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9529发布日期:2024-04-18 17:4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泵,具体涉及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


背景技术:

1、中开泵的运行振动、噪声大和主轴断裂等缺陷,与泵的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同心度有关。

2、现有技术中,泵没有设置转子部件抬量机构,由于水泵各零件在机械加工时有公差带内尺寸误差,在对水泵零件装配时泵的转子出现装配下垂,造成叶轮与泵体和泵盖形成的泵腔不同心、叶轮与口环不同心、主轴与轴承和机械密封等不同心,由于水泵在长期使用后,泵的轴承箱止口、泵体和泵盖止口会产生锈蚀而引起轴承箱和泵体泵盖的配合尺寸超差,引起泵的转子部件出现使用运行下垂,当转子部件下垂后因没有抬量机构而不能将转子部件整体向上抬起,以消除转子与各零部件的不同心量,会使泵的转动部件与非转动部件发生摩擦而损坏且引起泵的振动增大和噪声增大,造成诱导轮口环损坏、叶轮腔口环损坏、叶轮口环损坏、轮毂口环等损坏,同时因转子下垂后,叶轮偏离泵的级间叶轮压水室、级间叶轮吸入室和末级次级正叶轮压水室的中心,使叶轮与流道出现没有最佳匹配状态,叶轮在进行水力作用能量转换时,会出现压力波动和压力旋涡,引起波动激振、旋涡激振和级间汽蚀而造成泵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实现转子部件下垂抬量调整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包括抬量锥环和调节螺钉,所述抬量锥环设置于泵主体和轴承箱之间,所述抬量锥环上设有半环连接部和半环止口部,所述半环止口部成型于所述半环连接部的上端,所述半环止口部与所述轴承箱的端面环形止口部的外周下缘配合相抵;所述半环止口部朝向所述泵主体一侧设有半环凸起,所述半环凸起的外周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泵主体的端面设有可供所述抬量锥环安装的半环凹位,所述安装凹位的下侧面为与所述第一锥形面滑动配合的第二锥形面;所述半环连接部上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泵主体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当所述调节螺钉旋进或旋出所述螺纹孔时,能够带动所述抬量锥环抬升或下降所述轴承箱,改变轴承箱和泵主体相对位置,从而调整转子部件的高度位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半环止口部呈阶梯结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为腰形沉孔,所述腰形沉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泵主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泵主体和所述轴承箱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螺栓中,至少有一个螺栓顶靠于所述抬量锥环的底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半环连接部的外周下缘设有螺栓避让槽;所述螺栓避让槽与所述螺栓配合相抵。

9、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0、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通过抬量锥环的结构设计,使抬量锥环上的半环止口部与轴承箱的端面环形止口部的外周下缘配合相抵,使抬量锥环上的第一锥形面与泵主体上的第二锥形面滑动配合,并利用调节螺钉与泵主体上的螺纹孔之间螺纹调节关系,当调节螺钉旋进或旋出螺纹孔时,能够带动抬量锥环抬升或下降轴承箱,改变轴承箱和泵主体相对位置,从而调整转子部件的高度位置,调整转子与泵腔的同心度。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改善泵转子因零件加工误差引起的装配下垂和泵长期使用后轴承箱止口锈蚀引起的泵转子下垂的现象,保证转子与泵腔的同心度,同时改善转子的运行摩擦和不同心振动,延长泵的运行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量锥环和调节螺钉,所述抬量锥环设置于泵主体和轴承箱之间,所述抬量锥环上设有半环连接部和半环止口部,所述半环止口部成型于所述半环连接部的上端,所述半环止口部与所述轴承箱的端面环形止口部的外周下缘配合相抵;所述半环止口部朝向所述泵主体一侧设有半环凸起,所述半环凸起的外周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泵主体的端面设有可供所述抬量锥环安装的半环凹位,所述半环凹位的下侧面为与所述第一锥形面滑动配合的第二锥形面;所述半环连接部上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泵主体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当所述调节螺钉旋进或旋出所述螺纹孔时,能够带动所述抬量锥环抬升或下降所述轴承箱,改变轴承箱和泵主体相对位置,从而调整转子部件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止口部呈阶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腰形沉孔,所述腰形沉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泵主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和所述轴承箱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栓中,至少有一个螺栓顶靠于所述抬量锥环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连接部的外周下缘设有螺栓避让槽;所述螺栓避让槽与所述螺栓配合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部件抬量机构,包括抬量锥环和调节螺钉,抬量锥环设置于泵主体和轴承箱之间,抬量锥环上设有半环连接部和半环止口部,半环止口部与轴承箱的端面环形止口部的外周下缘配合相抵;半环止口部朝向泵主体一侧设有半环凸起,半环凸起的外周面为第一锥形面;泵主体的端面设有可供抬量锥环安装的半环凹位,安装凹位的下侧面为与第一锥形面配合的第二锥形面;半环连接部上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泵主体的端面设有与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调节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改善泵转子因零件加工误差引起的装配下垂和泵长期使用后轴承箱止口锈蚀引起的泵转子下垂的现象,保证转子与泵腔的同心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兵,江劲松,梁开相,曾强,江昕航,徐彦鹏,唐建迎,廖建平,沈理,李毅,王鹏宇,叶志平,龚章,仵磊磊,廖栋华,刘耀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