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7779发布日期:2023-01-17 23:0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联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内运行的基建项目车辆,都需要带有密封盖装置,很多城市渣土车上路车箱必须加盖密封,防止环境污染。
3.目前,市场上加盖装置有两种:一是采用一套独立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单独的小液压油箱,电机带动泵通过电磁换向阀,带动液压顶盖密封开启和电动篷布密封装置。这种装置的主要问题:1、这种电动液压动力单元是采用汽车电瓶上的电源,动力单元工作时需要大电流,才能满足工作要求,频繁使用及缩短了电瓶使用寿命,也会造成产生火花,致使电路短路烧坏;2、制造成本高,单独的电机、泵、电磁阀,使用成本高。
4.二是采用双联泵做为动力,一联供车厢的举升油缸,供车厢的举升,另一联供顶盖。这种主要问题在于:1、双联泵为定量泵,排量一定,不可调节,只能通过汽车档位及油门的大小控制快慢,顶盖需要流量较小,现实操作不易控制,匹配性差;2、双联泵成本及故障率高;3、双联泵中的一个泵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个泵仍然进行空运转,会造成浪费能源和系统的温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包括阀体、流量控制阀、回油口、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控制流量阀、第一密封固定件、出油口,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外侧的回油口,所述阀体远离流量控制阀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控制流量阀,所述阀体的外壁位于控制流量阀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固定件,所述阀体的外壁位于第一密封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顶端外侧的顶盖。
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一侧均设置有四组密封丝堵。
8.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有进油口、油仓、举升安全阀、动活塞和控制油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顶端外侧的进油口,所述阀体的顶端位于进油口的一侧设置有油仓。
9.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阀体顶端外侧的举升安全阀,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外侧的动活塞,所述阀体的顶端位于举升安全阀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油道,所述控制油道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延伸至控制油道顶端的流动槽。
10.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有第二密封固定件、可调节流阀和流量控制杆,所述流量控制阀顶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固定件,所述第二密封固定件的内部套设有延伸至流量控制阀顶端外侧的可调节流阀,所述可调节流阀的顶端设置有流量控制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包括有第一安全阀,所述第一气缸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安全阀。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包括有第二安全阀和测压丝堵,所述第二气缸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测压丝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流量阀对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使顶盖的阀芯速度进行调节,设备通过使用本双联控制阀,使车厢能保证正常工作,通过顶盖的快慢实现调节,多余流量通过顶盖阀芯的调节回到油箱中,避免了采用多路阀方式多余流量通过溢流阀高压溢流,造成系统的发热,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节能、成本低,可实现手动、气动、电动控制。
15.2.操作人员通过操纵流量控制杆对流量控制杆底端的可调节流阀进行左移,可调节流阀对流量控制阀内部的液压油流量进行调整,液压油通过阀体的进油口进入出油口,即进入大箱油缸,对车辆大箱举升,使车辆大箱便于举升,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0.图中:1、阀体;101、进油口;102、油仓;103、举升安全阀;104、动活塞;105、控制油道;2、流量控制阀;201、第二密封固定件;202、可调节流阀;203、流量控制杆;3、回油口;4、第一气缸;401、第一安全阀;5、第二气缸;501、第二安全阀;502、测压丝堵;6、控制流量阀;7、第一密封固定件;8、出油口;9、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压力补偿的流量可调的双联控制阀,包括阀体1、流量控制阀2、回油口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控制流量阀6、第一密封固定件7、出油口8,所述阀体1的一侧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外侧的回油口3,所述阀体1远离流量控制阀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5,所述阀体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流量阀6,所述阀体1的外壁位于控制流量阀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固定件7,所述阀体1的外壁位于第一密封固定件7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8,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顶端外侧的顶盖9。
23.具体实施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口101进入油仓102的内部,液压油通过流量控制阀2
在控制油道105的内部进行流动,通过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进行被油压推动进行运动,使流量控制阀2内部的液压油进行流动,通过控制流量阀6对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使顶盖9的阀芯速度进行调节,通过使用本双联控制阀,车厢能保证正常工作,顶盖9的快慢实现了调节,多余流量通过阀芯的调节回到油箱中,避免了采用多路阀方式多余流量通过溢流阀高压溢流,造成系统的发热,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节能、成本低,可实现手动、气动、电动控制。
24.参阅图4可知,所述顶盖9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第一气缸4与第二气缸5的一侧均设置有四组密封丝堵。
25.具体实施时,阀芯的速度可通过控制流量阀6进行调节,阀芯的速度影响顶盖9速度的快慢,使顶盖9的快慢可通过阀芯和控制流量阀6进行调节,同时密封丝堵便于对第一气缸4与第二气缸5的内部保持密封。
26.参阅图1、2、3和4可知,所述阀体1包括有进油口101、油仓102、举升安全阀103、动活塞104和控制油道105,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顶端外侧的进油口101,所述阀体1的顶端位于进油口101的一侧设置有油仓102,所述阀体1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阀体1顶端外侧的举升安全阀103,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外侧的动活塞104,所述阀体1的顶端位于举升安全阀10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油道105,所述控制油道105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延伸至控制油道105顶端的流动槽。
27.具体实施时,通过进油口101便于液压油进入油仓102的内部,通过举升安全阀103对油仓102内部的液压油进行密封,通过油压控制阀体1内部的动活塞104进行有效的做功。
28.参阅图1、2和3可知,所述流量控制阀2包括有第二密封固定件201、可调节流阀202和流量控制杆203,所述流量控制阀2顶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固定件201,所述第二密封固定件201的内部套设有延伸至流量控制阀2顶端外侧的可调节流阀202,所述可调节流阀202的顶端设置有流量控制杆203,所述流量控制杆203顶端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29.具体实施时,可调节流阀202和流量控制杆203便于对流量控制阀2内部的液压油的流速进行操控,第二密封固定件201使可调节流阀202与流量控制阀2之间保持密封状态,使流量控制阀2内部的液压油不能产生泄露,通过操纵流量控制杆203底端的可调节流阀202进行左移,液压油通过阀体1的进油口101进入出油口8,即进入大箱油缸,车辆大箱举升。
30.参阅图1、2和4可知,所述第一气缸4包括有第一安全阀401,所述第一气缸4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安全阀401。
31.具体实施时,第一安全阀401对第一气缸4内部的油压进行控制,使油压的压力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延长第一气缸4的使用寿命。
32.参阅图1、2、3和4可知,所述第二气缸5包括有第二安全阀501和测压丝堵502,所述第二气缸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全阀501,所述第二气缸5的一侧设置有测压丝堵502。
33.具体实施时,第二安全阀501对第二气缸5内部的油压进行控制,使油压的压力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延长第二气缸5的使用寿命,测压丝堵502对第二气缸5内部的油压进行测试。
34.综上所述:液压油通过进油口101进入阀体1的内部,液压有通过控制流量阀6对第一气缸4与第二气缸5进行控制,通过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就可实现了控制自卸车车厢举
升和液压顶盖9的开启,简化了自卸车举升和顶盖9开启装置动力系统,使用安装方便、降低了成本。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