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蜗室泵体与立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4385发布日期:2024-05-20 11:1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蜗室泵体与立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立式离心泵,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双蜗室泵体与立式离心泵。


背景技术:

1、泵体是用于把泵输送的介质引入和引出叶轮,并把介质的动能经叶轮转变为压力的结构,对于立式离心泵,蜗壳式泵体的使用最为广泛。现有的蜗壳式泵体多为单蜗室结构,这种结构的泵体容易铸造、成本较低,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压力分布均匀;但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叶轮会产生很大的径向力,该径向力使泵轴弯曲,导致口环、密封、轴承等零件过度磨损。另一方面,现有蜗壳式泵体蜗室截面多为梯形、矩形或圆形,当输送介质含有泥沙等杂质时,容易沉积在泵体内部,不易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蜗室泵体与立式离心泵,能够有效减小立式离心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叶轮产生的径向力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提高立式离心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式离心泵的双蜗室泵体,包括吸水室和螺旋形压水室,吸水室底部设置有入口法兰;螺旋形压水室连通于吸水室上方,螺旋形压水室包括蜗室、扩散管、隔舌和隔板,扩散管连通于蜗室,扩散管的出口设置有出口法兰,隔舌设置于蜗室与扩散管的连接处,隔板设置于蜗室内部,以使蜗室分隔为内蜗室和外蜗室;其中,内蜗室与外蜗室互为180°中心对称分布。

3、进一步地,蜗室的内壁与底面的夹角为92°。

4、进一步地,隔板是弯曲隔板,隔板的起始端和末端是圆弧形。

5、进一步地,吸水室是喇叭形吸水室。

6、进一步地,双蜗室泵体还包括o型圈,o型圈连接于入口法兰内侧,o型圈用于密封吸水室的外壁与入口法兰。

7、进一步地,入口法兰是松套法兰。

8、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离心泵,包括如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双蜗室泵体。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一种应用于立式离心泵的双蜗室泵体,包括吸水室和螺旋形压水室,吸水室底部设置有入口法兰;螺旋形压水室连通于吸水室上方,螺旋形压水室包括蜗室、扩散管、隔舌和隔板,扩散管连通于蜗室,扩散管的出口设置有出口法兰,隔舌设置于蜗室与扩散管的连接处,隔板设置于蜗室内部,以使蜗室分隔为内蜗室和外蜗室;其中,内蜗室与外蜗室互为180°中心对称分布。由此,能够有效减小立式离心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叶轮产生的径向力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提高立式离心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0、其中,蜗室的内壁与底面的夹角为92°,一方面使得介质中含有泥沙等杂质时,杂质能够沿倾斜的内壁排出蜗室,防止杂质沉积,减少泵体磨损;另一方面,使得介质在通过蜗室时具有较好的流动状态。

1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蜗室泵体,应用于立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室泵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室泵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室泵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室泵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室泵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一种立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立式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立式离心泵的双蜗室泵体,包括吸水室和螺旋形压水室,吸水室底部设置有入口法兰;螺旋形压水室连通于吸水室上方,螺旋形压水室包括蜗室、扩散管、隔舌和隔板,扩散管连通于蜗室,扩散管的出口设置有出口法兰,隔舌设置于蜗室与扩散管的连接处,隔板设置于蜗室内部,以使蜗室分隔为内蜗室和外蜗室;其中,内蜗室与外蜗室互为180°中心对称分布。由此,能够有效减小立式离心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叶轮产生的径向力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提高立式离心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婷婷,孙德臣,仲作文,韩宝凤,符伟,赵芳,孙琪,刘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