的牢固程度,每两个相邻的下连轴341之间均通过一个设置在其底部的下连杆35相连。
26.具体的,每个所述的支柱34均包括下连轴341、中间筒套342和上连轴343,中间筒套342上端与上连轴343转动连接,比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下端与下联轴螺纹连接,即中间筒套342下端设有一段内螺纹,下连轴341上设有外螺纹,从而将中间筒套342下端旋拧在下
连轴341上。另外,为了便于在旋拧中间筒套342时,方便工作人员施力手握,每个中间筒套342中部均设有四个凸出杆344,四个凸出杆344在中间筒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布。
27.安装时,当需要调节安装座3的高度时,因为中间筒套342和下连轴341螺纹连接,则通过旋拧中间筒套342,则中间筒套342带动上连轴343上升或下降,即可调整支柱34的整体高度,调节简单可靠。
28.另外,本装置还设置一个高度的可调的加强柱36,加强柱36处于上支撑板31中央的正下方,并且底部固定在底台1上,加强柱36顶部与上支撑板31可分离,即顶部与上支撑板31没有约束关系,具体到本实施例,加强柱36包括螺纹套筒361、螺纹轴362和平板363,螺纹轴362底部与螺纹套筒361螺纹连接,上端与平板363固定连接。工作时,当根据需要,调整好安装座3的高度之后,则再调节加强柱36,即旋转螺纹轴362,使螺纹轴362上升,最终使得平板363支撑在上支撑板31的底部,增加安装座3的牢固性。
29.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用于连接安装座3和涡轮5之间的连接件33的具体结构为:每个所述的连接件33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上连杆331和一个连接板332,上连杆331可以由角钢制作,上连杆331底部固定在上支撑板31上,上端在靠近涡轮5的一侧开有一个横向设置的第一长孔333,连接板332底部固定在涡轮5端面上,上部开有一个竖直设置并与第一长孔333相对应的第二长孔334,上连杆331和连接板332通过穿过第一长孔333和第二长孔334的螺栓连接。第一长孔333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制造和安装时产生的水平误差,第二长孔334的设置,是在上连杆331上下移动时,也可以和第一长孔333相对应,从而能够穿过螺栓,使得上连杆331和连接板332连接。
30.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通过将安装座3设置为上支撑板31、底板32和高度可调的支柱34的结构,从而通过调节支柱34,来调整上支撑板31即安装座3的整体高度,即而使得轴承箱6的高度可以调节,则在安装时,可以根据轴承箱6和涡轮5的对心情况,来调整安装座3的高度,并更好的对轴承箱6提供底部支撑,避免了传统的轴承箱6的高度不便于调节,造成的增加了轴承箱6与涡轮5的对心性难度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另外上支撑板31通过连接件33与涡轮5连接,从而将安装座3和涡轮5连成一个整体,极大的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