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8731发布日期:2022-12-24 04: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锤消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2.隔膜泵在工作时,会对管路产生水锤效应,如果不对水锤进行消除,会造成供水管路、管路连接头等部位断裂漏液。
3.传统的水锤装置,由于体积过大而导致适用范围下,而体积较小的水锤消除装置,其消除水锤的能力有限,并不能符合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水锤装置,由于体积过大而导致适用范围下,而体积较小的水锤消除装置,其消除水锤的能力有限,并不能符合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安装在隔膜泵上,并与所述隔膜泵连通,还包括消除组件;所述消除组件包括外壳、气囊、活塞筒、活塞、连接杆、密封座和导向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的一侧,所述活塞筒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管道连通,且位于所述管道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气囊与所述活塞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筒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且与所述活塞筒连通,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筒内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的一侧,所述密封座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所述导向构件设置在所述管道上,并对所述密封座的移动进行导向。
6.其中,所述消除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筒抵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7.其中,所述消除组件还包括抵接座,所述抵接座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靠近所述密封座的一侧。
8.其中,所述密封座包括座体、安装板、密封垫和杆体,所述杆体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抵接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杆体靠近所述抵接座的一端;所述座体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抵接座的一侧,所述座体与所述抵接座配合;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抵接座抵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
9.其中,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导向座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靠近所述抵接座的一侧;所述导向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10.其中,所述导向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管道的一端。
11.其中,所述消除组件还包括防护筒,所述防护筒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靠近所述气囊的一侧,且套设在所述气囊上。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当所述管道内的流量在短时间突然变化时,管内压力剧增,这时管道内部的液体会挤压所述气囊以使气囊收缩,进而带动所述活塞向上移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密封座向上移动,使所述密封座与所述管道分离,这时管道内部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外壳,进而减小所述管道内部的压力,从而实现消除隔膜泵工作时对管路产生的水锤效应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2的a处放大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2的b处放大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密封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泄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1-管道、102-隔膜泵、103-消除组件、104-外壳、105-气囊、106-活塞筒、107-活塞、108-连接杆、109-密封座、110-导向构件、111-弹簧、112-抵接座、113-座体、114-安装板、115-密封垫、116-杆体、117-导向座、118-导向杆、119-限位块、201-防护筒、301-泄压构件、302-水压表、30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第一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1是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处放大图,图5是密封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管道101和消除组件103,所述消除组件103包括外壳104、气囊105、活塞筒106、活塞107、连接杆108、密封座109、导向构件110、弹簧111和抵接座112,所述密封座109包括座体113、安装板114、密封垫115和杆体116,所述导向构件110包括导向座117、导向杆118和限位块119。
25.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管道101安装在隔膜泵102上,并与所述隔膜泵102连通。
26.其中,所述外壳104与所述管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101的一侧,所述活塞筒106与所述管道10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管道101连通,且位于所述管道101靠近所述外壳104的一侧,所述气囊105与所述活塞筒10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筒106靠近所述管
道101的一侧,且与所述活塞筒106连通,所述活塞107与所述活塞筒106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筒106内部,所述连接杆108与所述活塞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107的一侧,所述密封座109与所述连接杆10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108靠近所述管道101的一侧,所述导向构件110设置在所述管道101上,并对所述密封座109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气囊105、所述活塞筒106、所述活塞107和所述连接杆108各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密封座109的两侧,通过所述密封座109将所述外壳104和所述管道101进行分隔,使所述管道101内部的液体不会流至所述外壳104,当所述管道101内的流量在短时间突然变化时,管内压力剧增,这时管道101内部的液体会挤压所述气囊105,使所述气囊105收缩,进而使所述气囊105中的气体移动至所述活塞筒106中,通过气体的移动带动所述活塞107向上移动,所述活塞107带动所述连接杆108和所述密封座109向上移动,进而使所述密封座109与所述管道101分离,这时管道101内部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外壳104,进而减小所述管道101内部的压力,从而实现消除所述隔膜泵102工作时对管路产生的水锤效应的目的。
27.所述弹簧11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107抵接,所述弹簧11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筒106抵接,所述弹簧11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108上,通过所述弹簧111向所述活塞107施加力,使所述活塞107在所述管道101内压力正常的情况下能够复位,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杆108和所述密封座109复位。
28.同时,所述抵接座112与所述管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101靠近所述密封座109的一侧。
29.所述杆体116与所述连接杆10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108靠近所述抵接座112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14与所述杆体11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杆体116靠近所述抵接座112的一端;所述座体113与所述安装板11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114靠近所述抵接座112的一侧,所述座体113与所述抵接座112配合;所述密封垫115与所述安装板11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抵接座112抵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板114靠近所述座体113的一侧。
30.通过所述杆体116连接所述安装板114和所述连接杆108,所述密封垫115由橡胶制成,所述座体113为锥形,当所述管道101内压力正常时,所述弹簧111复位,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杆108和所述杆体116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安装板114、所述密封垫115和所述座体113向下移动,使所述座体113伸入所述抵接座112,这时所述密封垫115被所述抵接座112和所述安装板114夹持,通过所述密封垫115提升所述抵接座112和所述安装板114之前的密封性,防止管道101中的液体发生泄漏,流至所述外壳104中。
31.另外,所述导向杆118与所述管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101靠近所述抵接座112的一侧;所述导向座117与所述安装板11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118滑动连接,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18上,所述导向构件110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114的两侧,通过所述导向杆118限制所述导向座117的移动,使所述导向座117只能沿所述导向杆118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使所述安装板114只能沿所述导向杆118的方向进行移动,提升所述安装板114移动时的稳定程度。
32.所述限位块119与所述导向杆11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向杆118远离所述管道101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块119对所述导向座117的移动进行限位,进而对所述安装板114的移动进行限位,使所述安装板114只能移动至所述限位块119处,避免所述导向座117与所述导向杆118脱离。
33.使用本实施例的水厂隔膜泵水锤消除装置时,通过所述隔膜泵102的工作输送所述管道101内部的液体,当所述管道101内部压力增加,即发生水锤效应时,所述管道101内部的液体挤压所述气囊105,使所述气囊105收缩,进而使所述气囊105中的气体流向所述活塞筒106,并驱动所述活塞107向上移动,所述活塞107带动所述连接杆108、所述杆体116、所述安装板114、所述座体113和所述密封垫115向上移动,进而使所述管道101内部的液体能够流出所述外壳104,从而实现消除水锤的目的,当所述管道101内部压力恢复正常后,所述活塞107在所述弹簧111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所述密封座109重新将所述外壳104和所述管道101分隔,从而实现消除所述隔膜泵102工作时对所述管道101产生的水锤效应。
34.第二实施例:
35.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消除组件103还包括防护筒201。
3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筒201与所述管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管道101靠近所述气囊105的一侧,且套设在所述气囊105上,所述防护筒201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气囊105上,由于所述管道101内部的液体会进行流动,进而冲刷所述气囊105,为了避免由于液体的流动导致所述气囊105收缩,通过所述防护筒201对所述气囊105进行防护,使所述气囊105不会因为所述管道101内部液体的流动而收缩。
37.第三实施例:
38.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泄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消除组件103还包括泄压构件301,所述泄压构件301包括水压表302和电磁阀303。
39.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泄压构件301设置在所述外壳104上,并位于所述外壳104的一侧。
40.其中,所述水压表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04上,并位于所述外壳104的一侧;所述电磁阀303与所述外壳10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压表302电连接,且与所述外壳104连通,所述水压表302的型号为hc-ys100,通过所述水压表302检测所述外壳104内部的水压,当所述外壳104内部存储的液体较多时,所述水压表302的读数增加,通过所述水压表302与所述电磁阀303的电连接,在所述水压表302的读数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电磁阀303开启,使所述外壳104内部的水排出。
4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