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5799发布日期:2023-03-08 03:5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


背景技术:

2.尿素造粒塔尾气高效净化系统设置在造粒塔顶部出风口处,尿素造粒塔尾气高效净化系统的清洁室顶部设置有多个风机。在一台或多台风机已启动的情况下,会使其余未启动的风机口气流倒流导致分机倒转,这时候要让倒转的风机实现正常启动就很困难,首先需要在风机出口处人工加挡风盖,风机启动后,人工迅速再把挡风盖拿掉。该工作效率低,需要两人以上配合才能完成风机的正常启动。风机停用时,也需要人工加盖,以防止雨雪进入风机内部和风机的倒转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风机出口处需要人工加盖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其设置在尿素造粒塔顶部的尿素造粒塔尾气净化系统的出风口处,所述自动遮盖风机组包括遮挡件,遮挡件设置于尿素造粒塔尾气净化系统的风机的出风口处且用于遮挡出风口;遮挡件包括第一伞面、多个伞骨和伞杆,多个伞骨沿伞杆的周侧设置,各伞骨的一端与伞杆铰接,各伞骨的另一端搭接于风机的出风口的一端,第一伞面覆盖于多个伞骨上。
6.优选地,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安装于伞杆上,导向组件与伞骨连接,导向组件能够沿伞杆上下移动,以带动伞骨移动,改变伞骨与伞杆之间的夹角。
7.优选地,导向组件包括阻尼套管和导向杆,阻尼套管套设于伞杆上并位于伞杆与伞骨铰接端的上方,阻尼套管与伞杆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一端与伞骨铰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阻尼套管铰接;导向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向杆与多个伞骨一一对应,多个导向杆沿阻尼套管的周向设置。
8.优选地,伞杆上设置有限位块,多个伞骨沿限位块的周向设置并与限位块铰接,限位块位于阻尼套管的下方。
9.优选地,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第二伞面,第二伞面连接于多个伞骨与阻尼套管之间。
10.优选地,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遮挡件本体,遮挡件本体为中空套筒,遮挡件本体设置于出风口上方并与出风口连通,遮挡件设置于遮挡件本体的上方。
11.优选地,遮挡件本体具有第一端口和位于第一端口上方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出风口连通,第一端口还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为渐扩口。
12.优选地,第二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13.优选地,风机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本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与出风口连通,遮挡件
本体与风机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4.优选地,风机还包括电机和多个固定支架,电机设置于风道内,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出风口的相反方向设置,多个固定支架沿电机的周向均匀设置,各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各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风道的内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自动遮盖风机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自动遮盖风机组,通过在风机的出风口设置遮挡件以遮挡出风口。
17.2、本实用新型自动遮盖风机组中,遮挡件的伞骨的一端与伞杆铰接,伞骨的另一端搭接于风机的出风口的一端,多个伞骨上覆盖有第一伞面,通过控制风机的启动及停止,能够使第一伞面收缩或打开。
18.3、本实用新型自动遮盖风机组借助伞面与风机联动实现出风口的自动打开或遮挡,无需人工搬运挡风盖,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
19.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遮盖风机组与风机装配的示意图;
21.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遮盖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遮盖风机组在风机启动时的状态图;
23.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遮盖风机组的第一伞面及第二伞面完全收缩的状态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遮盖风机组中的固定支架的布设示意图。
25.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26.1、遮挡件;2、风机;3、第一伞面;4、伞骨;5、伞杆;6、阻尼套管;7、导向杆;8、限位块;9、第二伞面;10、遮挡件本体;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密封圈;14、风机本体;15、电机;16、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2.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33.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遮盖风机组,其设置在尿素造粒塔顶部的尿素造粒塔尾气净化系统的出风口处,所述自动遮盖风机组包括遮挡件1,遮挡件1设置于尿素造粒塔尾气净化系统的风机2的出风口处且用于遮挡出风口;遮挡件1包括第一伞面3、多个伞骨4和伞杆5,多个伞骨4沿伞杆5的周侧设置,各伞骨4的一端与伞杆5铰接,各伞骨4的另一端搭接于风机2的出风口的一端,第一伞面3覆盖于多个伞骨4上;当风机2启动的情况下,第一伞面3在风压作用下向靠近伞杆5的方向收缩,以敞开出风口;当风机2停机的情况下,第一伞面3在自重作用下向远离伞杆5的方向打开,以遮挡出风口。
34.其中,由于伞骨4的一端与伞杆5铰接,伞骨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因此伞骨4能够要伞骨4与伞杆5铰接轴转动,第一伞面3固定于多个伞骨4上,初始状态时,第一伞面3遮挡于出风口的端部,当风机2启动时,气流通过出风口流向第一伞面3,第一伞面3在气流的作用下带动伞骨4的自由端向伞杆5的方向转动,使第一伞面3向伞杆5方向收缩,从而使出风口敞开;当风机2停止时,无气流作用于第一伞面3,第一伞面3依靠自重向远离伞杆5方向打开直至第一伞面3下降至出风口处,使得出风口被遮挡。
35.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电机15设置于风机2的风道内,风道的出风口位于电机15上方,伞杆5固定于电机15上方,并使遮挡件1位于出风口上方;伞杆5还可以通过支架固定,支架既可设置在风机2外侧,也可设置于风机2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技术在此对不作限定。
36.如图4所示,在风机2启动的情况下,第一伞面3在出口风压的作用下向伞杆5的方向收起,当第一伞面3完全收起后整个出风口基本无阻力。
37.应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风机2的出风口设置遮挡件1以遮挡出风口,其中,遮挡件1的伞骨4的一端与伞杆5铰接,伞骨4的另一端搭接于风机2的出风口的一端,多个伞骨4上覆盖有第一伞面3,通过控制风机2的启动及停止,能够使第一伞面3收缩或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的自动打开或遮挡,无需人工搬运挡风盖,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
38.参见图1至图4所示,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安装于伞杆5上,
导向组件与伞骨4连接,导向组件能够沿伞杆5上下移动,以带动伞骨4移动,改变伞骨4与伞杆5之间的夹角。
39.本专利中,导向组件能沿伞杆5上下移动,通过导向组件能够使第一伞面3沿预设的方向收缩或打开。
40.参见图1至图4所示,导向组件包括阻尼套管6和导向杆7,阻尼套管6套设于伞杆5上并位于伞杆5与伞骨4铰接端的上方,阻尼套管6与伞杆5滑动连接;导向杆7的一端与伞骨4铰接,导向杆7的另一端与阻尼套管6铰接;导向杆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向杆7与多个伞骨4一一对应,多个导向杆7沿阻尼套管6的周向设置。
41.导向杆7倾斜设置,导向杆7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套管6、伞骨4铰接,其中,导向杆7与伞骨4铰接的一端位于伞骨4的两端之间。通过设置阻尼套管6,在风机2停机状态时,使第一伞面3会缓慢打开,最终遮盖在出风口。
42.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的伞杆5上设置有限位块8,多个伞骨沿限位块8的周向设置并与限位块8铰接,限位块8位于阻尼套管6的下方。
4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限位块8,以限制阻尼套管6向下移动的最大位置,防止阻尼套管6脱离伞杆5。
44.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的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第二伞面9,第二伞面9连接于多个伞骨4与阻尼套管6之间。
45.如图1所示,第二伞面9设置于第一伞面3的上方,第二伞面9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套管6、伞骨4的自由端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伞面9可以使出风口充分被遮挡。
46.参见图1至图4所示,自动遮盖风机组还包括遮挡件本体10,遮挡件本体10为中空套筒,遮挡件本体10设置于出风口上方并与出风口连通,遮挡件1设置于遮挡件本体10的上方。
47.优选地,遮挡件本体10设置于遮挡件1与出风口之间,通过遮挡件本体10对出风口的气流进一步导向,以使气流沿遮挡件本体10流向遮挡件1。
48.参见图1至图4所示,遮挡件本体10具有第一端口11和位于第一端口11上方的第二端口12,第一端口11与出风口连通,第一端口11还与第二端口12连通,第二端口12为渐扩口。
49.遮挡件本体10的第二端口12位于遮挡件1的下方,通过将第二端口12构造成渐扩口形状,使得风道内气流流动更平稳,有效减少气流突变,实现降噪。
50.参见图1至图4所示,第二端口12处设置有密封圈13。在遮挡件1打开直至遮盖在出风口时,风机2的风道内部的微负压会使第一伞面3吸附在出风口,通过设置密封圈13使伞面与出风口的接触位置密封更严实。密封圈1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51.参见图1所示,风机2包括风机本体14,风机本体14内设置有风道,风道与出风口连通,遮挡件本体10与风机本体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螺栓使遮挡件本体10与风机本体14进行固定,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拆卸,便于更换组件。
52.参见图1所示,风机2还包括电机15和多个固定支架16,电机15设置于风道内,电机15的输出轴朝向出风口的相反方向设置,多个固定支架16沿电机15的周向均匀设置,各固定支架16的一端与电机15连接,各固定支架16的另一端连接于风道的内壁。
53.电机15采用立式固定方式,固定支架16均匀分布在风道内,从而减少了流体的局
部阻力,可以起到降噪作用。
5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遮盖风机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5.(1)通过控制风机2的启动及停止,能够使第一伞面3收缩或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的自动打开或遮挡,无需人工搬运挡风盖,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
56.(2)通过设置密封圈13,使伞面与出风口密封更严实,防止雨雪等进入;
57.(3)电机15采用立式固定方式,固定支架16均匀分布在风道内,减少了流体的局部阻力,实现降噪;
58.(4)遮挡件本体10的第二端口12采用渐扩口,有效减少气流突变,实现降噪。
5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6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部件可以合并为一个部件,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部件。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