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8816发布日期:2022-11-15 21:2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风机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风机产品的结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风机的结构形式、性能、可靠性等均应考虑在设计过程中。传统风机结构,风机转子下沿与风机壳体之间间隙无遮挡,导致风机运转时容易吸入杂质,大一些的杂质会导致出现杂质碰撞的噪音,长期累积杂质会导致风机堵转,造成风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主要解决风机转子与风机壳体之间间隙无遮挡导致的机损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包括风机外壳,由依次固定在转子轮毂内侧的转子套、磁条以及转子轴组成的转子,设置在转子轮毂外侧的扇叶,轴套,固定在轴套外侧的定子,轴承,电路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转子轮毂的径向内侧与转子套之间留有空腔;所述风机外壳的中心部位设有与转子轮毂对应设置的圆形壳体,该圆形壳体的上部边缘设有环形凸起的壳体围挡;在转子轮毂下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壳体围挡相对应的轮毂凹口;在壳体围挡与轮毂凹口之间留有缝隙;在圆形壳体中心部位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壳体圆孔;在圆形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圆孔相对应的后端盖;所述轴套与圆形壳体的中部连接固定;后端盖通过螺钉与轴套连接固定;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圆形壳体的内侧。
4.在壳体围挡上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的防止电路板径向移动的限位凹口。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壳体与转子轮毂之间的凹凸互补结构,在阻挡外界杂物的同时互不干涉;通过转子轮毂径向内侧与转子套之间留有空腔的结构,在减小了转子套的内部空间的同时减小其内部磁条以及定子的体积,实现了减重的目的,使风机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简图;
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简图。
8.图中主件序号说明:1、风机外壳;2、圆形壳体;201、壳体围挡;202、限位凹口;4、转子轮毂;401、轮毂凹口;5、转子套;6;转子轴;7,扇叶;8、定子;9、磁条;10、轴套;11、后端盖;12、电路板。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结合图1-2,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11.实施例
12.该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包括风机外壳1,由依次固定在转子轮毂4内侧的转子套5、磁条9以及转子轴6组成的转子,与转子轴6固定连接的轴承,设置在转子轮毂外侧的扇叶7,轴套10,固定在轴套外侧的定子8电路板12,其中:转子轮毂4的径向内侧与转子套5之间留有空腔,在满足产品外形要求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因为转子轮毂4内部的空间有限,在增加的空腔的同时,转子套5内部的空间就会随之减小,在转子套5内部的磁条9和定子8的体积也随之减小,转子所承载的重量就越小,风机的稳定性就越好;风机外壳1的中心部位设有与转子轮毂4对应设置的圆形壳体2,该圆形壳体2的上部边缘设有环形凸起的壳体围挡201;在转子轮毂4下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壳体围挡201相对应的轮毂凹口401;在壳体围挡201与轮毂凹口401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主要防止转子轮毂4在旋转时与圆形壳体2发生干涉;在圆形壳体2中心部位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壳体圆孔,该壳体圆孔主要用于后期维护;在圆形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圆孔相对应的后端盖11;轴套10与圆形壳体2的中部连接固定;后端盖11通过螺钉与轴套10连接固定;该轴套1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止转子轴6轴及轴承轴向移动的卡圈;电路板12设置在圆形壳体2的内侧;在壳体围挡201上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的防止电路板12径向移动的限位凹口202,电路板12通过粘胶与限位凹口202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包括风机外壳(1),由依次固定在转子轮毂(4)内侧的转子套(5)、磁条(9)以及转子轴(6)组成的转子,设置在转子轮毂外侧的扇叶(7),轴套(10),固定在轴套(10)外侧的定子(8),电路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轮毂(4)的径向内侧与转子套(5)之间留有空腔;所述风机外壳(1)的中心部位设有与转子轮毂(4)对应设置的圆形壳体(2),该圆形壳体(2)的上部边缘设有环形凸起的壳体围挡(201);在转子轮毂(4)下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壳体围挡(201)相对应的轮毂凹口(401);在壳体围挡(201)与轮毂凹口(401)之间留有缝隙;在圆形壳体(2)中心部位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壳体圆孔;在圆形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圆孔相对应的后端盖(11);所述轴套(10)与圆形壳体(2)的中部连接固定;后端盖(11)通过螺钉与轴套(10)连接固定;所述电路板(12)设置在圆形壳体(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围挡(201)上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的防止电路板(12)径向移动的限位凹口(2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杂质进入转子内的稳定风机结构,包括风机外壳,由依次固定在转子轮毂内侧的转子套、磁条,及转子轴组成的转子,设置在转子轮毂外侧的扇叶,轴套,定子,轴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转子轮毂的径向内侧与转子套之间留有空腔;所述风机外壳的中心部位设有与转子轮毂对应设置的圆形壳体,该圆形壳体的上部边缘设有环形凸起的壳体围档;在转子轮毂下端边缘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壳体围挡相对应的轮毂凹口;在壳体围挡与轮毂凹口之间留有缝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的壳体围档防止了杂质进入转子轮毂中,通过缩小转子套的内直径来减小定子以及磁条的体积,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使风机运行更加稳定。使风机运行更加稳定。使风机运行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任闯 杨德才 范正鑫 乔春雨 唐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