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发生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81155发布日期:2023-11-10 01:0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真空发生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发生器设备,-带有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其在主方向上沿主轴线、在高度方向上沿与所述主轴线正交的竖轴线、在横向方向上沿不仅与所述主轴线而且与所述竖轴线正交的横轴线延伸,-所述真空发生器设备具有两个在所述主方向上彼此相对定向的轴向端侧,在高度方向上定向的上侧以及与所述上侧相对的下侧,-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单元具有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具有为了产生可以在所述工作单元的真空抽头开口处抽取(abgreifbar)的真空而可以由压缩空气流过的喷射器单元和控制所述喷射器单元的为此而需要的压缩空气加载的、可电操纵的真空控制阀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单元具备显示和操作模块,该显示和操作模块在占据基本位置时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处在主方向上沿着工作单元延伸,所述显示和操作模块在基本位置中远离所述工作单元向上指向的功能侧处具有构造用于可视化状态信息的显示装置,和构造用于手动输入和/或请求运行参数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1、在ep 2 300 721 b1中公开的这种类型的真空发生器设备包含工作单元,其尤其具有喷射器单元和构造用于操控喷射器单元的真空控制阀装置。由真空控制阀装置引起的喷射器单元的压缩空气加载在抽吸区引起真空,该真空可以在真空发生器单元外部处构造的真空抽头开口处被抽取。利用该真空可例如运行抽吸式抓取器(sauggreifer)。沿着工作单元的上侧延伸出在工作单元处固定的、称为接触单元的显示和操作模块,其在朝上指向的功能侧处具有用于显示各种运行状态的lcd显示器,以及以按键形式用于手动设置内部控制电子装置的输入器件。接触单元在上方插上到工作单元上,工作单元为此具备布置在真空控制阀装置处的且被构造为插接式设备的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2、de 10 2004 031 924 a1中描述了一种真空发生器设备,其具有多个分别称为喷射器的真空发生器单元,它们共同固定在容纳装置处。每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在上侧具有各种按钮和多个显示器用于输入和可视化运行参数。

3、从de 10 2007 058 114 a1中已知一种真空发生器设备,其具有真空发生器单元,真空发生器单元配备有喷射器单元和构造用于操纵喷射器单元的控制阀。该真空发生器单元还包括调节装置用于电操控控制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真空发生器设备中设置措施,所述措施在保持紧凑尺寸的情况下允许舒适的操作。

2、这一任务在真空发生器设备中结合开始提到的特征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显示和操作模块借助于摆动支承装置可摆动地支承在所述工作单元处,从而它通过可以关于摆动中心实施的模块摆动运动能够选择性地定位在基本位置中或在至少一个向上远离所述工作单元摆动的摆动位置中。

3、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发生器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利用其相应地根据吸嘴原理可以产生能在真空抽头开口处抽取的真空。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包含喷射器单元,其可由压缩空气流过以产生真空。喷射器单元也是被称为工作单元的结构组合件的组成部分,例如可电操纵的真空控制阀装置,利用其可以控制喷射器单元的为了产生真空所需的压缩空气加载。真空发生器单元还包含显示和操作模块,其在按规定地使用真空发生器设备时可以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处占据一基本位置,在这个基本位置中,它在主方向上沿至少一部分长度覆盖工作单元。在背离工作单元的功能侧处,显示和操作模块有构造用于可视化状态信息的显示装置和构造用于手动输入和/或请求运行参数的操作装置。由于显示和操作模块沿着工作单元的与主方向正交定向的上侧延伸,所以真空发生器单元可以在确保舒适的操作性的情况下一起实现紧凑的长度尺寸。由显示装置可视化的信息可以被良好识别,且操作装置可以以有利于抓取的方式被操纵。另一个优点在于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可摆动性,其在需要时允许至少可以暂时从基本位置摆动到向上远离工作单元摆动的摆动位置,例如,为了将配备有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的功能侧以有利于操作和查看的方式取向,和/或为了使在基本位置被显示和操作模块掩盖的工作单元的区域可以接近,而不必将显示和操作模块从工作单元拆卸。例如,通过模块摆动运动,可以使工作单元的可能存在的在基本位置中由显示和操作模块所覆盖的显示元件和/或操作元件可以接近,并且/或者它可以为真空控制阀装置的简单装配和拆卸创造前提条件,而由于显示和操作模块引起的阻碍或甚至必须将显示和操作模块从工作单元中移除。暂时摆动到摆动位置中的显示和操作模块,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再次摆动回朝向工作单元摆动的基本位置中。

4、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

5、适宜地,显示和操作模块通过工作单元卡锁而以可脱开的方式不可摆动地紧固在其基本位置中。优选,存在卡锁连接装置,其在显示和操作模块被摆动到基本位置中时由于一定的弹性而自动激活并实现可脱开的卡锁。卡锁连接装置尤其如此构造,使得在手动对显示和操作模块施加摆动力时,它由于一定的弹性而自动解除卡锁。卡锁可行方案即使在真空发生器设备的安装位置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水平或向下定向)也确保基本位置的可靠保持。

6、该摆动支承装置尤其如此构造,使得所述显示和操作模块的模块摆动运动在不仅平行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主轴线而且平行于竖轴线伸延的摆动平面中发生。

7、优选地,摆动支承装置被这样设计,使得模块摆动运动的摆动中心由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摆动轴线限定。在此有利的是,摆动轴线在与所述横轴线正交的任何方向上关于所述工作单元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不经历任何位置变化。以这样的方式,显示和操作模块可以特别精确地摆动并根据期望进行定位。

8、显示和操作模块原则上可以与工作单元一件式地连接,其中,摆动支承装置具有弯曲弹性的固体铰接部用于限定摆动中心。然而,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保证了更简单的制造和特别的耐用性,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显示和操作模块是关于工作单元分开的部件,而摆动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摆动支承体,其限定了摆动轴线并且通过它将显示和操作模块与工作单元可摆动运动地联结。

9、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承体关于显示和操作模块和/或工作单元适宜地是单独的主体。

10、例如,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承体是紧固在工作单元处的摆动支承销,其由显示和操作模块以可摆动运动的方式完全或部分地包围。在只有部分包围的情况下,摆动支承装置可以如此实施,使得显示和操作模块可以被夹上到摆动支承销上。

11、该摆动支承装置例如只有唯一的摆动支承体但或者有多个且在此尤其是两个摆动支承体。

12、摆动支承装置适宜地布置在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两个轴向端侧之一的区域中。因此,模块摆动运动的摆动中心关联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两个轴向端侧中的一个。结合平行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横轴线定向的摆动轴线,这提供如下可行性,将显示和操作模块摆动到这样的摆动位置中,在该摆动位置中工作单元的最大可能区域可以从上侧不受阻碍地接近。

13、如果用于模块摆动运动的摆动中心和真空抽头开口关联于工作单元的彼此相反的轴向端侧,则这被认为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真空抽头开口位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两个轴向端侧中的这样的端侧的区域中,该端侧与所述真空发生器单元的如下轴向端侧相对,所述摆动支承装置位于所述轴向端侧的区域中。这允许显示器和操作模块可以在离真空抽头开口尽可能远的地方使用和操纵,其中相应地减少通过例如与真空抽头开口相联接的抽吸式抓取器阻碍的风险。

14、适宜地,显示和操作模块比工作单元短,其中,该显示和操作模块在其基本位置中在主方向上只在工作单元的部分长度上延伸。在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基本位置中,因此仅仅工作单元的与摆动中心联接的、短于工作单元的总长度的长度区段由显示和操作模块覆盖。因此,即使在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基本位置中,工作单元的外表面的在与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功能侧相同的方向上定向的区段可被提供用于构造在任何时候都可良好接近的显示和/或操作元件。

15、优选地,摆动支承装置布置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的区域中,更确切地说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摆动中心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高度方向上至少与工作单元的向上的上外表面基本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尤其可实现,摆动出基本位置的显示和操作模块不导致真空发生器单元的延长或只是仅仅导致真空发生器单元的轻微的延长。这有利于在有限的可用空间中安置真空发生器设备。这种设计方案与如下结构形式相组合被认为是特别有利的,在该结构形式中摆动支承装置布置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两个轴向端侧中的一个端侧的区域中。

16、有利的是,显示和操作模块能够从基本位置至少摆动到竖直的摆动位置中,在该竖直的摆动位置中显示和操作模块关于基本位置向上摆过90度。在摆动轴平行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横轴线的情况下,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功能侧在90度摆动位置中在主方向上定向。摆动支承装置可以如此构造,使得显示和操作模块的最大摆动角度被限制在90度,其中但是也可以容易地提供更大的摆动角度。

17、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横向方向上,显示和操作模块适宜地具有与真空控制阀装置相同的宽度。因此,在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基本位置中,真空控制阀装置完全覆盖由显示和操作模块所覆盖的整个长度。显示和操作模块可以配备有可良好读取的显示装置和可容易操纵的操作装置,而不会使真空发生器单元的结构宽度增加到超过真空控制阀装置的宽度。

18、为了向真空控制阀装置提供以针对其操作所需的电控制信号,尤其是为了施加或移除操作电压,有利的是,工作单元在其内部具有与真空控制阀装置电连接的通信结构,其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或至少可连接。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是真空发生器设备的整体组成部分,或者也可以是外部单元。通信结构适宜地具备接口用于与内部或外部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该电子控制单元提供用于操控真空控制阀装置的电控制信号。优选地在通信结构与显示和操作模块之间存在电连接,该电连接借助于尤其是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内部中延伸的柔性弯曲的导体线路(leiterstrang)实现,该导体线路在模块摆动运动中是可变形的。因此省去在应实施模块摆动运动时将导体线路与显示和操作模块,即与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脱离联结。弯曲柔性可以涉及导体线路的整个长度,或者也可以只涉及摆动支承装置的区域中的部分长度。优选地,弯曲柔性的导体线路被构造成柔性的平带线缆。

19、显示和操作模块的优选结构具备模块壳体,其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模块电路板,其至少部分地承载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优选地,模块壳体在功能侧至少部分透明,以便使由内部显示装置可视化的信息从外部可见。模块壳体在功能侧也可以具有墙贯穿部,用于操作装置的操作元件。上面提到的柔性弯曲的导体线路尤其联接到模块电路板处,优选借助于插接式连接,以用于与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的电连接。

20、在该真空发生器设备的适宜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且优选每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在其上侧的区域中具有构造在工作单元处的上外表面,该上外表面在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基本位置中至少部分地被覆盖,其中,至少一个可手动激活的操纵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显示元件布置在由显示和操作模块覆盖的区域中,其中,在显示和操作模块从基本位置摆高的至少一个摆动位置中,相应的操纵和/或显示元件可以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接近。因此,真空发生器设备的用户具有如下可行性:尽管暂时不可接近但仍使用工作单元的显示和/或操纵元件,其方式为显示和/或操纵元件将显示和操作模块带到相应的摆动位置中。

21、工作单元的至少一个操纵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显示元件尤其是真空控制阀装置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至少一个操纵元件可以属于真空控制阀装置的可手动激活的手动辅助操纵装置,用它可以独立于电控制信号手动操纵真空控制阀装置例如用于设置或测试目的。真空控制阀装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例如是状态显示元件,其可视化真空控制阀装置的当前运行状态,尤其是其开关位置。

22、在一种适宜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的工作单元具备基础单元,该基础单元包含喷射器单元,且在该基础单元处还构造阀装备面,真空控制阀装置以尤其可脱开的方式固定在该阀装备面处。真空控制阀装置的可脱开性便于根据需要在基础单元处安装和拆卸。真空控制阀装置尤其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基础单元处。

23、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可摆动支承设置在基础单元处,且更确切地说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即显示和操作模块在其基本位置中至少部分覆盖装配在阀装备面处的真空控制阀装置。显示和操作模块可以在模块摆动运动的框架中摆动到至少一个摆动位置中,在其中,真空控制阀装置的覆盖物被抬起,从而可以尤其是从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不受阻碍地装配和拆卸真空控制阀装置。

24、适宜地,基础单元具有至少向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上侧敞开的阀容纳区域,其在下侧被阀装备面所限制,且其中所装配的真空控制阀装置完全或部分地被容纳。在真空发生器单元的两个轴向端侧之一的区域中,阀容纳区域被承载显示和操作模块的基础单元的模块承载区段所限制。显示和操作元件通过摆动支承装置可摆动地支承在模块承载区段处。上面已经提到的弯曲柔性的导体线路可以伸延穿过模块承载区段,如果它存在的话。为了这个目的,模块承载区段至少部分构造成空心的。在模块承载区段的共同作用下由摆动支承装置限制的摆动中心适宜地在主方向上位于真空控制阀装置前面的一段距离,从而至少在显示和操作模块的90度摆动位置中,真空控制阀装置在其指向高度方向的上侧处完全未被覆盖。

25、真空发生器设备的适宜结构设置成,在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处,基础单元具有具有阀装备面的基体和在接合区域中安置到所述基体处、包含消音器的消音器壳体。消音器壳体尤其是在主方向上附装在基体处。喷射器单元以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在基体的内部中延伸,所述喷射器单元具备喷射喷嘴、收集喷嘴和布置在所述喷射喷嘴和所述收集喷嘴之间的抽吸区。优选地,喷射器单元与平行于主轴线的喷射器的纵轴对齐。原则上,喷射器单元可以完全容纳在基体中,但优选是延伸穿过接合区域,以便它部分容纳在基体中,且部分容纳在消声器壳体中。喷射器喷嘴通过构造在基体中的空气吹入通道与装配在阀装备面处的真空控制阀装置流体连接,从而真空控制阀装置能够控制空气吹出通道的压缩空气加载以产生真空。喷射器单元的抽吸区通过真空通道与构造在基础单元的外部真空抽头面处的真空抽头开口进行流体连接。例如,用于操纵目的的抽吸式抓取器或其他要加载以真空的装置可以联接在真空抽头开口处。穿过所述消声器壳体和位于其中的消声器的空气吹出通道联接至所述收集喷嘴,针对产生真空所需的压缩空气作为废气穿过该空气吹出通道被吹出到周围环境。为此,构造于空气出口面处的空气出口开口位于消音器壳体处。虽然真空抽头开口优选指向主方向,但空气出口开口适宜地与之成直角地取向且尤其是在高度方向上。

26、属于基础单元的模块承载区段适宜地作为单独的部件尤其是在螺纹连接的共同作用下固定在基体处。基体适宜地关于主方向位于消音器壳体和模块承载区段之间。消音器壳体也适宜在螺纹连接的共同作用下紧固在基体处。

27、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配备有如下器件,其在需要时允许快速解除真空通道中产生的负压。因此通过联接在真空抽头开口处的抽吸式抓取器固持的物体在需要时可以非常迅速地被再次放下或弹出。所述器件尤其包括通风通道,其与真空通道连通且在需要时可通过该通风通道给真空通道加载以过压。这种过压加载可以借助真空控制阀装置来控制。

28、在运行中,真空通道的主动通风将定期以脉冲的方式实施成具有短的过压脉冲,在其下文中也将被称为弹出脉冲,因为它有助于主动弹出借助于抽吸式抓取器固持的物体。

29、优选地,节流部位接入到通风通道的过程中,该节流部位有适合于可变调整流动截面的节流元件,其尤其构造为节流螺纹件。该节流螺纹件具有操纵区段,其可以代表上面已经提到的工作单元的操纵元件。利用节流元件可调整弹出脉冲的强度,以便能够单独考虑到要由抽吸式抓取器操纵的物体的特性。

30、有利的是能监测到在真空抽头开口处的空气压力。为了实现这一点,适宜的是,真空抽头开口与传感器通道连通,该传感器通道引导至容纳在工作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因此可以检测到真空抽头开口处存在的压力。尤其是,压力传感器被用来监测真空抽头开口处期望的负压。优选的是,用于与真空抽头开口连接的传感器通道联接至上文提及的真空通道,其中存在与真空抽头开口处的压力相同的压力。压力传感器被适宜地容纳在工作单元的上文提及的基体中。

31、压力传感器被适宜地装配在以下也称为传感器电路板的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被紧固在基体中。评估电子装置可以位于传感器电路板上,该评估电子装置评估由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并触发取决于结果的措施,例如,自动接通和切断关于空气吹入通道的压缩空气供应,以实现空气节约电路。诊断功能也可以在评估电子装置中实现。优选地,评估电子装置通过传感器电路板与上面已经提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尤其是经由工作单元的同样已经提到的内部通信结构。

32、至少一个真空发生器单元的真空控制阀装置被构造用于控制对相关喷射器单元的压缩空气加载。尤其是,它能够选择性地促使压缩空气供应到喷射器单元的喷射喷嘴中,或中断压缩空气供应。可选地可以设置通过真空控制阀装置对喷射器单元的入口进行排气的可行性,尤其是在没有存在独立的通风通道的情况下。

33、喷射器单元和可选的通风通道的受控的压缩空气加载以彼此协调的方式进行。为此,真空控制阀装置可以例如被构造为3/3通阀,它具有闭锁位置作为另外的开关位置,在该闭锁位置中,喷射器单元和通风通道都没有被加载以压缩空气。

34、真空控制阀装置尤其是电气动预先控制的方向阀。

3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真空发生器设备由单个真空发生器单元组成,因此可以说是以单独的真空发生器单元形式的真空发生器设备。然而,与之相对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成,真空发生器设备有多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它们组合成真空发生器结构组合件,并如此地机械上相互连接,使得实现统一的操纵。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在与其主方向正交地伸延的彼此成排方向上彼此成排且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机械连接,例如通过多个拉杆连接。这尤其是一种可脱开的连接。彼此成排的真空发生器单元的工作单元在该彼此成排方向上被设置用于与外部压缩空气源连接的共同的供给通道穿过,所述供给通道称为结构组合件供给通道,且在每个真空发生器单元中与其真空控制阀装置连接,以便提供控制喷射器单元和可选的通风通道的压缩空气加载所需的压缩空气。

36、为了完成广泛的控制任务,真空发生器结构组合件不仅可以有真空发生器单元作为功能单元,而且还可以附加地装备有一个或多个阀单元,所述阀单元不用于产生真空,而是实现对气动驱动器进行气动控制,例如由用压缩空气操纵的线性驱动器。这样的阀单元可以与真空发生器单元一起在彼此成排方向上成组地,或以任意的排列方向彼此成排。

37、为了控制包含在真空发生器结构组合件中的多个真空控制阀装置有利的是,如果真空发生器单元在彼此成排方向上被电通信线路贯穿,该电通信线路在每个真空发生器单元内与其真空控制阀装置以及显示和操作模块电连接。在每个真空发生器单元中,该通信线路承担了上面已经提到的通信结构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