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1527发布日期:2024-04-01 14: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泵,尤其涉及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让泵端压力表安装更方便且实用、美观,客户要求压力表之间装在泵端盖端。

2、但是,以叶片泵为例,变量叶片泵工作时,由于高、低压区受力不均,会导致配油盘与转子之间出现压力脉动现象,这样会导致泵出油时压力不稳定,从而对泵实际工况受影响。出油口即泵的高压区位置,压力表接口位置设在泵端盖的高压区,但是高压区产生的压力脉动会对泵端盖端的压力表寿命降低,而且压力脉动无法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稳定结构,包括:压力孔,内壁形成第一螺纹;压力阻尼塞部,形状配合且可转动地填塞于所述压力孔内,表面形成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之间螺纹配合且形成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连通所述压力孔两端的阻尼流道;其中,所述间隙的大小被所述压力阻尼塞部相对压力孔的位置所调节。

3、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孔包括:柱形孔;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包括同所述柱形孔相配合的柱形段;或者,所述压力孔包括:锥形孔;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包括同所述锥形孔相配合的锥形段。

4、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孔包括:相连通的至少一柱形孔段和至少一锥形孔段;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包括一体连接的至少一柱形段、和至少一锥形段;所述至少一柱形段同所述至少一柱形孔段相配合,所述至少一锥形段同所述至少一锥形孔段相配合;或者,所述压力阻尼塞部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压力阻尼塞部为柱形,配合于所述至少一柱形孔段;至少一个第二压力阻尼塞部为锥形,配合于所述至少一锥形孔段。

5、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孔的两端为连通于一压力腔的近端和远端。

6、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孔的近端供流体流入,所述远端连通压力表。

7、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孔内壁还设有侧孔,所述侧孔中设有固定件,被配置成能相对所述压力阻尼塞部远近运动;所述固定件供与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定位配合地相接。

8、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以下一种:螺杆件,螺纹连接所述侧孔内壁;或者,卡合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侧孔,与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卡合配合。

9、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流体泵,包括:泵体,形成容纳泵组件的泵腔;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连通所述泵腔。

10、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具有端口,供盖合端盖;所述压力稳定结构设于所述端盖。

11、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泵的类型包括以下一种:叶片泵、齿轮泵、螺杆泵、及柱塞泵。

12、如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所述压力稳定结构包括:压力孔,内壁形成第一螺纹;压力阻尼塞部,形状配合且可转动地填塞于所述压力孔内,表面形成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之间螺纹配合且形成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连通所述压力孔两端的阻尼流道;其中,所述间隙的大小被所述压力阻尼塞部相对压力孔的位置所调节。通过实现螺旋形的阻尼流道以替代直通流道,能达到有效降低压力脉冲目的,压力稳定能提升泵及相应传感元件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因此,压力孔为螺纹孔,同压力阻尼塞部之间螺纹配合以形成具有阻尼的流道结构,能够保证压力更稳定,从而保护例如机械式压力表大幅减小抖动、或者令电子传感压力表数字更精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孔包括:柱形孔;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包括同所述柱形孔相配合的柱形段;或者,所述压力孔包括:锥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孔包括:相连通的至少一柱形孔段和至少一锥形孔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孔的两端为连通于一压力腔的近端和远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孔的近端供流体流入,所述远端连通压力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孔内壁还设有侧孔,所述侧孔中设有固定件,被配置成能相对所述压力阻尼塞部远近运动;所述固定件供与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定位配合地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以下一种:螺杆件,螺纹连接所述侧孔内壁;或者,卡合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侧孔,与所述压力阻尼塞部卡合配合。

8.一种流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具有端口,供盖合端盖;所述压力稳定结构设于所述端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泵的类型包括以下一种:叶片泵、齿轮泵、螺杆泵、及柱塞泵。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压力稳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流体泵,所述压力稳定结构包括:压力孔,内壁形成第一螺纹;压力阻尼塞部,形状配合且可转动地填塞于所述压力孔内,表面形成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之间螺纹配合且形成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连通所述压力孔两端的阻尼流道;其中,所述间隙的大小被所述压力阻尼塞部相对压力孔的位置所调节。通过实现螺旋形的阻尼流道以替代直通流道,能达到有效降低压力脉冲目的,压力稳定能提升泵及相应传感元件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因此,压力孔为螺纹孔,同压力阻尼塞部之间螺纹配合以形成具有阻尼的流道结构,能够保证压力更稳定,从而保护例如机械式压力表大幅减小抖动、或者令电子传感压力表数字更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刘立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