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1475发布日期:2023-02-14 17: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流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


背景技术:

2.回流泵回流泵是在潜水搅拌机生产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型产品,该泵为二级污水处理厂混合液回流、反硝化脱氮的专用设备,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的回流泵耦合结构能够提高污泥的流动速度,但污泥中往往掺杂颗粒较大的坚硬物体,容易破坏回流泵的内表层及其内侧扇叶结构,影响回流泵的使用,同时回流泵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振动产生噪音,现有的回流泵不便于对电机减震降噪,影响工作环境。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安装有用于对泵体稳固的稳固框,且稳固框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支脚,所述泵体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管耦合的法兰,且泵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减震组件,所述泵体的顶部贯穿至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用于过滤坚硬物体的滤网,所述电机减震组件包括有电机壳,且电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隔音的隔音棉,所述电机壳的内部固定有辅助条,且辅助条上安装有用于缓冲防护的弹簧柱,并且弹簧柱的末端固定有与主驱动电机贴合的阻块。
7.进一步,过滤组件还包括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上安装有传动结构,并且传动结构的另一作用端为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内端连接有作用于滤网的刮板,且从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清理滞留淤泥的清淤块。
8.进一步,泵体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条,且固定条通过轴承与从动轴连接。
9.进一步,电机壳内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阻块,且阻块的内侧为与主驱动电机外部轮廓相贴合的弧面设置。
10.进一步,刮板的内侧与滤网相贴合,且刮板的长度大小与滤网的作用区域半径大小相匹配。
11.进一步,清淤块为顺时针转动,且清淤块的主作用面为倾斜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回流泵耦合结构通过在泵体头端内设置有圆形滤网,能够过滤坚硬的固体杂质,对回流泵具有防护性,通过设置刮板和清淤块同步顺时针转动,使得滤网上的粘附物能够被刮除,配合清淤块的主作用面倾斜设置,能够将刮落的杂质推动并引导出泵体外,防止杂质在滤网上和滤网前堆积过多影响泵体的回流效果;
13.通过在设置电机壳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各设置一个阻块与主驱动电机贴合,使主驱动电机在震动时受到阻块的阻力,阻块同时受到弹簧柱的回弹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主驱动电机的震动幅度变小,配合电机壳内的隔音棉隔音,使主驱动电机工作时的噪音降
低,减轻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泵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泵体;2、稳固框;3、支脚;4、法兰;5、电机减震组件;501、电机壳;502、隔音棉;503、辅助条;504、弹簧柱;505、阻块;6、过滤组件;601、驱动轴;602、传动结构;603、从动轴;604、固定条;605、刮板;606、清淤块;607、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包括包括泵体1,泵体1上安装有用于对泵体1稳固的稳固框2,且稳固框2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支脚3,泵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管耦合的法兰4,且泵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减震组件5,电机减震组件5包括有电机壳501,且电机壳50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隔音的隔音棉502,电机壳501的内部固定有辅助条503,且辅助条503上安装有用于缓冲防护的弹簧柱504,并且弹簧柱504的末端固定有与主驱动电机贴合的阻块505,泵体1的顶部贯穿至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有用于过滤坚硬物体的滤网607,过滤组件6还包括有驱动轴601,且驱动轴601上安装有传动结构602,并且传动结构602的另一作用端为从动轴603,从动轴603的内端连接有作用于滤网607的刮板605,且从动轴60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清理滞留淤泥的清淤块606,泵体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条604,且固定条604通过轴承与从动轴603连接;
21.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将泵体1通过法兰4与目标连接管连接耦合,启动泵体1尾端的主驱动电机,对污泥进行回流作业,启动副驱动电机,驱动轴601转动,配合传动结构602带动从动轴603顺时针转动,从动轴603内端的刮板605刮除掉滤网607上的粘附物,清淤块606的倾斜作用面将滤网607外侧的堆积物推向泵体1外,实现对坚硬杂质的过滤和清理,防止堵塞;
22.主驱动电机受四个阻块505的阻力,并受到阻块505在弹簧柱504作用下的推力,震动幅度减小,配合隔音棉502,使主驱动电机作业时产生的噪音较小
23.其中如图2所示:刮板605的内侧与滤网607相贴合,且刮板605的长度大小与滤网607的作用区域半径大小相匹配;清淤块606为顺时针转动,且清淤块606的主作用为倾斜设置;
24.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轴603顺时针转动,刮板605和清淤块606同步转动,刮板
605对滤网607上的粘附物进行清理,掉落的颗粒物积聚在滤网607的外侧,由于清淤块606的作用面为倾斜设置,清淤块606转动时推动并引导杂质,将杂质推出泵体1外。
25.其中如图3所示:电机壳501内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个阻块505,且阻块505的内侧为与主驱动电机外部轮廓相贴合的弧面设置;
26.针对上述技术方案,阻块505在主驱动电机震动时对其产生阻力,并在弹簧柱504的作用下对主驱动电机产生推力,使主驱动电机的振动幅度减小,经隔音棉502的隔音作用,产生的噪音较小。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上安装有用于对泵体(1)稳固的稳固框(2),且稳固框(2)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支脚(3),所述泵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管耦合的法兰(4),且泵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减震组件(5),所述泵体(1)的顶部贯穿至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有用于过滤坚硬物体的滤网(607);所述电机减震组件(5)包括有电机壳(501),且电机壳(50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隔音的隔音棉(502),所述电机壳(501)的内部固定有辅助条(503),且辅助条(503)上安装有用于缓冲防护的弹簧柱(504),并且弹簧柱(504)的末端固定有与主驱动电机贴合的阻块(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还包括有驱动轴(601),且驱动轴(601)上安装有传动结构(602),并且传动结构(602)的另一作用端为从动轴(603),所述从动轴(603)的内端连接有作用于滤网(607)的刮板(605),且从动轴(60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清理滞留淤泥的清淤块(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条(604),且固定条(604)通过轴承与从动轴(60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501)内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阻块(505),且阻块(505)的内侧为与主驱动电机外部轮廓相贴合的弧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605)的内侧与滤网(607)相贴合,且刮板(605)的长度大小与滤网(607)的作用区域半径大小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块(606)为顺时针转动,且清淤块(606)的主作用面为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流泵耦合结构,涉及回流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泵体上安装有用于对泵体稳固的稳固框,且稳固框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支脚,泵体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管耦合的法兰,且泵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减震组件,泵体的顶部贯穿至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有用于过滤坚硬物体的滤网,电机减震组件包括有电机壳,且电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隔音的隔音棉,电机壳的内部固定有辅助条,且辅助条上安装有用于缓冲防护的弹簧柱。该回流泵耦合结构通过设置滤网对坚硬杂质的过滤并配合对杂质的清理,同时设置对主驱动电机的减震,具有防堵塞和降低噪音的优点。具有防堵塞和降低噪音的优点。具有防堵塞和降低噪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谢田江 许志伟 潘思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科蓝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3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