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5816发布日期:2023-03-29 09:5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潜水泵,特别涉及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


背景技术:

2.潜水泵是一种潜入井中或池塘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在电机进行工作后,会将井中的水抽上来,由于内部的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导叶中收集输送到下一级导叶,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的排出。
3.水泵在工作时由于电机的电磁的运行、轴承、机械密封的摩擦会产生很多的热量,造成电机温度升高,温度太高了会对电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烧坏电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厂家在电机内充进一定数量的绝缘机油,这种油的作用:1、可以润滑轴承和机械密封;2、可以将热量传递给机筒,继而传递到泵外,降低电机温度,这就形成了充油式潜水泵。
4.单相小型潜水泵电机要和电容一块运行,一般做成干式(不充油),电容或装在上部或装在下部,因为不充油电机所产生的热量传不到电容上,所以也无需考虑电容的耐油和耐温问题。
5.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机也要和电容一块运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漆包线是耐油耐高温(耐温130度),而电容既不耐油也不耐高温(耐温70度-80度),两个零件在一起工作很不协调,一般电容长时间浸泡在油里会慢慢的损坏,而且电机内温度一旦超过80度,温度会通过油传给电容,时间长了,电容也会失去作用。电容坏了,电机也会跟着烧机。鉴于这种情况,有些厂家将电容从电机里引出泵外,这样不仅增加了电容盒和电缆线的成本,而且给用户接线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既保证了充油电机的特点,又能让电容在无油无热的环境下安全运行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包括水泵本体,水泵本体的外部为机筒,所述机筒的内部下端为电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的底面为开口式结构并通过外部螺丝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电容腔并放置有电容,所述机筒和底座的连接处卡设固定有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的一侧竖直开设有贯穿式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电机腔的引出线穿过密封装置与电容连接。
8.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两孔密封橡胶头和压紧螺母,所述通孔的上方为缩口结构,下方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压紧螺母通过
与内螺纹旋紧配合将两孔密封橡胶头向缩口结构压紧密封。
9.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的两孔密封橡胶头和压紧螺母之间设置有防转垫圈,所述电机腔的引出线依次穿过两孔密封橡胶头、防转垫圈和和压紧螺母。
10.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的电机腔的引出线为单芯线分别从两孔密封橡胶头的孔内穿过。
11.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圈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底座与机筒相互锁紧将下轴承座卡设固定于环形卡槽内。
12.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下轴承座的外圈位于底座和机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3.在上述的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中,所述的电容通过胶水固定于电容腔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的通过电机腔和电容腔组合成型,相当于在传统潜水泵的底部增加了一个封闭式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容,电机腔放在上部,电容腔放在泵的下部和底座合为一体,电机腔充油,形成了充油式电机,电容腔不充油,形成干式,电机腔和电容腔引出两根电缆线用一个特殊的密封装置将其密封,这样电机腔的油和高温到不了电容腔,保证了电容的长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潜水泵整体剖视图;
16.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17.图3是下轴承座的结构爆炸图;
18.图中,1、机筒;2、电机腔;3、底座;4、电容腔;4a、电容;5、下轴承座;6、通孔;7、密封装置;701、两孔密封橡胶头;702、压紧螺母;8、防转垫圈;9、环形卡槽;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单相充油式潜水泵电容配备装置,包括水泵本体,水泵本体的外部为机筒1,机筒1的内部下端为电机腔2,机筒1的内部的上端是通过进水节连接固定的泵头,泵头内安装有与电机转子固定的叶轮,水从进水节处进入再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增压后从泵头顶部流出。
21.具体参照图2,机筒1的底面为开口式结构并通过外部螺丝固定有底座3,即机筒1和底座3的连接面为径向延伸的法兰面,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电容腔4并放置有电容4a,电容腔4的结构为上端开口,其侧壁以及底部均是封闭式的,机筒1和底座3的连接处卡设固定有下轴承座5,该下轴承座5既起到支撑电机转子的作用同时又对机筒1的底面实现密封,下轴承座5的一侧竖直开设有贯穿式的通孔6用于两条引线的穿过,通孔6内安装有密封装置7,电机腔2的引出线穿过密封装置7与电容4a连接,引线穿过通孔6时通过密封装置7将孔内间隙密封。
22.具体参照图3,密封装置7包括两孔密封橡胶头701和压紧螺母702,通孔6的上方为缩口结构,下方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压紧螺母702通过与内螺纹旋紧配合将两孔密封橡胶头701向缩口结构压紧密封。
23.在电机腔2底部的下轴承座5轴承室外圆处开一个带螺纹的通孔6孔,在孔上部安装一个两孔密封橡胶头701,引出线从两孔中穿出,最后用压紧螺母702压死,在压紧螺母702压力的作用下,橡胶受压后形成内紧外涨,外面密封住通孔6,里面收缩两孔,抱紧两根引出线,以达到密封电机腔2和电容腔4的目的,这样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快捷方便,密封可靠,既保证了充油电机的特点,又能让电容4a在无油无热的环境下安全运行。
24.进一步说明,两孔密封橡胶头701和压紧螺母702之间设置有防转垫圈8,电机腔2的引出线依次穿过两孔密封橡胶头701、防转垫圈8和和压紧螺母702,由于压紧螺母702在旋转时容易带动两孔密封橡胶头701同步旋转,为了防止两引出线发生缠绕断裂,在压紧螺母702和两孔密封橡胶头701的接触面增设一防转垫圈8。
25.电机腔2的引出线为单芯线分别从两孔密封橡胶头701的孔内穿过,采用单芯线的目的是防止从线芯中间漏油。
26.为了对下轴承座5进行固定,在底座3的顶部内圈开设有环形卡槽9,底座3与机筒1相互锁紧将下轴承座5卡设固定于环形卡槽9内。
27.下轴承座5的外圈位于底座3和机筒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防止电机腔2内油液从配合间隙处渗漏至电容腔4内。
28.电容4a通过胶水固定于电容腔4内,松动的电容4a在运输或运行时在电容腔4会发生活动碰撞,将其固定后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的发生,产品稳定性更高。
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各种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