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泵组件及使用其的控制器和使用控制器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9796发布日期:2024-02-07 12: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泵组件及使用其的控制器和使用控制器的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泵组件、控制器和床。


背景技术:

1、现有床垫包括垫体以及设置在垫体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气泵组件和电磁阀组件,气泵组件产生的高压气流被电磁阀组件分流至各气囊内,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垫体的软硬度。现有的气泵组件包括泵壳以及设置在泵壳内的泵体,所述泵体在长期运行后会产生热量,使得气泵组件需要设置散热风扇来降低泵体温度,导致气泵组件结构复杂,既增加了加工成本和维护成本,还增加了噪音,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泵组件及使用其的控制器和使用控制器的床,在泵体与泵壳间设置散热间隙,泵体通过抽取散热间隙内空气来起到热量外排的作用,既有效降低泵体结构,还简化气泵组件结构,提升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气泵组件,包括内设装配腔的泵壳以及设置在装配腔内的泵体,所述泵壳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泵体表面与装配腔内壁间设有与进气口通连的散热间隙,通过进气口流入散热间隙的空气在与泵体完成热量交换后被泵体抽离外排。泵体抽取散热间隙内空气外排,使得散热间隙通过进气口抽取外界空间的空气,利用气流流动来降低泵体温度,既确保泵体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还有效简化气泵组件的结构,方便装配和维护,提升使用体验。

3、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间隙呈环状且环绕所述泵体设置,以增加泵体表面在散热间隙中的敞露面积。散热间隙环绕泵体设置,使得泵体运行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散热间隙中,利用流经散热间隙的气流带走热量,对泵体起到降温的作用。

4、作为优选,所述泵体通过连接件悬置在所述装配腔中。泵体悬置在装配腔中,有利于泵体产生的热量顺利向外扩散,还能利用连接件来起到消除振动的作用,进而减小泵体运行产生的噪音。

5、作为优选,所述泵壳包括套体和罩盖,所述套体内设有装配槽,所述罩盖盖合在装配槽的槽口处并与套体围合形成所述装配腔。套体和罩盖装配形成装配腔,套体端口敞露,方便泵体插置安装,罩盖可盖合在套体的端口上,确保泵体与外界空间隔绝,确保散热间隙内空气需要通过进气口抽取,确保气流沿预设路径流动。

6、作为优选,所述罩盖上设有出气口,所述泵体的出风口通过穿越出气口的排气管与目标空间通连,以使泵体抽取散热间隙内空气并通过排气管外排。出气口为排气管穿越罩盖提供空间,确保排气管能在穿越泵套后向外延伸并与电磁阀组件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通过减少在套体上开孔来方便生产,还通过进气口向泵体定向输送外界空气,提升散热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泵体的进风口远离所述进气口设置,以增加气流在泵壳内的流动距离。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散热间隙后通过被泵体的进风口抽取外派,通过增加气流在泵壳内的流动距离来确保散热间隙内空气能被整体替换,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泵体的发热部靠近进气口设置,通过进气口进入散热间隙的空气会流经泵体的发热部,使得泵体的热量能被流经的气流有效吸收并外排。

10、作为优选,所述槽口的周缘嵌置有密封圈,罩盖盖合至槽口处并与密封圈紧密贴合,以使套体和罩盖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圈来确保罩盖与套体间密封连接,防止外界空气通过除进气口以外的途径进入散热间隙,保证外界空气以预设路径流经散热间隙并降低泵体温度。

11、一种使用所述气泵组件的控制器,包括内设安装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电磁阀组件、气泵组件和电路板,所述气泵组件和电磁阀组件通过减振带悬置在悬架上,所述悬架通过硅胶脚垫搭接在安装腔的底壁上。利用减振带对气泵组件和电磁阀组件起到减振的作用,防止气泵组件和电磁阀组件运行产生的噪音对使用者睡眠产生影响。

12、一种使用所述控制器的床,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调节层和弹簧层,所述调节层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置海绵段、中置调节段以及后置海绵段,所述中置调节段内设有软硬可调的气囊,后置海绵段内设置用于控制气囊软硬度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管件与气囊连接。将控制器设置在垫体内,有效缩短控制器与中置调节段之间的距离,方便管路排布,通过设置多级减振结构来防止气泵组件和电磁阀组件运行产生的振动通过外壳向垫体传递,确保使用者具有较好的睡眠体验。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泵体抽取散热间隙内空气外排,使得散热间隙通过进气口抽取外界空间的空气,利用气流流动来降低泵体温度,既确保泵体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还有效简化气泵组件的结构,方便装配和维护,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泵组件,包括内设装配腔的泵壳以及设置在装配腔内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上设有进气口(3),所述泵体(1)表面与装配腔内壁间设有与进气口(3)通连的散热间隙(2),通过进气口(3)流入散热间隙(2)的空气在与泵体(1)完成热量交换后被泵体(1)抽离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间隙(2)呈环状且环绕所述泵体(1)设置,以增加泵体(1)表面在散热间隙(2)中的敞露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通过连接件(4)悬置在所述装配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包括套体(5)和罩盖(6),所述套体(5)内设有装配槽,所述罩盖(6)盖合在装配槽的槽口处并与套体(5)围合形成所述装配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6)上设有出气口(7),所述泵体(1)的出风口(9)通过穿越出气口(7)的排气管(8)与目标空间通连,以使泵体(1)抽取散热间隙(2)内空气并通过排气管(8)外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设置在所述罩盖(6)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进风口远离所述进气口(3)设置,以增加气流在泵壳内的流动距离;或者,所述泵体(1)的发热部靠近进气口(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周缘嵌置有密封圈(10),罩盖(6)盖合至槽口处并与密封圈(10)紧密贴合,以使套体(5)和罩盖(6)密封连接。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气泵组件的控制器,包括内设安装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电磁阀组件(12)、气泵组件(11)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组件(11)和电磁阀组件(12)通过减振带(14)悬置在悬架(13)上,所述悬架(13)通过硅胶脚垫(15)搭接在安装腔的底壁上。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控制器的床,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16)、调节层和弹簧层(17),所述调节层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置海绵段(18)、中置调节段(19)以及后置海绵段(20),所述中置调节段(19)内设有软硬可调的气囊,后置海绵段(20)内设置用于控制气囊软硬度的控制器(21),所述控制器(21)通过管件与气囊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泵组件及使用其的控制器和使用控制器的床。现有气泵组件需要独立设置散热机构,导致结构复杂。本技术包括内设装配腔的泵壳以及设置在装配腔内的泵体,所述泵壳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泵体表面与装配腔内壁间设有与进气口通连的散热间隙,通过进气口流入散热间隙的空气在与泵体完成热量交换后被泵体抽离外排。泵体抽取散热间隙内空气外排,使得散热间隙通过进气口抽取外界空间的空气,利用气流流动来降低泵体温度,既确保泵体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还有效简化气泵组件的结构,方便装配和维护,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铖,陈亚男,段韩路,李建军,方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