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784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扩压器,尤其涉及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


背景技术:

1、扩压器为离心压气机和轴流离心压气机上的重要流道件,通常通过螺桩与扩压器机匣连接在一起。尽管加工时会严格控制配合面平整度、配合止口间隙配合尺寸和螺桩安装孔加工精度、位置度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重复装配,发动机工作时径向扩压器出口的高压空气仍然会有通过机匣配合面泄露到扩压器进口的风险和通过螺桩安装孔泄露到扩压器机匣外部的风险,造成压气机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扩压器内高压空气易泄露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包括:前机匣、叶片以及后机匣,所述前机匣、所述叶片以及所述后机匣一体化,所述前机匣和所述后机匣的轴截面均呈l形,前机匣与后机匣之间的缝隙构成扩压器流道;所述扩压器流道,其轴截面为l形,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分别为周向段、连接段以及轴向段;所述轴向段和周向段内均圆周等距地分布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前机匣与后机匣。

3、进一步地:还包括:静压测量座,所述静压测量座设有多个,所述静压测量座内部中空并与扩压器流道连通,所述静压测量座与所述前机匣的端面固定连接。

4、进一步地:还包括:引气接口,所述引气接口内部中空并与扩压器流道连通,所述引气接口与所述前机匣的端面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扩压器流道轴向各部位的宽度保持一致。

6、进一步地:所述前机匣轴向端面上设有前安装边。

7、进一步地:所述前机匣的周向上设有后安装边。

8、进一步地:所述前机匣轴向端面上设有延伸凸台。

9、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凸台的轴截面呈直角梯形。

10、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凸台的轴向端面向轴心延伸,构成前安装边。

11、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本发明中,将扩压器与扩压器机匣集成为一个零件,可避免径向扩压器出口的高压空气泄露至进口或扩压器机匣外,同时可保留扩压器机匣上必要的腔室,具有原扩压器优点的同时,又改善了扩压器的缺点。

13、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匣、叶片以及后机匣,所述前机匣、所述叶片以及所述后机匣一体化,所述前机匣和所述后机匣的轴截面均呈l形,前机匣与后机匣之间的缝隙构成扩压器流道;所述扩压器流道,其轴截面为l形,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分别为周向段、连接段以及轴向段;所述轴向段和周向段内均圆周等距地分布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前机匣与后机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压测量座,所述静压测量座设有多个,所述静压测量座内部中空并与扩压器流道连通,所述静压测量座与所述前机匣的端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气接口,所述引气接口内部中空并与扩压器流道连通,所述引气接口与所述前机匣的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流道轴向各部位的宽度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匣轴向端面上设有前安装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匣的周向上设有后安装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匣轴向端面上设有延伸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台的轴截面呈直角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台的轴向端面向轴心延伸,构成前安装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机匣一体化设计的扩压器零件,包括:前机匣、叶片以及后机匣,所述前机匣、所述叶片以及所述后机匣一体化,所述前机匣和所述后机匣的轴截面均呈L形,前机匣与后机匣之间的缝隙构成扩压器流道;所述扩压器流道,其轴截面为L形,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分别为周向段、连接段以及轴向段;所述轴向段和周向段内均圆周等距地分布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前机匣与后机匣。本发明中,将扩压器与扩压器机匣集成为一个零件,可避免径向扩压器出口的高压空气泄露至进口或扩压器机匣外,同时可保留扩压器机匣上必要的腔室,具有原扩压器优点的同时,又改善了扩压器的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蔡歆,高洁,蒋康河,史善广,王旭,曹俊,徐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