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8571发布日期:2022-11-15 18:1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清洁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家用清洁设备,使用便捷,为用户打扫卫生提供便利。
3.常用的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吸尘器,吸尘器的核心动力来自风机。如图1所示,风机包括叶轮200’和端盖300’,叶轮200’与端盖300’同轴设计,以便于气流能够从叶轮200’向端盖300’流通。
4.如图1所示,叶轮200’包括叶轮本体210’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叶轮本体210’周向设置在轮毂上,叶轮本体210’外周轮廓与端盖300’端面轮廓线间隙配合。当叶轮200’旋转过程中,气流会从叶轮本体210’与端盖300’之间的间隙向端盖300’内部流动,导致风机工作过程噪音大。
5.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风机及清洁设备,解决风机工作过程噪音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风机,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清洁设备,通过上述风机,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8.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风机,包括:
10.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围设形成容纳腔;
11.端盖,部分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端盖包括沿其周向设置的导流壁,所述叶轮本体与所述导流壁间隙配合以形成避让间隙,所述避让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为所述避让间隙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避让间隙远离所述叶轮本体轴线的区域,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12.优选地,所述叶轮本体的叶轮曲面的曲率半径为23mm~27mm;
13.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为0.3mm~0.55mm;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二间隙的1.2倍~2倍。
15.优选地,所述避让间隙还包括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为所述避让间隙靠近所述叶轮本体轴线的区域,所述第三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16.优选地,所述第三间隙为所述第二间隙的2倍~4倍。
17.优选地,所述导流壁包括:
18.倾斜壁,与所述端盖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倾斜壁从背离所述叶轮的方向向远离所述端盖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
19.水平壁,与所述倾斜壁远离所述端盖轴线的边缘连接,并沿所述端盖的径向延伸;
20.优选地,所述倾斜壁靠近所述叶轮的端面为直线壁。
21.优选地,所述叶轮还包括与所述叶轮本体连接的中心轴,所述叶轮本体围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设置,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穿设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中心孔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置有间隙。
22.优选地,所述中心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孔径段、第二孔径段及第三孔径段,所述第二孔径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径段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三孔径段的孔径:
23.部分所述中心轴位于所述第一孔径段内,所述第一孔径段的侧壁与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24.所述第二孔径段的侧壁与所述风机的转子的的外径之间设置有间隙;
25.所述第三孔径段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的转子。
26.优选地,所述端盖还包括:
27.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流壁背离所述叶轮的表面上;
28.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
29.周向筋,与所述导流壁的轴线同轴设置在所述导流壁背离所述叶轮的表面上;以及
30.多个径向筋,多个所述径向筋沿所述导流壁的径向延伸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径向筋与所述周向筋相交设置。
31.优选地,所述端盖还包括:
32.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导流壁背离所述叶轮的一侧,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固定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所述端盖。
33.优选地,所述端盖还包括:
34.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定位凸起被配置为安装定位所述端盖。
35.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手持吸尘器、储污箱以及固定座,所述手持吸尘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并单独可拆卸或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储污箱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并单独可拆卸或安装在所述机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手持吸尘器相连通。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叶轮和端盖。其中,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叶轮本体围设形成容纳腔,部分端盖位于容纳腔内,端盖包括沿其轴线设置的导流壁,叶轮本体与导流壁间隙配合以形成避让间隙。避让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为避让间隙的中间区域,第一间隙为避让间隙远离叶轮本体轴线的区域,且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当部分气流从第一间隙流入时,由于第二间隙小于第一间隙,利用第二间隙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起到减少气流流入端盖的比例,达到进一步降低风机噪音的目的,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呼啸声。同时,由于叶轮高速旋转过程会轻微振动,在叶轮本体离叶轮中心距离最远,振动时容易与端盖碰撞。通过第一间隙距离增大有利于避免叶轮本体与端盖碰撞,有利于提高叶轮和端盖的使用寿命。
3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通过上述风机,有利于实现清洁设备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清洁设备时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4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4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4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和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4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50.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51.图中标记如下:
52.1000-风机;2000-机身;3000-手持吸尘器;4000-储污箱;5000-电动地面刷; 6000-固定座;7000-清洁液供应组件;8000-流体通道;
53.100-定子;
54.200-叶轮;210-叶轮本体;211-容纳腔;220-叶片;230-中心轴;231-第一安装孔;232-叶轮曲面;
55.300-端盖;310-导流壁;311-倾斜壁;312-水平壁;320-定位凸起;330-中心孔;331-第一孔径段;332-第二孔径段;333-第三孔径段;340-扩散部;341
‑ꢀ
内壁;342-外壁;343-导流板;350-加强筋;351-周向筋;352-径向筋;360-安装块;
56.400-避让间隙;410-第一间隙;420-第二间隙;430-第三间隙;
57.500-套筒;
58.600-转子;610-电机轴;620-磁体;630-第一支撑构件;640-磁体套筒;650
‑ꢀ
第二支撑构件;660-转子轴线;
59.200
’‑
叶轮;210
’‑
叶轮本体;300
’‑
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结构而非全结构。
6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结构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64.随着清洁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家用清洁设备,使用便捷,为用户打扫卫生提供便利。
65.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1000,该风机1000包括定子100 和转子600。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子600可布置在定子100中以与定子 100电磁相互作用。
66.如图5所示,具体而言,转子600包括电机轴610和磁体620。磁体610布置成允许电机轴610穿过,使电机轴610能够围绕转子轴线660旋转。换言之,磁体620可围绕电机轴610布置。磁体620的形状和布置不受限制,磁体620 具有允许电机轴610穿过中央的环形形状。
67.进一步地,转子600可包括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布置成与磁体620相邻。具体地,支撑构件可布置成在转子轴线660的方向上与磁体620相邻。在转子轴线660的方向上,可存在布置在磁体620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一对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可包括平衡装置。换言之,一对平衡装置可布置在磁体620的两侧上以补偿由转子600的旋转引起的偏心。
68.支撑构件布置成允许电机轴610穿过。换言之,支撑构件可围绕电机轴610 布置。支撑构件的形状和布置不受限制,支撑构件具有允许电机轴610穿过中央的环形形状。
69.支撑构件可包括沿转子轴线660的方向布置在磁体620的一侧上的第一支撑构件630以及沿转子轴线660的方向布置在磁体620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支撑构件650。支撑构件包括平衡装置,使得第一支撑构件630与第一平衡装置对应,第二支撑构件650与第二平衡装置对应。
70.转子600还可包括磁体套筒640。磁体套筒640形成为包围磁体620的圆周面。转子172以高速旋转,使磁体620散射,从而导致耐久性下降。为此,磁体套筒640形成为包围磁体620的圆周面,从而增加磁体620的耐久性
71.如图6所示,该风机1000包括叶轮200和端盖300,叶轮200与端盖300 同轴设计,且转子600的电机轴610与叶轮200连接,即叶轮200组合在电机轴610的一端,从而随转子600旋转。电机轴610可具有杆的形式。电机轴610 可旋转并且与定子100的延伸芯部形成间隙。通过转子600转动带动叶轮200 旋转,以使气流能够从叶轮200向端盖300流通。
72.请继续参见图6,为了使叶轮200导入的气流最大比例的流入风机1000内,风机1000还包括套筒500,套设叶轮200的外周,且套筒500设置在端盖300 上,使套筒500能够从叶轮200的外周阻止气流流出。
73.现有技术中,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叶轮本体周向设置,叶轮本体外周轮廓与端盖端面轮廓线间隙配合。当叶轮旋转过程中,气流会从叶轮本体与端盖之间的间隙向端盖内部流动,导致风机1000工作过程噪音大。
74.如图6~图8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叶轮200包括叶轮本体210,叶轮本体210围设形成容纳腔211,部分端盖300位于位于容纳腔211 内,且端盖300包括沿其周向设置的导流壁310,叶轮本体210与导流壁310间隙配合以形成避让间隙400,使气流从叶轮本体210的表面流经导流壁310,并经过导流壁310向下流通,从而在风机1000中形成气流通道。同时,该叶轮本体210与导流壁310的配合能够避免气流通过叶轮本体210与端盖300的间隙回流到端盖300内部,有利于降低噪音。当然,叶轮200还包括多个叶片220,多个叶片220沿叶轮本体210周向设置,且叶片220的外周轮廓与套筒500的内壁341间隙配合。
75.通过上述风机1000,有利于实现清洁设备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清洁设备时的体验感。
76.请参见图6~图8,进一步地,避让间隙400包括第一间隙410和第二间隙 420,第二间隙420为避让间隙400的中间区域,第一间隙410为避让间隙400 远离叶轮本体210轴线的区域,且第一间隙410大于第二间隙420。当部分气流从第一间隙410流入时,由于第二间隙420小于第一间隙410,利用第二间隙 420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起到减少气流流入端盖300的比例,达到进一步降低风机1000噪音的目的,减少风机1000运行过程产生的呼啸声。同时,由于叶轮 200高速旋转过程会轻微振动,在叶轮本体210离叶轮200中心距离最远,振动时容易与端盖300碰撞。通过第一间隙410距离增大有利于避免叶轮本体210 与端盖300碰撞,有利于提高叶轮200和端盖300的使用寿命。
77.示例性地,叶轮200的直径在32mm~36mm的范围内,高度在13mm~ 14.5mm的范围内,以便于减小风机体积和重量。
78.进一步地,第二间隙420的尺寸为0.3mm~0.55mm,从而尽可能在叶轮本体210和端盖300之间保留足够的距离,避免叶轮本体210与端盖300碰撞,有利于提高叶轮200和端盖300的使用寿命。
7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间隙410为第二间隙420的1.2倍~2倍为最佳范围,该范围既有利于保证叶轮本体210和端盖300之间保留足够的距离,又避免为了增加第一间隙410的尺寸使叶轮本体210与第一间隙410对应位置的结构上翘,有利于简化叶轮本体210的结构。
80.请继续参见图6~图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叶轮本体210靠近端盖300的表面为平滑表面,导流壁310也是平滑表面,使第一间隙410到第二间隙420 的尺寸逐渐过渡,从而减少叶轮本体210对气流的阻力,进而有利于保证叶轮 200动能的利用率。
81.请继续参见图6~图8,可选地,避让间隙400还包括第三间隙430,第三间隙为避让间隙400靠近叶轮本体210轴线的区域,第三间隙430大于第二间隙420,第三间隙430为叶轮本体210振动提供空间,避免叶轮本体210与端盖300发生碰撞。
82.进一步地,第三间隙430为第二间隙420的2倍~4倍,从而为叶轮本体 210的振动提供充足空间,且有利于增加容纳腔211远离端盖300的端壁到端盖 300的距离,进一步避免叶轮本体210与端盖300发生干涉,有利于提高风机 1000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83.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叶轮本体210的的叶轮曲面232的曲率为23mm~ 27mm,且叶
轮本体210远离端盖300的方向为曲率中心,使叶轮本体210的第一间隙410距离端盖200的距离最近,位于第一间隙410两侧的第二间隙420 以及第三间隙430到端盖200的距离较中间的第一间隙410到端盖200的距离较大,从而避免叶轮本体210与端盖200发生碰撞。
84.请继续参见图6~图8,进一步地,导流壁310包括倾斜壁311和水平壁312。倾斜壁311与端盖300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倾斜壁311从背离叶轮200的方向向远离端盖30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水平壁312与倾斜壁311远离端盖200 的轴线的边缘连接,并沿端盖300的径向延伸,该水平壁312、倾斜壁311使导流壁310的截面形成桥形结构,以便于气流能够从导流壁310流通顺畅,通过水平壁312和倾斜壁311连接结构有利于减轻端盖300重量。同时,该端盖300 结构有利于与叶轮200和端盖300连接其他风机1000的结构紧密连接,进而使风机1000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85.进一步地,倾斜壁311靠近叶轮200的端面为直线平面,以便于通过叶轮本体210的曲率控制叶轮本体210与端盖200的距离,从而提高风机1000的稳定性。
86.如图6~图8所示,可选地,叶轮200还包括与叶轮本体210连接的中心轴 230,叶轮本体210围绕中心轴230的周向设置。通过中心轴230上开设第一安装孔231,转子600靠近叶轮200的一端穿设与第一安装孔231中,以提高叶轮 200转动过程的稳定性,进而减少叶轮本体210振动,避免叶轮本体210与端盖 300发生碰撞。
87.如图6~图10所示,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端盖300上开设有中心孔330,中心轴230穿设于中心孔330中,且中心孔330与中心轴230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避免叶轮200旋转过程与端盖300发生碰撞,有利于提高叶轮200和端盖 30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预设距离根据叶轮200尺寸进行选择,以避免中心轴230与端盖300接触为目的。
88.请继续参见图6~图10,具体而言,中心孔3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孔径段331、第二孔径段332以及第三孔径段333。其中,第二孔径段332的孔径小于第一孔径段331的孔径以及第三孔径段333的孔径。示例性地,第一孔径段 331的直径为11mm,第二孔径段332的直径为9mm,第三孔径段333的直径为 12mm。部分中心轴230位于第一孔径段331内,第一孔径段331的侧壁与中心轴23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避免中心轴230的侧壁与端盖300发生碰撞。第二孔径段332的侧壁与风机1000的转子600的外径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避免转子600沿轴线振动时与端盖300发生碰撞。具体而言,电机轴610穿设于第二孔径段332,且电机轴610的外径与第二孔径段33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该端盖300通过第一孔径段331和第二孔径段332与中心轴230和电机轴610均保留间隙,有利于提高叶轮200转动的稳定性,也提高叶轮200和端盖300的使用寿命。
89.如图6~图10所示,所示,同时,第三孔径段333用于风机1000的转子 600,具体而言,第三孔径段333用于安装套设在电机轴610上的第一支撑构件 630,以避免电机轴610与端盖300之间刚性摩擦,有利于提高端盖300和电机轴610的使用寿命。
90.请继续参见图10,端盖300还包括与导流壁310连接的扩散部340,扩散部340沿端盖30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叶轮200同轴设置,扩散部340能够为从叶轮200流向端盖300背离叶轮200的方向的气体导流,以便于气流能够顺畅流入到风机1000内部,减少阻力。
91.请继续参见图10,具体而言,扩散部340包括内壁341、外壁342以及多个导流板343。其中,内壁341,与导流壁310连接,且内壁341沿端盖30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外壁342与内壁341同轴设置,且外壁342套设在内壁341 外,多个导流板343沿内壁341的周向间隔设
置在内壁341和外壁342之间,且导流板343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该扩散部340有利于使叶轮200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导流板343间隙顺畅流入到风机1000内部,有利于提高气流的利用率,且减少气流阻力。
92.请继续参见图10,具体而言,内壁341和外壁34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转子轴线660平行,有利于缩小风机1000的外径,进而缩小风机1000的尺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壁341和外壁342也可以与转子轴线660呈夹角设置,且远离叶轮200的方向,内壁341和外壁342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减少内壁341和外壁342对气流的阻力。
93.请继续参见图10和图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端盖300还包括安装块360,安装块360设置于导流壁310背离叶轮200的一侧,安装块36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固定件能够插入第二安装孔以固定端盖300,以便于提高端盖300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风机1000的安全性能。具体而言,安装块360为多个,多个安装块360沿导流壁3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地提高端盖300 与风机1000其他结构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安装块360的一个侧壁与内壁341的内表面贴合,有利于简化端盖300结构,且端盖300注塑成型过程中安装块360和内壁341的结构尺寸容易保证,避免出现尺寸误差。
94.请继续参见图10和图11,可选地,端盖300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块360上的定位凸起320,定位凸起320用于安装定位,以便于提高操作者组装和维护风机 1000的效率。
95.如图10和图11所示,由于端盖300的材质为塑料,且通过注塑成型。但由于安装块360局部厚度较大,使端盖300成型过程中,导流壁310的厚度和强度很难控制。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端盖300还包括设置在导流壁310 背离叶轮200的表面上的加强筋350,加强筋350从导流壁310向远离叶轮200 的方向延伸,以便于提高端盖300的强度,避免导流壁310发生变形,且有利于注塑成型过程保持导流壁310厚度均匀,避免端盖300局部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缩水或者缩印。
96.现结合图11对加强筋350的细节结构进行说明。
97.如图11所示,加强筋350分为周向筋351和多个径向筋352,其中,周向筋351与导流壁310的轴线同轴设置在导流壁310背离叶轮200的表面上,多个径向筋352沿导流壁310的径向延伸且间隔设置,且径向筋352与周向筋351 相交设置,有利于注塑成型过程保持导流壁310厚度均匀,避免端盖300局部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缩水或者缩印。可以理解的是,周向筋351和径向筋352 相互交叉构成减重槽,即有利于提高端盖300的结构强度,又减轻端盖300重量。
98.进一步地,周向筋351设置在倾斜壁311和水平壁312的连接处,从而进一步提高导流壁310的结构强度。具体而言,周向筋311沿安装块360远离内壁341的周向设置,实现对导流壁310周向的加强作用。
99.进一步地,在第三孔径段333的侧壁与安装块360之间的径向筋352间距较小,且多个径向筋352平行设置,从而第三孔径段333侧壁与安装块360边缘的局部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缩水或者缩印。
100.实施例二
10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上述风机任一种方案中记载的风机1000,清洁设备可以为洗地机、干湿两用扫地机等,清洁设备可以用于对地面上的脏污或者垃圾进行清洁。
102.如图12所示,该清洁设备包括机身2000、手持吸尘器3000、储污箱4000、电动地面刷5000以及固定座6000。具体地,机身2000的前方设计有一外凸的固定座6000;手持吸尘器3000设置在固定座6000的上方,并单独可拆卸或安装在机身2000上;储污箱4000设置在固定座6000的下方,并单独可拆卸或安装在机身2000上。可以理解的是,机身2000的前方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固定座6000,手持吸尘器3000、储污箱4000分别能够可拆装地密封接位于通孔的顶部、底部,同时,手持吸尘器3000、储污箱4000分别单独可拆地安装在机身2000上。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对手持吸尘器3000和储污箱4000的安装稳定性,还能够益于保证手持吸尘器3000和储污箱4000流体对接处的密封性。
103.基于储污箱4000的可拆装性,改善了储污箱4000需拆卸连带的现状,并方便了使用者处理储污箱4000内垃圾,从而提高了使用体验。
104.请继续参见图12,干湿两用立式吸尘器模式,手持吸尘器3000与机身2000 结合连接,且在手持吸尘器3000的吸力作用下,气体、灰尘和/或液体的混合流体由电动地面刷5000的吸入口依次流经电动地面刷5000、机身2000内的流体通道8000、储污箱4000后,进行第一级气体、灰尘和/或液体的分离,灰尘和/ 或液体存储在储污箱4000内,第一级分离后的流体从储污箱4000上部经过固定座上的通孔后进入手持吸尘器3000的尘筒组件进行第二级尘气分离,分离后的洁净空气从手持吸尘器3000的排风口排出。
105.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