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0724发布日期:2023-06-28 12:0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具体是一种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各种场合应用的多级离心泵,使用中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因为在叶轮工作时,会在叶轮上生产轴向力,特别是多级离心泵的叶轮个数越多,其轴向力产生的越严重。为了消除轴向力,通常采用平衡鼓或者平衡盘装置来进行平衡,也有时会用轴承承担残余的轴向力。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容易损坏,平衡装置易磨损。因而导致其他转子零件磨损,从而影响泵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经常更换磨损件增加了用户的设备维修费用;而且离心泵中的转子不平衡时会导致水泵振动,振动会导致整体设备不稳和轴承损坏;离心泵叶轮采用传统的间隙密封会导致泄漏,降低水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轴向力的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包括主轴和水泵中段,主轴中部间隔套装有多级叶轮,主轴上且位于相邻的叶轮之间套装有轴套,水泵中段内固定有与叶轮相配合的导叶,叶轮的背面设置有与正面的入水口环同轴同径的凸环,叶轮的入水口环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外侧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相接触,第一密封环内侧与入水口环之间存在间隙,凸环外周与导叶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密封环相对应的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外侧与导叶相接触,第二密封环内侧与凸环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的相对面上且靠近主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环槽,固定环槽中设置有第一自润滑轴瓦,第一自润滑轴瓦外侧分别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接触,第一自润滑轴瓦内侧分别与入水口环和凸环相接触。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5、通过叶轮两侧的同尺寸的第一自润滑轴瓦支撑,能够减小转子挠度,减小水泵振动,第一自润滑轴瓦的两侧与叶轮和密封环之间无间隙,不会导致泄露,提高了水泵效率,叶轮两侧压力相同,压力作用的投影面积相同,没有了因压力而产生的轴向力,使用本结构可以取代平衡装置,增加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7、轴套与导叶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叶套,导叶套外侧与导叶轴孔内壁相接触,导叶套内侧与轴套之间存在间隙,导叶套靠近轴套的位置上且与下一级叶轮的相邻侧开设有第二固定环槽,第二固定环槽中设置有第二自润滑轴瓦,第二自润滑轴瓦外侧与第二固定环槽相接触,第二自润滑轴瓦内侧与轴套相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包括主轴和水泵中段,主轴中部间隔套装有多级叶轮,主轴上且位于相邻的叶轮之间套装有轴套,水泵中段内固定有与叶轮相配合的导叶,其特征在于:叶轮的背面设置有与正面的入水口环同轴同径的凸环,叶轮的入水口环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外侧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相接触,第一密封环内侧与入水口环之间存在间隙,凸环外周与导叶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密封环相对应的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外侧与导叶相接触,第二密封环内侧与凸环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的相对面上且靠近主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环槽,固定环槽中设置有第一自润滑轴瓦,第一自润滑轴瓦外侧分别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接触,第一自润滑轴瓦内侧分别与入水口环和凸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轴套与导叶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叶套,导叶套外侧与导叶轴孔内壁相接触,导叶套内侧与轴套之间存在间隙,导叶套靠近轴套的位置上且与下一级叶轮的相邻侧开设有第二固定环槽,第二固定环槽中设置有第二自润滑轴瓦,第二自润滑轴瓦外侧与第二固定环槽相接触,第二自润滑轴瓦内侧与轴套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叶轮无轴向力的多段离心泵的中段结构。叶轮的背面设置有与正面的入水口环同轴同径的凸环,叶轮的入水口环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外侧与水泵中段的轴孔内壁相接触,第一密封环内侧与入水口环之间存在间隙,凸环外周与导叶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密封环相对应的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外侧与导叶相接触,第二密封环内侧与凸环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的相对面上且靠近主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环槽,固定环槽中设置有第一自润滑轴瓦,第一自润滑轴瓦外侧分别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接触,第一自润滑轴瓦内侧分别与入水口环和凸环相接触。使用本结构可以取代平衡装置,增加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权,杨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兴城市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