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4953发布日期:2022-12-02 22:0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负压转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


背景技术:

2.液体负压转移,也就是相当于连通器原理,在重力加速度不等于零且其相对于连通器内的各个部分的值都相等的情况下,向连通器内注入同一种密度均匀的液体,当液体相对于连通器静止时,连通器的各个容器内的液面保持相平,也就是装置的压强都是一致的,一般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故我们重新设计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
3.传统的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4.1、在低处出水口添加一个低压环境(口吸,抽真空等),存在不卫生或不便捷的缺陷。
5.2、在高处进水口添加一个高压环境(增加液面高度、压力泵等),在使用连通器导流的场景处,一般不能增加液面高度,如酒坛、鱼缸等,连通器的最高点往往高于容器的最高水位;而压力泵存在不便捷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液体负压转移设备,解决了在低处出水口添加一个低压环境(口吸,抽真空等),存在不卫生或不便捷的缺陷;在高处进水口添加一个高压环境(增加液面高度、压力泵等),在使用连通器导流的场景处,一般不能增加液面高度,如酒坛、鱼缸等,连通器的最高点往往高于容器的最高水位;而压力泵存在不便捷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包括负压转移筒柱,液体承载皿,所述负压转移筒柱一侧的底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负压转移筒柱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连通有连接软管,所述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表面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销槽,所述插销槽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插销棒,所述插销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使用把手。
8.优选的,所述插销槽和所述插销棒的连接关系为活动卡接。
9.优选的,所述负压转移筒柱的长度小于所述活塞杆的整体长度。
10.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按压盘,所述活塞按压盘底端的表面开设有手部辅助槽。
11.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连通有控制水阀,所述控制水阀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水阀盘。
12.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位于所述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负压转移设备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液体负压转移设备,通过负压转移筒柱,液体承载皿,进水管,出水管,连接软管,活塞杆,插销槽,插销棒,连接杆和使用把手相配合,起到了利用调节活塞杆的位置,将负压转移筒柱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将进水管连接一定长度的连接软管伸入液体承载皿内部的液体,移动活塞杆将液体吸入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此时的出水管处于封闭状态,将活塞杆提升到最顶端,直到插销槽从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漏出,利用插销棒及时的插入插销槽的内部,对活塞杆进行固定,此时打开出水管上的控制水阀,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转移筒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负压转移筒柱;2、液体承载皿;3、进水管;4、出水管;5、连接软管;6、活塞杆;7、插销槽;8、插销棒;9、连接杆;10、使用把手;11、活塞按压盘;12、手部辅助槽;13、控制水阀;14、旋转轴;15、水阀盘;16、活塞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包括负压转移筒柱1,液体承载皿2,负压转移筒柱1一侧的底端连通有进水管3,负压转移筒柱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一侧连通有连接软管5,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活塞杆6,活塞杆6表面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销槽7,插销槽7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插销棒8,插销棒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使用把手10,插销槽7和插销棒8的连接关系为活动卡接,负压转移筒柱1的长度小于活塞杆6的整体长度,活塞杆6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按压盘11,活塞按压盘11底端的表面开设有手部辅助槽12,出水管4的一侧连通有控制水阀13,控制水阀13包括旋转轴14,旋转轴14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水阀盘15,活塞杆6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盘16,活塞盘16位于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
23.在实施方案中,通过负压转移筒柱1,液体承载皿2,进水管3,出水管4,连接软管5,活塞杆6,插销槽7,插销棒8,连接杆9和使用把手10相配合,起到了利用调节活塞杆6的位置,将负压转移筒柱1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将进水管3连接一定长度的连接软管5伸入液体承载皿2内部的液体,移动活塞杆6将液体吸入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此时的出水管4处于封闭状态,将活塞杆6提升到最顶端,直到插销槽7从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漏出,利用插销棒8及时的插入插销槽7的内部,对活塞杆6进行固定,此时打开出水管4上的控制水阀13,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
24.工作原理:
25.利用调节活塞杆6的位置,将负压转移筒柱1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将进水管3伸入液体承载皿2内部的液体,移动活塞杆6将液体吸入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此时的出水管4处于封闭状态,将活塞杆6提升到最顶端,直到插销槽7从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漏出,利用插销棒8及时的插入插销槽7的内部,对活塞杆6进行固定,避免液体重力对活塞向下做工,活塞下降至出水管4处,会出现关闭连通器的现象,此时打开出水管4上的控制水阀13,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其中,负压转移筒柱1内部的实际面积大于液体承载皿2内部液体整体的体积,即可实现负压转移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包括负压转移筒柱(1),液体承载皿(2),所述负压转移筒柱(1)一侧的底端连通有进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转移筒柱(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侧连通有连接软管(5),所述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表面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销槽(7),所述插销槽(7)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插销棒(8),所述插销棒(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使用把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槽(7)和所述插销棒(8)的连接关系为活动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转移筒柱(1)的长度小于所述活塞杆(6)的整体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按压盘(11),所述活塞按压盘(11)底端的表面开设有手部辅助槽(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的一侧连通有控制水阀(13),所述控制水阀(13)包括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水阀盘(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盘(16),所述活塞盘(16)位于所述负压转移筒柱(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负压转移设备,涉及液体负压转移技术领域,包括负压转移筒柱,液体承载皿。本实用新型提供液体负压转移设备,通过负压转移筒柱,液体承载皿,进水管,出水管,连接软管,活塞杆,插销槽,插销棒,连接杆和使用把手相配合,起到了利用调节活塞杆的位置,将负压转移筒柱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将进水管连接一定长度的连接软管伸入液体承载皿内部的液体,移动活塞杆将液体吸入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此时的出水管处于封闭状态,将活塞杆提升到最顶端,直到插销槽从负压转移筒柱的内部漏出,利用插销棒及时的插入插销槽的内部,对活塞杆进行固定,此时打开出水管上的控制水阀,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完成液体的转移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晓南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