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6825发布日期:2023-04-19 10:1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系统包含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装置,压缩机工作时需要润滑油在内部起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冷媒在压缩机中经过吸气、压缩、排气,由于冷媒与润滑油具有一定的互溶性,压缩机泵体压缩冷媒后排出的是润滑油和气态冷媒混合形成的雾状油气混合物,雾状混合物排出压缩机后进入冷凝器甚至蒸发器,在两器传热壁面形成一层油膜,由于油膜导热系数小,使得两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同时压缩机内部零部件也会因为缺少冷冻油而磨损增加,性能下降。

2、传统压缩机工作时,在定转子间隙上方设置挡油板可以降低排气含油率,但泵体组件排气后,冷媒先是经过转子组件上凸出的平衡块,在平衡块的扰动下,加剧了油气混合物雾化,导致挡油板降低排气含油率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压缩机的挡油结构设置于定转子组件的冷媒流出一侧,由于定转子组件及其上的平衡块扰动,冷媒与润滑油形成的油气混合物雾化加剧,挡油结构降低排气含油率效果大打折扣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法兰,应用于泵体组件中,包括法兰本体,所述法兰本体上构造有与所述泵体组件的压缩腔可控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法兰本体上还具有折流结构,所述折流结构具有进流口与出流口,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进流口进入所述折流结构内并从所述出流口排出。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流结构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排气口上且与所述法兰本体连接,所述罩壳内具有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将所述罩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由所述进流口至所述出流口的油分离折流通道。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罩壳包括外环板以及盖设于所述外环板的第一端上的端盖,所述法兰本体具有套筒,所述外环板套装于所述套筒之外,多个所述折流板沿着所述外环板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处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外环板之间。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流板中,一个所述折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外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间隔,另一个所述折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板之间形成间隔。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板以及多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法兰本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端盖与所述外环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折流板将所述油分离折流通道分割为多个依次设置的折流单元,沿所述进流口至出流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折流单元的容积越来越小。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折流单元靠近所述法兰本体一侧的壁体上具有回油引流通道。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进流口至出流口的方向上,所述折流单元靠近所述法兰本体一侧的壁体为底壁,所述底壁在所述法兰本体的轴向上的高度越来越低,且所述回油引流通道处于与所述出流口相邻的所述折流单元的底壁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折流单元内所对应的底壁在所述法兰本体的轴向上的高度相等。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包括上述的法兰。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法兰组装于所述气缸的第一端,当所述法兰包括回油引流通道时,所述气缸上构造有与其具有的滑片槽连通的供油流道,所述供油流道的进口与所述回油引流通道连通。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以及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转子组装于所述泵体组件的转轴上且处于所述法兰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排气口排出的高压冷媒在流入法兰本体上的折流结构后能够依靠气流与折流结构之间的碰撞实现其内混合的润滑油的分离,有效降低了从泵体组件排出的冷媒气流的含油量,如此使含油量较低的排气气流与气流流动路径下游的转子及其上的平衡块接触,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排气先为转子等部件扰动带来的雾化现象发生,进而有效实现排气含油率的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法兰,应用于泵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本体(1),所述法兰本体(1)上构造有与所述泵体组件的压缩腔可控连通的排气口(11),所述法兰本体(1)上还具有折流结构,所述折流结构具有进流口与出流口(21),所述排气口(11)排出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进流口进入所述折流结构内并从所述出流口(2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排气口(11)上且与所述法兰本体(1)连接,所述罩壳内具有多个折流板(22),多个所述折流板(22)将所述罩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由所述进流口至所述出流口(21)的油分离折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外环板(23)以及盖设于所述外环板(23)的第一端上的端盖(24),所述法兰本体(1)具有套筒(12),所述外环板(23)套装于所述套筒(12)之外,多个所述折流板(22)沿着所述外环板(2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处于所述套筒(12)与所述外环板(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流板(22)中,一个所述折流板(22)的一端与所述外环板(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12)之间形成间隔,另一个所述折流板(22)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板(23)之间形成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23)以及多个所述折流板(22)与所述法兰本体(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端盖(24)与所述外环板(23)之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流板(22)将所述油分离折流通道分割为多个依次设置的折流单元(25),沿所述进流口至出流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折流单元(25)的容积越来越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折流单元(25)靠近所述法兰本体(1)一侧的壁体上具有回油引流通道(2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流口至出流口的方向上,所述折流单元(25)靠近所述法兰本体(1)一侧的壁体为底壁,所述底壁在所述法兰本体(1)的轴向上的高度越来越低,且所述回油引流通道(251)处于与所述出流口(21)相邻的所述折流单元(25)的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流单元(25)内所对应的底壁在所述法兰本体(1)的轴向上的高度相等。

10.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法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4),所述法兰组装于所述气缸(4)的第一端,当所述法兰包括回油引流通道(251)时,所述气缸(4)上构造有与其具有的滑片槽(41)连通的供油流道(42),所述供油流道(42)的进口与所述回油引流通道(251)连通。

12.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泵体组件以及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转子组装于所述泵体组件的转轴(5)上且处于所述法兰远离所述气缸(4)的一侧。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法兰、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属于压缩机设计领域,其中的法兰,应用于泵体组件中,包括法兰本体,法兰本体上构造有与泵体组件的压缩腔可控连通的排气口,法兰本体上还具有折流结构,折流结构具有进流口与出流口,排气口排出的气流能够通过进流口进入折流结构内并从出流口排出。本技术有效降低了从泵体组件排出的冷媒气流的含油量,如此使含油量较低的排气气流与气流流动路径下游的转子及其上的平衡块接触,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排气先为转子等部件扰动带来的雾化现象发生,进而有效实现排气含油率的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建,林虹利,李旺宏,徐玉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