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的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4782发布日期:2023-08-04 02:4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耐高温的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1、如图3所示,常规油缸设计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的杆端安装刀架等工具,工具则直接接触高温产品。当无杆腔进油,推动活塞杆向左运动,推动产品动作,只是短时间接触,或所推产品温度不高,或温度稍高不超过120℃,油缸能正常使用,但是当活塞杆一直接触高温产品,且温度比较高,达200℃以上,且所推产品存在一定的侧向力,若通过油缸活塞杆伸出接触高温产品,由于热传递,活塞杆会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活塞杆的直线导向性能以及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油缸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液压油缸,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下使用,缸筒作为运动部件,减少热传递到缸筒,避免缸筒受热变形的情况出现,提高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前端和活塞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套,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于缸筒,并且固连在法兰上,所述缸筒的后端活动连接在底座内,所述底座和法兰之间通过拉杆固连,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油道a和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油道b,所述油道a或油道b进油以推动缸筒沿着底座和活塞杆往复移动,所述缸筒的后端具有与缸筒的无杆腔分隔的隔热腔。

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缸筒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所述前筒体和后筒体之间通过中间座焊接并相互分隔,所述活塞和活塞杆设置在前筒体内,所述隔热腔位于后筒体内,所述后筒体的后端用于安装外部工装。

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筒体的前端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拉杆上。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拉杆对应的连接吊耳,所述连接吊耳通过安装孔活动连接在拉杆上。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套螺纹连接在前筒体的前端,并且位于连接板内侧,所述前筒体带动第一导向套沿拉杆往复移动。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前缸筒的前端。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内壁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缸筒的外壁与第二导向套配合并沿着第二导向套前后移动。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前端通过螺母锁紧在法兰上,后端伸入底座内。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活塞之间以及活塞和前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组件。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通过螺母安装在活塞杆的后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将活塞杆通过法兰固定,缸筒相对活塞杆运动,缸筒的后端与外部高温产品,通过缸筒后端的隔热腔和无杆腔的液压油减少热传递,减少热量传递至缸筒前端,避免缸筒变形而影响缸筒或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能的问题出现。

13、本实用新型耐高温的液压油缸,缸筒通过前筒体、中间座和后筒体一体焊接,并且实现前筒体和后筒体的分隔,后筒体作为与外接接触部位,实现油缸动作部分和工作部位的分离,减少工作部分对动作部分的热传递。

14、本实用新型耐高温的液压油缸,法兰、底座和拉杆实现了活塞杆的相对固定以及缸筒的相对运动,缸筒通过连接板与拉杆配合实现了对缸筒的导向和防转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前端和活塞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于缸筒,并且固连在法兰上,所述缸筒的后端活动连接在底座内,所述底座和法兰之间通过拉杆固连,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油道a和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油道b,所述油道a或油道b进油以推动缸筒沿着底座和活塞杆往复移动,所述缸筒的后端具有与缸筒的无杆腔分隔的隔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所述前筒体和后筒体之间通过中间座焊接并相互分隔,所述活塞和活塞杆设置在前筒体内,所述隔热腔位于后筒体内,所述后筒体的后端用于安装外部工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筒体的前端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拉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拉杆对应的连接吊耳,所述连接吊耳通过安装孔活动连接在拉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螺纹连接在前筒体的前端,并且位于连接板内侧,所述前筒体带动第一导向套沿拉杆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前缸筒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壁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缸筒的外壁与第二导向套配合并沿着第二导向套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端通过螺母锁紧在法兰上,后端伸入底座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活塞之间以及活塞和前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通过螺母安装在活塞杆的后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前端和活塞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套,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于缸筒,并且固连在法兰上,所述缸筒的后端活动连接在底座内,所述底座和法兰之间通过拉杆固连,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油道A和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油道B,所述油道A或油道B进油以推动缸筒沿着底座和活塞杆往复移动,所述缸筒的后端具有与缸筒的无杆腔分隔的隔热腔。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耐高温的液压油缸,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下使用,将活塞杆固定,缸筒作为运动部件,减少热传递到活塞杆,避免活塞杆受热变形的情况出现,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享,周依晶,冯建军,叶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