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0217发布日期:2022-09-21 02:5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泵,特别是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


背景技术:

2.增压泵是一种用于增压的泵,可有效增加水流压力,便于水流的输送,传统的增压泵使用时,增压泵的泵体内充满水,随着增压泵的电机启动,电机的电机轴则会带动位于泵体内的单独叶轮进行旋转,而旋转的叶轮则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对水流进行增压,最终使增压的水流从增压泵的出水接头流出,以供使用,与此同时,泵体内产生吸力,通过增压泵的进水接头进行吸水。
3.传统增压泵运行时,电机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噪音,而噪音的存在则会严重影响到使用人员的生活环境,使用人员长期处于噪音状态下,更会造成身体上的损害,而一些增压泵为了实现增压泵的高扬程,则会使用大功率的电机驱动叶轮对泵体内的水流增压,而大功率的电机产生的噪音则更大,更易危害到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它能够在实现高扬程的同时起到屏蔽噪音的功能,实现静音效果。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包括电机壳以及设于电机壳内的电机轴,电机壳上侧内壁中心设有与电机轴上端相匹配的轴孔,电机壳下表面设有泵体,电机轴下端向下穿出至电机壳外并穿入至泵体内,电机壳内壁设有呈环形的定子,电机轴外设有位于定子内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叶轮,叶轮位于泵体内;所述电机壳外套有一呈管状的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上端端口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前端盖;所述屏蔽外壳下端端口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屏蔽外壳以及后端盖围合形成一屏蔽腔,电机壳与泵体皆位于屏蔽腔内;所述泵体上端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屏蔽腔通过通水孔与泵体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后端盖下侧外壁中心设有与屏蔽腔相贯通的进水接头;所述后端盖外周面一侧设有与屏蔽腔相贯通的后出水接头。
7.所述后端盖下侧内壁中心设有一后定位环,后定位环将进水接头上端端口围合在内;所述后定位环内孔上端孔口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后定位槽;所述泵体下表面设有一与后定位槽相匹配的后定位部;所述后定位部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泵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接头依次通过后定位环内孔、进水口与泵体内部空间相贯通。
8.所述前端盖上侧内壁设有一前定位环;所述前端盖上侧外壁中心设有一与前定位环相贯通的前出水接头;所述前定位环内孔下端孔口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前定位槽;所述电机壳上表面设有一与前定位槽相匹配的前定位部;所述前定位环右侧设有一缺口;所述前定位环内孔通过缺口与屏蔽腔相贯通。
9.所述转子外套有一不锈钢套;所述不锈钢套上端端口焊接有一前不锈钢盖;所述不锈钢套下端端口焊接有一后不锈钢盖;所述转子被不锈钢套、前不锈钢盖以及后不锈钢盖围合在内;所述前不锈钢盖中心设有与电机轴相匹配的前密封孔;所述后不锈钢盖中心设有与电机轴相匹配的后密封孔。
10.所述前端盖下端口内边沿向下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上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前密封部;所述后端盖上端口内边沿向上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下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后密封部。
11.所述前端盖上侧内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前螺孔;所述前螺孔内螺接有一固定螺杆;所述后端盖下侧外壁设有若干与固定螺杆同轴的限位孔;所述后端盖下侧内壁设有若干与限位孔相贯通的连接孔,连接孔直径小于限位孔直径;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与其孔底相贴合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上表面中心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面中心设有后螺孔,固定螺杆下端向下穿入至后端盖内并螺接于后螺孔内。
12.所述前密封部外壁、后密封部外壁以及限位头外壁皆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屏蔽多级增压泵可通过多个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叶轮同步对泵体内的水流进行增压,在不采用大功率电机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有效提高水流的增压效果,实现高扬程,有效避免采用大功率电机导致增压泵运行时噪音更大的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叶轮输送的水流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充满于屏蔽腔内,将屏蔽腔内的空气完全挤出至外界,使屏蔽腔形成一个真空环境,而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传递,从而将电机壳内的噪音以及泵体内的噪音屏蔽在屏蔽外壳内,使噪音无法传递至外界,起到静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屏蔽多级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17.图3是图1的b部的放大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屏蔽多级增压泵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多级增压泵,包括电机壳1以及设于电机壳1内的电机轴2,电机壳1上侧内壁中心设有与电机轴2上端相匹配的轴孔3,电机壳1下表面设有泵体4,电机轴2下端向下穿出至电机壳1外并穿入至泵体4内,电机壳1内壁设有呈环形的定子5,电机轴2外设有位于定子5内的转子6,所述电机轴2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叶轮7,叶轮7位于泵体4内;所述电机壳1外套有一呈管状的屏蔽外壳8;所述屏蔽外壳8上端端口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前端盖9;所述屏蔽外壳8下端端口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后端盖10;所述前端盖9、屏蔽外壳8以及后端盖10围合形成一屏蔽腔11,电机壳1与泵体4皆位于屏蔽腔11内;所述泵体4上端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12,屏蔽腔
11通过通水孔12与泵体4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后端盖10下侧外壁中心设有与屏蔽腔11相贯通的进水接头13;所述后端盖10外周面一侧设有与屏蔽腔11相贯通的后出水接头14。
22.所述后端盖10下侧内壁中心设有一后定位环15,后定位环15将进水接头13上端端口围合在内;所述后定位环15内孔上端孔口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后定位槽16;所述泵体4下表面设有一与后定位槽16相匹配的后定位部17;所述后定位部17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泵体4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进水口18;所述进水接头13依次通过后定位环15内孔、进水口18与泵体4内部空间相贯通。
23.所述前端盖9上侧内壁设有一前定位环19;所述前端盖9上侧外壁中心设有一与前定位环19相贯通的前出水接头20;所述前定位环19内孔下端孔口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前定位槽21;所述电机壳1上表面设有一与前定位槽21相匹配的前定位部22;所述前定位环19右侧设有一缺口23;所述前定位环19内孔通过缺口23与屏蔽腔11相贯通。
24.所述转子6外套有一不锈钢套24;所述不锈钢套24上端端口焊接有一前不锈钢盖25;所述不锈钢套24下端端口焊接有一后不锈钢盖26;所述转子6被不锈钢套24、前不锈钢盖25以及后不锈钢盖26围合在内;所述前不锈钢盖25中心设有与电机轴2相匹配的前密封孔27;所述后不锈钢盖26中心设有与电机轴2相匹配的后密封孔28。
25.所述前端盖9下端口内边沿向下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8上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前密封部29;所述后端盖10上端口内边沿向上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8下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后密封部30。
26.所述前端盖9上侧内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前螺孔31;所述前螺孔31内螺接有一固定螺杆32;所述后端盖10下侧外壁设有若干与固定螺杆32同轴的限位孔33;所述后端盖10下侧内壁设有若干与限位孔33相贯通的连接孔34,连接孔34直径小于限位孔33直径;所述限位孔33内设有与其孔底相贴合的限位头35;所述限位头35上表面中心设有与连接孔34相匹配的连接柱36;所述连接柱36上端面中心设有后螺孔37,固定螺杆32下端向下穿入至后端盖10内并螺接于后螺孔37内。
27.所述前密封部29外壁、后密封部30外壁以及限位头35外壁皆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38。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9.在使用增压泵前,外界的水流则会通过进水接头13进入至后定位环15内,然后再通过进水口18进入至泵体4内,最终充满整个泵体4,当增压泵启动时,电机轴2则会发生旋转,此时电机轴2带动至少两个叶轮7同时进行旋转,当多个叶轮7同步旋转时,多个叶轮7则会同步带动泵体4内的水流进行流动并进行增压,从而使泵体4内的水流压力远大于单独叶轮对其进行增压的压力,与此同时,多个叶轮呈纵向均匀分布,多个叶轮的层层增压能够有效实现高扬程,而本实用新型的泵体呈管状,本实用新型的泵体4内径远小于传统泵体的内径,因此当泵体4内的水流在叶轮作用下以泵体4轴心为中心做圆周运动时,本实用新型的泵体4内的线速度远低于传统泵体内的线速度,从而有效降低噪音。
30.随着叶轮7带动泵体4内的水流进行流动,泵体4内的水流则会在压力作用下通过通水孔12进入至屏蔽腔11内,最终充满整个屏蔽腔11,此时电机壳1与泵体4皆被包裹在水内,而随着外界水流被不断吸入至泵体4内,后续水流则会不断涌入至屏蔽腔11内,屏蔽腔11内的水流则会通过后出水接头14输送至与其相连接的管路内,以供使用,而在屏蔽腔11
往后出水接头14输水时,屏蔽腔11内始终保持充满水流的状态,此刻屏蔽腔11内的水流则会形成一道屏蔽,将电机壳1与泵体4完全隔绝在内,当电机运行时电机壳1内产生噪音以及多个叶轮7旋转产生噪音时,皆会受到屏蔽腔11内的水流的屏蔽,水流的存在使屏蔽腔11内的气体全部被挤出至外界,此时屏蔽腔11如同一个真空环境,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递,从而有效将电机壳1内的噪音以及泵体内的噪音屏蔽在屏蔽外壳内,即使水流中含有空气,但水流中的空气含量极为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1.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多个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叶轮7同步对泵体4内的水流进行增压,在不采用大功率电机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有效提高水流的增压效果,实现高扬程,有效避免采用大功率电机导致增压泵运行时噪音更大的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叶轮7输送的水流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充满于屏蔽腔11内,将屏蔽腔11内的空气完全挤出至外界,使屏蔽腔11形成一个真空环境,而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传递,从而将电机壳1内的噪音以及泵体4内的噪音屏蔽在屏蔽外壳8内,使噪音无法传递至外界,起到静音的效果。
32.前端盖9上侧内壁设有一前定位环19,前端盖9上侧外壁中心设有一与前定位环19相贯通的前出水接头20,前定位环19内孔下端孔口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前定位槽21,电机壳1上表面设有一与前定位槽21相匹配的前定位部22,前定位环19右侧设有一缺口23,前定位环19内孔通过缺口23与屏蔽腔11相贯通,在后续水流源源不断进入至屏蔽腔11内的情况下,一部分水流通过后出水接头14排出,另一部分水流则依次通过缺口23、前定位环19内孔以及前出水接头20流入至与前出水接头20相连接的管路中,以供使用,前出水接头20的存在能够有效增加增压泵的出水位置,使增压泵能够同时从两处出水位置进行出水,无需采用两个增压泵,便能够将水流输送至不同的两个地方,有效降低增压成本。
33.转子6外套有不锈钢套24,不锈钢套24上端端口焊接有前不锈钢盖25,不锈钢套24下端端口焊接有后不锈钢盖26,转子6被不锈钢套24、前不锈钢盖25以及后不锈钢盖26围合在内,使转子6被完全保护在内,最大程度上避免转子6受到侵蚀的情况,同时在转子6被完全保护在内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弱化干扰磁场,提高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34.前端盖9下端口内边沿向下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8上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前密封部29,后端盖10上端口内边沿向上延伸出一与屏蔽外壳8下端端口内壁相贴合的后密封部30,前密封部29的存在能够保证前端盖9与屏蔽外壳8上端端口之间的密封性,后密封部30的存在能够保证后端盖10与屏蔽外壳8下端端口之间的密封性。
35.前端盖9上侧内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前螺孔31,前螺孔31内螺接有一固定螺杆32,后端盖10下侧外壁设有若干与固定螺杆32同轴的限位孔33,后端盖10下侧内壁设有若干与限位孔33相贯通的连接孔34,连接孔34直径小于限位孔33直径,限位孔33内设有与其孔底相贴合的限位头35,限位头35上表面中心设有与连接孔34相匹配的连接柱36,连接柱36上端面中心设有后螺孔37,固定螺杆32下端向下穿入至后端盖10内并螺接于后螺孔37内,这种固定方式便于前端盖9、后端盖10与屏蔽外壳8之间的拆装,利于屏蔽腔11内的部件的更换与维修。
36.前密封部29外壁、后密封部30外壁以及限位头35外壁皆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38,密封槽38内可设置与其相匹配的o型圈或者密封圈,从而有效进一步提高前密封部29外壁与屏蔽外壳8上端端口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后密封部30外壁与屏蔽外壳8下端端口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以及限位头35外周面与限位孔3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