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885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扇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


背景技术:

1、风扇叶片的尖端形状与尖端涡流的产生相关,对轴流风扇的噪声性能至关重要。风扇外壳与叶片尖端相互作用会在间隙流区域产生所谓的泄漏涡流,通过相干流结构知识可知,尖端周围的尖端涡流和尖端间隙区域的泄漏涡是轴流风扇噪声的主要原因。

2、公开号为cn2171298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流风机及其轴流风叶。一种轴流风叶,包括轮毂,以及沿周向规则布置于轮毂外侧壁上的多片轴流叶片;所述轴流叶顶从压力面朝向背压力面翻边得到叶片小翼,叶片小翼至少在轴流叶片的背压力面叶顶构建形成风挡。该轴流风叶中的叶片小翼能隔开叶片压力面和背压面的气流,使压力面的气流不从引风圈内窜到背压面,从而提升做功效率,提升风量,降低涡流噪声。

3、其中,叶片小翼由叶顶翻折形成,板状,通过阻挡气流窜动来降低涡流噪音,降噪效果差,同时叶片小翼厚度薄,在轴流风扇高速转动情况下,气流冲击叶片小翼,会发生颤动,翻折处容易折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包括轮毂,以及沿轮毂外周环布的若干片叶片;

3、所述叶片具有沿背压力面向叶根延伸的底线、从底线一端背离背压力面伸出的第一脊线,以及从底线另一端背离背压力面伸出并与第一脊线相接的第二脊线,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的相接点至背压力面的距离为脊高,所述底线、第一脊线和第二脊线构成横截面,若干横截面沿叶顶规则排列构成融合结构;

4、所述融合结构包括中段、随其向叶尖延伸而逐渐降低脊高的顶段,以及随其向叶尾延伸而逐渐降低脊高的尾段。

5、所述叶片具有相对设置的正压力面和背压力面,叶片旋转时,在叶片的背压力面形成负压,在叶片的正压力面形成正压。

6、所述叶根是叶片与轮毂相互相接侧,叶顶是叶片朝向风扇外壳的一侧,叶片和叶顶与风扇外壳之间存在间隙。

7、具体地,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随其背离背压力面距离增加而逐渐靠拢,直至两者相接。

8、具体地,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之间由圆弧过渡相接。

9、具体地,所述顶段和中段的底线从叶顶沿背压力面向叶根延伸。

10、具体地,随顶段朝向叶尖延伸,底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11、具体地,所述中段的底线长度为叶片弦长的2%~3%。

12、具体地,所述融合结构的长度小于叶片弦长。

13、具体地,所述融合结构的长度为叶片弦长的0.6倍。

14、具体地,随尾段朝向叶尾延伸,底线的长度逐渐减小,底线到叶顶距离随之逐渐增加。

15、具体地,所述叶片从其叶根至其叶顶的厚度逐渐增加。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7、本实用新型设置融合结构,该融合结构自叶片的背压力面凸起,并且其两端与背压力面平滑过渡,通过增加气流路径来增加气流流速,进而增加背压力面和正压力面的压差,削弱涡流强度,抑制涡流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叶片的回流作用,使得叶顶间隙的回流噪声降低,同时,该融合结构呈脊状,与叶片之间连接强度高,叶片稳定性高,排风稳定,提高风扇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以及沿轮毂外周环布的若干片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随其背离背压力面距离增加而逐渐靠拢,直至两者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之间由圆弧过渡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段和中段的底线从叶顶沿背压力面向叶根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随顶段朝向叶尖延伸,底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的底线长度为叶片弦长的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结构的长度小于叶片弦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结构的长度为叶片弦长的0.6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随尾段朝向叶尾延伸,底线的长度逐渐减小,底线到叶顶距离随之逐渐增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从其叶根至其叶顶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叶片从其叶尾至其叶尖的厚度逐渐增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扇叶,属于扇叶技术领域,其包括轮毂,以及沿轮毂外周环布的若干片叶片;所述叶片具有沿背压力面向叶根延伸的底线、从底线一端背离背压力面伸出的第一脊线,以及从底线另一端背离背压力面伸出并与第一脊线相接的第二脊线,所述第一脊线和所述第二脊线的相接点至背压力面的距离为脊高,所述底线、第一脊线和第二脊线构成横截面,若干横截面沿叶顶规则排列构成融合结构;所述融合结构包括中段、随其向叶尖延伸而逐渐降低脊高的顶段,以及随其向叶尾延伸而逐渐降低脊高的尾段。本技术方案可削弱涡流强度,抑制涡流的产生,降低噪声,排风稳定,延长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谢栋,季尚司,李培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泰电机(吴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