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4977发布日期:2023-03-10 20:1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2.风扇作为常用的降温电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无叶风扇是近几年来备受欢迎的新型风扇,相比于传统风扇而言无叶风扇引入了空气倍增技术。
3.但是现有的无叶风扇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出风筒以及风扇组件。其中,出风筒设置在外壳中且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形成风道,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连通风道,出风筒中设置有穿透风道,其后端设置有出风口以连通穿透风道以及壳体,从而能将风扇组件加速后的气流由出风口吹出。其引入了空气倍增技术,达到增大风力的有益效果,但由于仅设置后置的出风口,存在出风范围小且吹风距离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扇,具有风力大出风距离远的特点。
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出风壳,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一端的第一进风端;导风筒,设置在所述主出风壳内,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且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主出风壳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主出风壳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端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端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围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侧面上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侧面上邻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以及所述第四出风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第一风机壳,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端、且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主出风壳;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壳内。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还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由位于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一上边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下边缘间隔形成,所述第一下边缘为弧形面、且朝所述第三侧壁方向内凹;所述第二出风口由位于第二挡板的第二上边缘以及位于所述第四侧壁的第二下边缘间隔形成,所述第二上边缘为弧形面、且朝所述第四侧壁方向内凹。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边缘也为弧形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下边缘;所述第二下边缘也为弧形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二上边缘。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朝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内凹;所述第二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朝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内凹;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第一弧形风口段,所述第一弧形风口段位于所述第一侧面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第四出风口包括第二弧形风口段,所述第二弧形风口段位于所述第二侧面邻近第二侧壁的一端。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风口段平行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弧形风口段平行所述第二侧壁。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还包括第一直风口段和第二直风口段,所述第一直风口段和所述第二直风口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风口段两端;所述第一直风口段和所述第二直风口段在所述第三侧壁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在所述第三侧壁上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四出风口还包括第三直风口段和所述第四直风口段,所述第三直风口段和所述第四直风口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弧形风口段两端;所述第三直风口段与所述第四直风口段在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处置投影部分重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二侧面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四出风口的面积之和。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出风壳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端,所述第二进风端位于所述导风筒远离所述第一进风端的一侧;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第二风机壳以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壳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风端、且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主出风壳,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壳内;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道隔板,所述第一风道隔板分别连接所述导风筒和所述主出风壳且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与所述第二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风道隔板,所述第二风道分别连接所述导风筒和所述主出风壳且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三子风道和第四子风道,所述第三子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端连通,所述第四子风道与所述第二进风端连通。
15.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达成以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通过设计沿第三风道向第一侧面吹风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直接从第一侧面出风的第三出风口以及第四出风口,增加了出风面积以及出风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仅设计后置出风口而造成出风面积小以及出风距离不够等问题,此外,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还能携带后置出风的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风量向前吹出,起到二次加速的作用,吹风更加强劲且吹得更远。通过设计形成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上下边缘为弧形面,使得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出的风彼此不干扰,提升用户的风体感。通过设计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间距沿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增加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倍增风量以及扩风面积。此外,设计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往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内吹风,达到了更大风力的效果。
16.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叶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a剖面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叶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叶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26.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相互引用。
2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出风壳10、导风筒20、第一风机壳30以及第一风机40。
28.其中,主出风壳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主出风壳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端13。第一进风端13位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的一端。第一风机壳30例如连接主出风壳10,具体地,其连接于第一进风端13。第一风机壳3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1。第一风机33设置在第一风机壳30中,且第一进风口31连通主出风壳10,即第一风机33能将从第一进风口31导入的风加速后由第一进风口端13吹入至主出风壳10中。
29.导风筒20例如设置在主出风壳10中,且位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导风筒20与主出风壳10之间的间隙形成了风道。具体地,导风筒20例如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
壁22、第三侧壁23、第四侧壁24、第一挡板25以及第二挡板26。其中,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侧壁21邻近第一进风端13设置。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相对设置,且连接在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之间。其中,第一侧壁21和主出风壳10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210。第二侧壁22和主出风壳20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第二风道220。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第三侧壁23以及第四侧壁24形成第三风道230。
30.第一挡板25和第二挡板26例如连接第二侧面12,且位于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之间。其中,第一挡板25与第三侧壁23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100。第二挡板26与第四侧壁24之间形成第二出风口200。第一出风口100连通第一风道210,第二出风口200连通第二风道220。第三风道230贯穿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且连通第一出风口100和第二出风口200。第一出风口100以及第二出风口200吹出的风沿第三风道230从第一侧面11吹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100和第二出风口200吹出的风例如平行。此外,第一侧面11上例如设置有第三出风口300以及第四出风口400。第三出风口300和第四出风口400相对设置。其中,第三出风口300位于第一侧面11邻近第一侧壁21的一端,第四出风口400位于第一侧面11邻近第二侧壁22的一端。第三出风口300以及所述第四出风口400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10和所述第二风道220。换言之,第三出风口300连通第一风道210以及第二风道300,第四出风口300连通第一风道210以及第二风道300。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或安装时,第一侧面11为无叶风扇朝向用户的一侧。
31.由此可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沿第三风道230向第一侧面11吹风的第一出风口100和第二出风口200以及直接从第一侧面11出风的第三出风口300以及第四出风口400,增加了出风面积以及出风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仅设计后置出风口而造成出风面积小以及出风距离不够等问题,此外,第三出风口300和第四出风口400还能携带后置出风的第一出风口100以及第二出风口200的风量向前吹出,起到二次加速的作用,吹风更加强劲且吹得更远。
32.进一步地,第三侧壁23例如包括第一下边缘231,第一下边缘231为第三侧壁23的末端邻近第一挡板25的一个侧面。第一挡板25例如包括第一上边缘251,第一上边缘251为第一挡板25的末端邻近第三侧壁23的一个侧面。第一下边缘231以及第一上边缘251间隔形成了第一出风口100。由此可知,第一出风口100为直条状出风口。对应地,第四侧壁24例如包括第二上边缘241,第二上边缘241为第四侧壁24的末端邻近第二挡板26的一个侧面。第二挡板26例如包括第二下边缘261,第二下边缘261为第二挡板26的末端邻近第四侧壁24的一个侧面。第二下边缘261以及第二上边缘241间隔形成了第二出风口200,同样地,第二出风口200为直条状出风口。
33.其中,第一上边缘251例如为弧形面,且朝第三侧壁23方向内凹。第二下边缘261例如也为弧形面,且朝第四侧壁24方向内凹。由于科恩达效应,即流体(水流或气流)有偏离原本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就会顺着该物体表面流动。由此可知,第一出风口100能将第一风道210导入的风沿第一上边缘251导出,即第一出风口100将沿着第三侧壁23向第一侧面11方向出风。同样的,第二出风口200能将第二风道220导入的风沿第二下边缘261导出,即第二出风口200将沿着第四侧壁24向第一侧面11方向出风。而由于第一上边缘251以及第二下边缘261分别朝其邻近的一个侧壁方向内凹,因此第一出风
口100以及第二出风口200导出的风彼此不干扰,提升用户的风体感。
34.进一步地,第一下边缘231以及第二上边缘241例如也为弧形面。其中,第一下边缘231平行于第一上边缘251。第二上边缘241平行于第二下边缘261,从而使得第一出风口100和第二出风口200等宽设置(参见图2),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两出风口的科恩达效应,增大风力。
35.进一步地,由图3可知,第三风道230为喇叭形风道。具体地,第三侧壁23与第四侧壁24之间的间距为d。可以看出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之间的d沿从第一侧面11向第二侧面12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换言之,d为沿第一出风口100或第二出风口200的出风方向逐渐增大,由此增强了第一出风口100以及第二出风口200出风后在喇叭形穿透风道即第三风道230表面的附壁趋势,使科恩达效应增强,从而增大倍增风量以及扩风面积。
3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例如为圆弧形侧壁,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第三侧壁23、第四侧壁24、第一挡板25以及第二挡板26例如形成了穿透风道即第三风道230。如图2所示,穿透风道位于主出风口壳10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侧面11的第三出风口300和第四出风口例如为圆弧形出风口,其均连通第一风道210以及第二风道220,能加经第一风道210以及第二风道220加速后吹出。具体地,第三出风口300例如包括第一弧形风口段310、第一直风口段320以及第二直风口段。其中,第一弧形风口段310位于第一侧面11邻近第一侧壁21的一端,其平行于第一侧壁21出风。第一直风口段320和第二直风口段330分别连接在第一弧形出风口两端,且平行第一出风口100出风。可以看出,第一直风口段320和第二直风口段330还延伸至第三侧壁23的上方即第三侧壁23远离第四侧壁24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出风口300和第一出风口100在同一侧壁例如为第三侧壁23的垂直投影有部分重合。
37.对应地,第四出风口400例如包括第二弧形风口段410、第三直风口段420以及第四直风口段430。其中,第二弧形风口段410位于第二侧壁22的一端,且平行于第二侧壁22出风。第三直风口段420和第四直风口段430分别连接在第二弧形风口段410的两端,且平行第一出风口100出风。第三直风口段320和第四直风口段还延伸至第四侧壁24的下方即第四侧壁24远离第三侧壁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出风口300和第二出风口100在同一侧壁例如为第四侧壁24的垂直投影有部分重合。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出风口100、第二出风口200、第三出风口300以及第四出风口400的总出风面积大于圆环形出风筒的圆环面积,换句话说,四个出风口的总周长大于风道230在第一侧面11的总周长。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叶风扇增加了出风面积,提高了无叶风扇的扩风效果。
38.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100与第二出风口200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三出风口300与第四出风口的面积之和。第一出风口100和第二出风口200为主出风口,其出风强劲。进一步地,其能配合喇叭形穿透风道即第三风道230产生科恩达效应,实现风量倍增。而第三出风口300和第四出风口400为辅助风口,可增大风扇的吹风面积,即增大风扇吹风(扩风)范围。
3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风机壳30例如包括第三侧面34以及第四侧面35。第三侧面34与第一侧面11位于第一风机壳30的同侧,第四侧面35与第二侧面12也位于第一风机壳30的同侧。第一风机33例如为离心风机又称为涡轮风机,其可以双侧进风,并将双侧进风口导入的风加速后沿其扇叶圆周方向出风。具体地,第一进风口31例如包括两个侧进风口311,两个侧进风口311例如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三侧面34和第四侧面35之间。第一风机
33例如连接在第三侧侧面34和第四侧面25之间,从而其两侧能对应两个侧进风口311。进一步地,第一风机壳30例如还包括端部进风口32。端部进风口32位于第一风机壳30远离第一进风端13的一侧。即端部进风口32位于第三侧面34和第四侧面25的一端。端部进风口32能增大第一风机壳30与外部的空气流通。
40.进一步地,无叶风扇例如还包括挡风罩40。挡风罩40例如位于第一风机壳30远离第一进风端13的一侧,且挡风罩40上例如还设置有多个导流叶片41,从而能防止杂物进入第一风机壳30以影响第一风机33的转动。
41.可以理解的是,无叶风扇例如还包括第二风机壳50以及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壳50与第一风机壳30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主出风壳10的两端,从而能增大无叶风扇的风量。具体地,主出风壳10上例如设置有第二进风端15。第二进风端15位于导风筒20远离第一进风端13的一侧。第二风机壳50连接于第二进风端15。第二风机壳50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1。第二风机(未示出)设置在第一风机壳50中,从而能将第二进风口51导入的风加速后由第二进风端15吹入第一风道210以及第二风道220之中。第二风道壳50的内部结构参照第一风道壳30,有利于批量化、模块化的生产。
42.更进一步地,第一风道210内设置有第一风道隔板230,第二风道220内设置有第二风道隔板240。第一风道隔板240和第二风道隔板250能将第第一风机33和第二风机吹出的气流互不干扰,且双风机出风达到更大风力的效果。具体地,第一风道隔板240分别连接导风筒20和主出风壳10,其将第一风道210分隔为第一子风道211和第二子风道212。其中第一子风道211与第一进风端13连通,第二子风道212与第二进风端15连通。对应地,第二风道隔板250分别连接导风筒20和主出风壳10,其将第二风道220分隔成第三子风道221以及第四子风道222。其中,第三子风道221和第一进风端13连通,第四子风道222和第二进风端15连通。
43.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沿第三风道向第一侧面吹风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直接从第一侧面出风的第三出风口以及第四出风口,增加了出风面积以及出风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仅设计后置出风口而造成出风面积小以及出风距离不够等问题,此外,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还能携带后置出风的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风量向前吹出,起到二次加速的作用,吹风更加强劲且吹得更远。通过设计形成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上下边缘为弧形面,使得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出的风彼此不干扰,提升用户的风体感。通过设计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间距沿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增加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倍增风量以及扩风面积。此外,设计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往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内吹风,达到了更大风力的效果。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