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3385发布日期:2023-12-22 00:0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盖体连接组件,具体是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1、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工作的装置,离心泵在使用时外部需要安装盖体进行保护,避免离心泵表面被刮伤或者损坏,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盖体连接组件,专门用来连接安装离心泵外壳的,方便人们操作使用。

2、在中国专利cn202222503411.5中,公开了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插接有泵盖本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座,所述环形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使推杆向上运动推动插块滑出环形固定座内部插入泵盖本体的内部,同时固定板穿过插槽的内部滑入插槽的内部,也使推杆推动滑板向上运动压缩复位弹簧,然后转动推杆转动90°后,松开推杆,压缩的复位弹簧推动滑板带动推杆向下运动,使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内部,完成对推杆的固定,从而完成对插块的限制,达到对泵盖本体快速固定的目的。

3、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在安装固定离心泵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且在拆卸离心泵检查维修时费时费力,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在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下使用时,外部空气中的灰尘会通过透气孔进去盖体,并堆积在离心泵内,从而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内的离心泵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这些热能不及时散热会影响离心泵的正常使用。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在安装固定离心泵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且在拆卸离心泵检查维修时费时费力,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在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下使用时,外部空气中的灰尘会通过透气孔进去盖体,并堆积在离心泵内,从而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盖体连接组件内的离心泵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这些热能不及时散热会影响离心泵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包括防滑板与散热箱,所述防滑板的顶部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并且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离心泵本体,所述离心泵本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减震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中部连接有防尘网,并且顶盖的外侧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散热箱设置于防护壳的右侧,且散热箱的外侧设置有卡杆,并且卡杆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减震器,所述散热箱的内侧连接有启动杆,且启动杆的中部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外侧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安装有扇叶。

3、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材质为铝合金,且防护壳通过安装螺栓与防滑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并且安装螺栓与防护壳之间为螺纹连接。

4、优选的,所述夹板与防护壳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夹板通过缓冲减震器与防护壳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防护壳通过夹板与离心泵本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5、优选的,所述顶盖通过限位杆与防护壳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顶盖与防尘网之间为嵌套连接,并且顶盖与限位杆之间为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散热箱通过卡杆与防护壳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杆通过限位减震器与防护壳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卡杆关于散热箱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组。

7、优选的,所述启动杆通过链条与转杆之间构成链传动结构,且转杆与散热箱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转杆的外侧等间距安装有扇叶。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壳与夹板,进一步方便安装拆卸离心泵,且耐腐蚀,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将防滑板放置在平面上,通过防滑板可提高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将防护壳放置在防滑板上,人力转动安装螺栓,安装螺栓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防护壳上纵向移动,直到安装螺栓一端卡入防滑板内,从而将防护壳位置固定,防护壳是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表面硬度较大,且耐腐蚀,打开防护壳,人力将夹板横向拉动,夹板在防护壳内横向滑动的同时会压缩缓冲减震器,直到两组夹板之间的间距大于离心泵本体的宽度后,方便将离心泵本体放置在防护壳内,并松开夹板,夹板通过缓冲减震器的弹性恢复原位,并紧紧夹在离心泵本体的外侧,从而将其位置固定,当离心泵本体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振动传递到夹板上后,会压缩或者拉伸缓冲减震器,通过缓冲减震器的弹性可缓冲振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冲击力过大损坏离心泵本体,进一步方便安装拆卸离心泵,且耐腐蚀,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与防尘网,进一步方便提高防尘功能,将顶盖放置在防护壳的顶部,并通过限位杆贯穿过防护壳与顶盖外侧开设的卡槽内,并在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转入螺帽,螺帽通过内侧设置的螺纹在限位杆上横向移动,直到螺帽一端抵在防护壳的外侧,从而将顶盖位置固定,在顶盖的中部嵌套设置了一组防尘网,外侧空气通过防尘网进入防护壳内,空气中的灰尘会被防尘网过滤出来,过滤后的空气进入防护壳内,使防护壳内处于无尘状态,进一步方便提高防尘功能;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箱与转杆,进一步方便提高散热效果,人力拉动卡杆,卡杆在防护壳上纵向滑动的同时压缩限位减震器,将散热箱放置在防护壳的右侧后,松开卡杆,卡杆通过限位减震器的弹性恢复原位,并卡入散热箱外侧开设的卡槽内,将散热箱位置固定,当防护壳内的离心泵本体长时间工作需要快速散热时,给电机工作,电机带动启动杆转动,启动杆在散热箱内原位转动的同时通过链条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在散热箱内原位转动时会带动外侧等间距安装的扇叶匀速转动,通过扇叶匀速转动可加快防护壳内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离心泵本体表面降温,进一步方便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包括防滑板(1)与散热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3),并且防护壳(2)的内侧设置有离心泵本体(4),所述离心泵本体(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夹板(5),且夹板(5)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减震器(6),所述防护壳(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7),且顶盖(7)的中部连接有防尘网(8),并且顶盖(7)的外侧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散热箱(10)设置于防护壳(2)的右侧,且散热箱(10)的外侧设置有卡杆(11),并且卡杆(11)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减震器(12),所述散热箱(10)的内侧连接有启动杆(13),且启动杆(13)的中部设置有链条(14),所述链条(14)的外侧连接有转杆(15),且转杆(15)的外侧安装有扇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的材质为铝合金,且防护壳(2)通过安装螺栓(3)与防滑板(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并且安装螺栓(3)与防护壳(2)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与防护壳(2)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夹板(5)通过缓冲减震器(6)与防护壳(2)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防护壳(2)通过夹板(5)与离心泵本体(4)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7)通过限位杆(9)与防护壳(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顶盖(7)与防尘网(8)之间为嵌套连接,并且顶盖(7)与限位杆(9)之间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0)通过卡杆(11)与防护壳(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杆(11)通过限位减震器(12)与防护壳(2)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卡杆(11)关于散热箱(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杆(13)通过链条(14)与转杆(15)之间构成链传动结构,且转杆(15)与散热箱(10)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转杆(15)的外侧等间距安装有扇叶(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盖体连接组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离心泵盖体连接组件,包括防滑板与散热箱,所述防滑板的顶部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并且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离心泵本体,所述离心泵本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减震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中部连接有防尘网,并且顶盖的外侧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散热箱设置于防护壳的右侧,且散热箱的外侧设置有卡杆,并且卡杆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减震器,所述散热箱的内侧连接有启动杆,所述链条的外侧连接有转杆。本技术盖体连接组件方便安装拆卸离心泵,且耐腐蚀,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方便提高防尘功能,便于快速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根,张菊华,李征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宏通耐酸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