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8378发布日期:2023-08-25 04:1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制冷,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空调压缩机是制冷设备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随着制冷设备的不断发展,其中,空调压缩机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2、空调压缩机中常见的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其中,螺杆压缩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压缩机内设置一对螺杆,两个螺杆平行设置且绕螺杆的轴向旋转,两个螺杆之间形成有压缩空间,气体从两个螺杆的一端进入压缩空间,通过两个螺杆的旋转,使压缩空间内的气体沿轴向移动并逐渐被压缩,并从两个螺杆的另一端排出,以将压缩后的气体排放。然而,上述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无法调节内压比,导致压缩机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实现了可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无法调节内压比,导致压缩机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调节机构;壳体包括压缩腔室和调节腔室,压缩腔室与调节腔室通过连通口连通,连通口沿压缩机构的压缩方向延伸,壳体上与压缩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进气口,壳体上与调节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排出调节腔室内的气体;压缩机构设置于压缩腔室,压缩机构压缩从进气口进入压缩腔室的气体,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腔室,调节机构沿压缩方向移动,调节机构调节连通口在压缩方向上的开口大小,以调节压缩机构的内压比。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调节机构。壳体内具有通过连通口连通的压缩腔室和调节腔室,连通口沿压缩机构的压缩方向延伸,壳体上与压缩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进气口,壳体上与调节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排出从连通口进入调节腔室的气体。将压缩机构设置于压缩腔室,可以通过压缩机构对从进气口进入压缩腔室的气体进行压缩。将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腔室,使调节机构沿压缩方向移动,可以调节连通口在压缩方向上的开口大小,从而调节压缩机构的内压比,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滑动结构;调节腔室沿压缩方向延伸,滑动结构设置于调节腔室内;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滑动结构,滑动结构设置为能在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沿压缩方向移动,并调节连通口在压缩方向上的开口大小。

6、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移动,可以控制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的位移量,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无级调节压缩机构的内压比,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灵活性以及自动化程度。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主体和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主体,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滑动结构,驱动轴设置为在第一驱动主体的驱动下,使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移动。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主体为电机、液压伸缩装置或者气压伸缩装置。

9、通过将第一驱动主体设置为电机中的旋转电机,则能够通过计算旋转电机的旋转圈数以换算出滑动结构的移动距离,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滑动结构的沿压缩方向的移动距离,进而提高内压比的调控精度。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连通口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且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等于调节腔室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

11、通过使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连通孔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且滑动结构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等于调节腔室在压缩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实现滑动结构可以在向左移动时可以完全打开连通口,且便于滑动结构可以在向右移动时可以完全封闭连通口,从而提高了压缩机构的内压比的调节范围。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机构包括压缩组件和第二驱动单元;压缩组件设置于压缩腔室,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压缩组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压缩组件绕压缩方向旋转,以使压缩组件压缩压缩腔室内的气体。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传动结构;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均设置于压缩腔室,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一螺杆连接,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螺杆绕第一螺杆的轴向旋转;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螺杆,且传动结构与第二螺杆相连,第一螺杆旋转时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第二螺杆绕第二螺杆的轴向旋转;第一螺杆的轴向和第二螺杆的轴向均平行于压缩方向。

14、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旋转以共同用于压缩气体,提高了压缩组件的运转可靠性和压缩效率,且由于双螺杆的结构设计相对于单螺杆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不易发生磨损,从而便于压缩机构的维修且提高了压缩组件的使用寿命。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主体和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主体,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压缩组件,第二驱动主体通过转轴驱动压缩组件绕压缩方向旋转。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气口开设于与压缩腔室顶部对应的壳体的壁面,且进气口设置于靠近压缩机构的压缩始端所在的一侧。

17、通过将进气口设置于靠近压缩机构的压缩始端所在的一侧,以便于气体进入压缩腔室后可以快速从压缩始端进入压缩机构。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气口开设于与调节腔室侧部对应的壳体的壁面,且排气口设置于靠近压缩机构的压缩末端所在的一侧。

19、通过将排气口设置于与调节腔室侧部对应的壳体的壁面,且排气口设置于靠近压缩机构的压缩末端所在的一侧,相比于将排气口设置于调节腔室的底部,能够便于压缩机的安装,且便于排气口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机构包括压缩始端和压缩末端,内压比从压缩机构的压缩始端到压缩末端逐渐增大。

21、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调节压缩机构的内压比,降低压缩机的功耗,使得制冷设备的功耗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主体和驱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主体为电机、液压伸缩装置或者气压伸缩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连通口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的长度,且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调节腔室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压缩组件和第二驱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传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主体和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开设于与所述压缩腔室顶部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壁面,且所述进气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压缩机构的压缩始端所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开设于与所述调节腔室侧部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壁面,且所述排气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压缩机构的压缩末端所在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压缩始端和压缩末端,所述内压比从所述压缩机构的所述压缩始端到所述压缩末端逐渐增大。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调节机构。壳体包括压缩腔室和调节腔室,压缩腔室与调节腔室通过连通口连通,连通口沿压缩机构的压缩方向延伸,壳体上与压缩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进气口,壳体上与调节腔室对应的壁面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排出调节腔室内的气体。压缩机构设置于压缩腔室,压缩机构压缩从进气口进入压缩腔室的气体。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腔室,调节机构沿压缩方向移动,调节机构调节连通口在压缩方向上的开口大小,以调节压缩机构的内压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可以实现内压比的调节,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灵活性,以及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孟祥涛,郑尧,宋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