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4156发布日期:2023-12-15 15: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射器应用,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引射器是通过引射气流和被引射气流之间接触的混合层中湍流的输运,把引射气流的动能传递给被引射气流,达到增加被引射气流总压的效果。目前,在工程领域应用的引射器的多为大型化一体式结构,风从进风口进入引射器,然后经过腔体内混合增压后朝一个方向将加压后的气流送出,风的流动方向单一,且覆盖范围有限。

2、为了适合更多的应用场景,实现多角度大范围的送风需求,有些现有技术对引射器的腔体做了改动,如增加腔体的组合形式,4~7个腔体组合在一起,增加送风量。无论如何改动,这种组合式的引射器仍然存在体积庞大且送风的覆盖范围有局限的问题,增大出风口扩散角度后,气流多呈现向中间聚拢的情况。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可以满足送风面积大,覆盖范围广且可根据需求调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引射器体积大且出风覆盖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通过外筒与内筒的配合,实现小型化的引射单元设计,再通过将引射单元合理的布局在壳体上,实现多角度大覆盖范围的送风需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组合等优点。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引射单元,包括:

4、外筒,前端为进气腔,中部腔段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通入高压气的进气口;

5、内筒,具有渐扩式内腔结构,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腔室同轴且连通,所述内筒的前端与所述外筒的进气腔末端之间设有间隙,内筒中部区域外侧与外筒中部腔段之间构成用于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

6、所述外筒套置在所述内筒外侧与所述内筒固定,常压空气经外筒的进气腔进入腔室,高压气经进气口进入经过内筒前端与外筒进气腔之间的间隙与常压空气混合,一同引射输出。

7、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包括外筒本体,所述外筒本体为中空柱状结构,在所述外筒本体的前端为直筒式或渐缩式的进气腔,在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与所述内筒配合固定的区域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内壁侧与所述内筒外壁侧之间密封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包括内筒本体,所述内筒前端具有与所述进气腔末端相配合的圆弧结构过渡部,所述内筒本体的中部区域为混合腔室,所述内筒本体尾端设有与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9、进一步地,所述内筒本体尾端靠近所述混合腔室部分的外壁上设有外凸台,所述外凸台上设有用于容纳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内筒外壁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内壁侧实现密封。

10、进一步地,所述引射单元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内筒尾端外壁配合固定,将所述外筒锁紧至所述内筒外侧。

1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引射单元,所述壳体的出风侧上设有至少2个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相邻的引射单元平行或呈角度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高压气进气管路。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侧设有安装吊装部件;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有双层固定板,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的前端和尾端,双层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引入高压气体。

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引射单元,所述壳体的出风侧上设有至少2个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相邻的引射单元呈角度设置,所述壳体前部或后部设有用于喷水雾的喷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高压气进气管路和进水管路。

14、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设置的位置满足喷出的水雾均匀覆盖到每个引射单元的入口。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侧设有用于外置固定的安装吊装部件,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有双层固定板,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的前端和尾端,双层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引入高压气体。

16、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发明设计的引射单元,是通过外筒与内筒结构设计及配合实现的引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

18、2、本发明的组合式引射装置通过一个壳体将多个引射单元根据需求平行或呈角度的设置在其上,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覆盖范围,在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扇形气流或者形成锥形气流或者形成其他与使用区域匹配的气流形式。同时壳体的结构形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适配性强。

19、3、本发明的组合式引射装置还可以根据使用工况设置水雾喷嘴,根据引射单元的布置形式不同,形成相应形状的水雾,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20、综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出风需求,灵活搭配引射单元,与区域范围相匹配,实现全覆盖。整体结构大大缩减了尺寸,且装配简单,实用性强。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1、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引射器应用领域广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外筒本体,所述外筒本体为中空柱状结构,在所述外筒本体的前端为直筒式或渐缩式的进气腔,在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与所述内筒配合固定的区域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内壁侧与所述内筒外壁侧之间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内筒本体,所述内筒前端具有与所述进气腔末端相配合的圆弧结构过渡部,所述内筒本体的中部区域为混合腔室,所述内筒本体尾端设有与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本体尾端靠近所述混合腔室部分的外壁上设有外凸台,所述外凸台上设有用于容纳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内筒外壁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外筒本体的尾端内壁侧实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单元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内筒尾端外壁配合固定,将所述外筒锁紧至所述内筒外侧。

6.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射单元,所述壳体的出风侧上设有至少2个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相邻的引射单元平行或呈角度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高压气进气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侧设有安装吊装部件;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有双层固定板,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的前端和尾端,双层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引入高压气体。

8.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射单元,所述壳体的出风侧上设有至少2个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相邻的引射单元平行或呈角度设置,所述壳体前部或后部设有用于喷水雾的喷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高压气进气管路和进水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设置的位置满足喷出的水雾均匀覆盖到每个引射单元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侧设有安装吊装部件,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有双层固定板,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引射单元的前端和尾端,双层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引入高压气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引射装置及其应用,其单体结构引射单元包括:外筒,前端为进气腔,中部腔段外壁上设有进气口;内筒具有渐扩式内腔结构,内筒与外筒的腔室同轴且连通,内筒的前端与外筒的进气腔末端之间设有间隙,内筒中部区域外侧与外筒中部腔段之间构成用于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外筒套置在内筒外侧与内筒固定,常压空气经外筒的进气腔进入腔室,高压气经进气口进入经过内筒前端与外筒进气腔之间的间隙与常压空气混合,一同引射输出。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合式引射装置,引射单元根据需求平行或呈角度的设置在壳体内,从而调整流体喷射后的覆盖范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组合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关洪峰,李民,李春永,孔克,孔祥运,李希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朴石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