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4090发布日期:2024-02-20 20:2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主要涉及一种燃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当今社会诸如天然气、沼气等燃气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是气体,其存储和运输都需要压缩以便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存储更多的气体,提高存储效率,压缩气体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对本就易燃的燃气来说十分危险,因此在压缩时需要隔绝氧气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灌装才能实现,但是直接灌装对容器的强度要求很高,容易产生危险。

2、公开号为cn102146908b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变频无油压缩机,其核心结构包括压缩机主机、油气分离罐、后冷却器以及冷却风扇,这些结构分别负责压缩气体、将压缩的气体和混合的油液分开以及分别冷却油液和气体,另外进气阀处通过管道连接于油气分离罐,管道上设有放空管、反比例阀以及加载电磁阀通过这些阀门可以在设备关机后将设备各处的气体释放掉,但是如果设备出现紧急压力过大等情况,未连通大气的放空管无法及时泄压,难以保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压缩机,旨在快速处理设备内的余气,保障人员设备的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燃气压缩机包括两压缩机主体、余气调节机构以及气体干燥机构:

3、两所述压缩机主体相对设置,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缩机主体设有进气管和供气管;

4、所述余气调节机构连通于两所述压缩机主体,所述余气调节机构包括进气缓冲罐、回收罐以及放空管,所述缓冲罐连接于所述进气管,回收罐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主体,所述放空管连通所述缓冲罐、所述压缩机主体以及所述回收罐,所述回收罐和所述缓冲罐之间设有压力调节阀;以及

5、所述气体干燥机构连通于两所述供气管,所述气体干燥机构背离所述供气管设有供气端。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压缩装置、油气分离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冷却装置:

7、所述压缩装置包括进气阀、螺杆主机以及主电机,所述进气阀连接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主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进气管穿设于所述进气阀,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进气阀的一端穿设有进气过滤器;

8、所述油气分离装置通过油气混合管连通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放空管;

9、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所述进气过滤器、所述进气阀以及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之间,并与所述放空管相互连通;以及

10、所述冷却装置连接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和所述螺杆主机,所述冷却装置连通于所述供气管。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连通管和多个控制阀门:

12、所述连通管连通于所述进气过滤器、所述进气阀以及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并与所述放空管相互连通,所述放空管和所述连通管之间设有球阀;和

13、多个所述控制阀门均设有三个引脚,所述控制阀门穿设于所述连通管,用于阻断所述放空管、所述进气过滤器、所述进气阀以及所述油气分离装置。

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门包括第一循环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二循环阀:

15、所述第一循环阀连接所述进气阀,并连通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和所述放空管;

16、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于所述进气阀和所述第一循环阀,并连通于所述进气过滤器、所述放空管以及所述油气分离装置;

17、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循环阀,并连通于所述放空管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以及

18、所述第二循环阀连接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和所述进气过滤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循环阀和所述进气过滤器之间设有球阀。

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储油桶和分油滤芯:

20、所述储油桶连接于所述回收罐,所述储油桶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储油桶上设有最小压力阀,所述储油桶远离所述最小压力阀的一端连接有放油口;和

21、所述分油滤芯穿设于所述储油桶,所述分油滤芯内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穿设于所述储油桶,并连通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回油管上穿设有过滤器和止回阀。

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气冷却部、油冷却部以及水冷组件:

23、所述气冷却部包括供气管和气冷却器,所述供气管穿设于所述气冷却器;

24、所述油冷却部包括温控阀、第一油管、油冷却器以及第二油管,所述温控阀连接于所述储油桶,所述第一油管连通于所述温控阀,并穿设有所述油冷却器,所述第一油管远离所述温控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油冷却器和所述螺杆主机之间设有油过滤器,所述第二油管连通于所述温控阀,所述第二油管远离所述温控阀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油管,并处于所述油过滤器和所述油冷却器之间;以及

25、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连接管以及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气冷却器,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气冷却器和所述油冷却器之间,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

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过滤器、所述缓冲罐以及所述回收罐的底缘均设有排水通道,多个所述排水通道连通在一起形成集中排水口。

2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端面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调节阀内设有调节组件和密封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阀门、弹簧以及螺杆,所述阀门抵接于所述密封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回收罐内气压。

2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干燥机构包括汽水分离器、控制台以及两再生干燥塔:

29、两所述供气管连通于所述汽水分离器;

30、所述汽水分离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台,所述汽水分离器和所述控制台之间设有三通球阀,所述控制台远离所述三通球阀设有所述供气端,所述供气端连接于所述三通球阀;以及

31、两所述再生干燥塔连接于所述三通球阀,并连接于所述供气端。

32、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在两压缩机主体并联在一起的结构,两压缩机主体一备一用,可以在其中一台压缩机主体损坏使通过操作台及时切换至另一台压缩机主体继续工作,并对损坏的压缩机主体进行维修,压缩机主体一但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内压急剧升高等问题,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及时为压缩机主体进行泄压,也为了在压缩机主体停机后收集机体内气体并回收利用这些气体,压缩机主机的外缘设置有余气调节机构,余气调节机构包括缓冲罐、回收罐以及放空管,缓冲罐连接于压缩机主机内的进气管,回收罐连接于油气分离装置,而放空管则连通于进气过滤器、进气阀、油气分离装置以及控制系统,通过其上穿设的控制阀门可以控制是否连通放空管以此调节加载或卸载。压缩机主体的供气管传输气体通过气冷却器后传输至气体干燥机构,汽水分离器内设有离心机,通过物理旋转法甩出气体内的水使气体中的液态水之间被分离掉,去除液体水后再通过再生干燥塔进一步进行干燥,再生干燥塔内有干燥剂,可以吸收气体中的饱和水,并在吸收完后由控制台切换至另一再生干燥塔进行干燥,工作完成后的再生干燥塔会通过加热减压的方式将水汽缓慢析出达到循环干燥的目的,干燥后的压缩气从供气端输出,通过这些结构使压缩机可以快速平稳的压缩气体并通过干燥得到可以使用或储存的气体,并且能快速泄压并回收设备内的余气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