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3815发布日期:2024-05-13 12:4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螺杆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鼓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杆鼓风机。


背景技术:

1、螺杆鼓风机是一种基于螺杆压缩原理的气体输送设备,可通过旋转螺杆将气体压缩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节能以及噪音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建筑等领域。

2、螺杆鼓风机内部安装有阳转子和阴转子,阳转子与阴转子之间同步旋转,实现螺杆鼓风机的吸气、压缩以及排气的步骤,最后将螺杆转子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压力和动能。

3、为了保证螺杆鼓风机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需要对其内部相关部件进行充分润滑及散热,现有的螺杆鼓风机润滑技术分为自润滑和强制润滑两种,自润滑通常是采用飞溅润滑技术,即通过内部甩油盘进行搅油,将润滑油飞溅到轴承和齿轮等部件上,从而给相关部件进行润滑降温,但目前的自润滑技术所能允许的排气压力较低,当排气压力较高时,则需要通过强制润滑技术,对螺杆鼓风机内部部件进行润滑散热。

4、现有的强制润滑技术大多数是通过螺杆鼓风机外接润滑散热装置,对螺杆鼓风机进行润滑散热,即螺杆鼓风机外接油泵、液压油箱、风冷器等外置润滑散热装置,相关装置之间通过外置润滑油管路相互连接,但该外接润滑装置由于结构复杂,连接管路过多,操作人员安装或维护时,操作复杂繁琐,工作量大,并且,增加了罗茨鼓风机整机的重量以及占地面积,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次,使用外置油箱需要添加较多的润滑油,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再者,由于连接管路过多,存在多处润滑油泄露的问题,增加鼓风机故障率,鼓风机无法长时间稳定运行,缩短其使用寿命。

5、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螺杆鼓风机,该螺杆鼓风机通过采用内置润滑油路以及内置油泵,首先,能够避免由于外接润滑管路过多,导致结构复杂,操作人员安装或维护复杂繁琐的问题,其次,减轻了罗茨鼓风机整机的重量,缩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制造成本,再者,由于采用内置润滑油路,避免了润滑油向外泄露的问题,减少了鼓风机的故障率,保证鼓风机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2、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鼓风机,包括鼓风机壳体、传动组件和供油润滑散热组件;

3、鼓风机壳体包括机壳组件和油箱组件,机壳组件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驱动端油箱和支撑端油箱,驱动端油箱和支撑端油箱组成了油箱组件;

4、机壳组件包括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的内部均为空腔结构,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的内部空腔结构组合形成机壳内腔体,驱动端油箱的内部设有驱动端油箱内腔体,支撑端油箱的内部设有支撑端油箱内腔体;

5、进气机壳的上部固定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外侧端口上设有进气口,排气机壳的上部固定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外侧端口上设有排气口;

6、进气管和进气机壳内部的机壳内腔体相互连通,排气管和排气机壳内部的机壳内腔体相互连通;

7、传动组件包括阳转子旋转轴组件和阴转子旋转轴组件,阳转子旋旋转轴组件和阴转子旋转轴组件在鼓风机壳体内部沿轴线方向固定设置,阳转子旋转轴组件的中间位置设有阳转子,阳转子旋转轴组件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轴向贯穿至驱动端油箱的外侧,阴转子旋转轴组件的中间位置设有阴转子,阴转子旋转轴组件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

8、阳转子和阴转子上分别设有螺旋叶面,阳转子和阴转子之间通过螺旋叶面旋转连接;

9、阳转子和阴转子与内腔体的内表面密封旋转连接;

10、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侧旋转轴段和内侧旋转轴段分别与驱动端油箱内腔体、机壳内腔体旋转连接,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侧旋转轴段和内侧旋转轴段分别与支撑端油箱内腔体、机壳内腔体旋转连接;

11、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侧旋转轴段和内侧旋转轴段分别与驱动端油箱内腔体、机壳内腔体旋转连接,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侧旋转轴段和内侧旋转轴段分别与支撑端油箱内腔体、机壳内腔体旋转连接;

12、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分别设有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通过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阳转子、阴转子的两侧端面和机壳内腔体的两侧内端面之间可以分别实现轴向调节;

13、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分别固定设有阳转子驱动齿轮和阴转子驱动齿轮;

14、供油润滑散热组件包括润滑油路组件、油泵组件和润滑油路连接组件;

15、润滑油路组件内置于鼓风机壳体的内部,油泵组件位于支撑端油箱的内部,油泵组件和支撑端油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16、润滑油路连接组件位于支撑端油箱的外部,润滑油路连接组件和支撑端油箱外部靠近阳转子的一侧固定连接;

17、润滑油路组件、油泵组件和润滑油路连接组件之间相互连通。

18、优选地,润滑油路组件包括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包括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端过渡油路,阴转子端润滑油路包括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端过渡油路;

19、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分别径向设在驱动端油箱、排气机壳、支撑端油箱靠近阳转子一侧的内部,阳转子端过渡油路依次轴向贯穿在驱动端油箱、排气机壳、进气机壳、支撑端油箱靠近阳转子一侧的内部,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的一端分别和阳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的另一端分别对准阳转子驱动齿轮、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外圆周上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外圆周上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

20、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分别径向设在驱动端油箱、排气机壳、支撑端油箱靠近阴转子一侧的内部,阴转子端过渡油路依次轴向贯穿在驱动端油箱、排气机壳、进气机壳、支撑端油箱靠近阴转子一侧的内部,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的一端分别和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的另一端分别对准阴转子驱动齿轮、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外圆周上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外圆周上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

21、优选地,油泵组件包括油泵,油泵上设有油泵吸油孔,支撑端油箱外侧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分别向支撑端油箱内部贯穿设有注油通道和吸油通道,油泵吸油孔、吸油通道和支撑端油箱内腔体之间依次连通,油泵上设有油泵出油孔,油泵吸油孔和油泵出油孔通过油泵的内部管路相连通,支撑端油箱的内部内置设有第四出油通道,油泵出油孔和第四出油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端油箱靠近阳转子一侧的外表面;

22、油泵上设有油泵内壳体,油泵内壳体的外表面与支撑端油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油泵内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油泵转子,油泵转子同时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轴向固定连接,波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油泵轴向外侧固定设有油泵外固定座,油泵内壳体的内部内置有泄压通道,泄压通道的一端分别和阳转子端过渡油路、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泄压通道的另一端和固定板远离波形弹簧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

23、优选地,润滑油路连接组件包括润滑油路连接座和滤清器,润滑油路连接座和支撑端油箱外部靠近阳转子的一侧固定连接;

24、润滑油路连接座上设有滤清器连接座,滤清器通过滤清器连接座与润滑油路连接座固定连接,润滑油路连接座外表面靠近支撑端油箱的一侧设有进油通道孔,进油通道孔和第四出油通道远离油泵出油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润滑油路连接座上位于滤清器连接座一侧的外表面设有出油通道孔,进油通道孔和出油通道孔之间设有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连接通道,进油通道孔、出油通道孔和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连接通道相互连通,润滑油路连接座上位于滤清器连接座一侧的外表面设有回油通道孔,出油通道孔、回油通道孔分别和滤清器内部过滤管路的进油孔和出油孔相互连通;

25、支撑端油箱的内部沿径向方向设有过渡连接通道,过渡连接通道的两端贯穿支撑端油箱的外表面。

26、优选地,润滑油路连接座为低压润滑油路连接座,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孔与第一进油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进油通道之间相互连通,第一过渡通道的另一端和过渡连接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渡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支撑端油箱内部的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第一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和支撑端油箱内部的阳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

27、优选地,支撑端油箱的外部靠近阴转子的一侧固定设有分油块,分油块的内部设有第二缓冲通道,分油块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缓冲通道之间相互连通,第二过渡通道的另一端和过渡连接通道远离第一过渡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和支撑端油箱内部的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

28、优选地,支撑端油箱的轴向外侧固定设有风冷器,风冷器上固定设有风冷器散热风扇,风冷器散热风扇通过风冷器连接轴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固定连接,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旋转时,带动风冷器内的风冷器散热风扇同步旋转,风冷器的两端固定设有风冷器进油口和风冷器出油口,风冷器进油口和风冷器出油口之间固定设有风冷器内部连接通道;

29、支撑端油箱的外部靠近阴转子的一侧固定设有分油块,分油块的内部设有第二缓冲通道,分油块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的一端分别和第二缓冲通道固定连接;

30、润滑油路连接座为高压润滑油路连接座,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一缓冲通道,回油通道孔与第一进油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的一端分别和第一缓冲通道固定连接,第一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和支撑端油箱内部的阳转子端过渡油路固定连接,第一进油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和风冷器进油口固定连接,风冷器出油口的外侧端口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二缓冲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远离第二缓冲通道的一端和过渡连接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渡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一过渡通道远离第一缓冲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

31、优选地,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内部的空腔结构底部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和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以及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分别和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旋转固定连接,阳转子、阴转子的两侧端面分别和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的内侧端面之间设有间隙孔;

32、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包括转子轴向调整环,两个转子轴向调整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转子轴向调整环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转子轴向调整环支撑部,转子轴向调整环支撑部上设有支撑部外端面和支撑部内端面,两个转子轴向调整环支撑部之间固定设有转子轴向调整环弹性部,转子轴向调整环弹性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弹性压缩段,转子轴向调整环弹性部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弹性支撑段,两个弹性支撑段的外侧端面分别和两个支撑部内端面固定连接,两个弹性支撑段的内侧端面分别和弹性压缩段的两侧端面固定连接;

33、两个转子轴向调整环分别靠近阳转子和阴转子一端的支撑部外端面轴向固定设有支撑轴承,支撑部外端面和支撑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支撑轴承的轴承内圈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分别设有轴肩,支撑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内侧端面和轴肩轴向固定连接,两个转子轴向调整环分别远离阳转子和阴转子一端的支撑部外端面轴向固定设有推力轴承,支撑部外端面和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内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设有旋转轴套,两个旋转轴套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面旋转固定连接,旋转轴套、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转子轴向调整环、支撑轴承的轴承内圈和轴肩之间依次轴向锁紧,旋转轴套和轴肩之间设有间隙孔,转子轴向调整环处于轴向压缩状态;

34、推力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内侧端面和支撑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外侧端面之间轴向固定设有轴承润滑组件,两个轴承润滑组件的内侧端面分别同时和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轴向固定连接,支撑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内侧端面轴向固定设有迷宫密封套,支撑轴承的的轴承外圈的内侧端面和迷宫密封套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两个迷宫密封套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两个迷宫密封套的内侧端面分别和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轴向固定连接,推力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设有轴承固定套,轴承固定套同时和轴承润滑组件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

35、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上的转子轴向间隙调整支撑组件分别由推力轴承和波形弹簧组成;

36、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分别设有轴肩,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内侧端面和轴肩轴向固定连接,推力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内侧端面轴向固定设有迷宫密封套,推力轴承的的轴承外圈的内侧端面和迷宫密封套的外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两个迷宫密封套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两个迷宫密封套的内侧端面分别和阳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阴转子旋转轴定位槽板轴向固定连接,推力轴承的外侧端面和波形弹簧的内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两个波形弹簧分别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的外圆周固定连接,波形弹簧的外侧端面位于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的位置轴向固定设有轴承固定套,两个轴承固定套同时分别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固定连接,两个波形弹簧的外侧端面位于推力轴承的轴承外圈的位置分别和支撑端油箱的内侧端面轴向固定连接,轴承固定套、波形弹簧、推力轴承的轴承内圈和轴肩之间依次轴向锁紧,波形弹簧处于轴向压缩状态。

37、优选地,轴承润滑组件包括轴承润滑套,轴承润滑套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定位孔,安装定位孔的内表面和轴承润滑套的两侧端面的连接处设有斜面,轴承润滑套内部靠近外侧位置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三进油通道,两个轴承润滑套内部的第三进油通道的外侧端口分别和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远离阳转子端过渡油路、阴转子端过渡油路的一端固定连接;

38、第三进油通道的内侧端口朝向安装定位孔的方向相连设有缓冲连接通道,缓冲连接通道在轴承润滑套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缓冲连接通道靠近内侧位置的轴向两端分别和斜面之间固定设有喷油通道,缓冲连接通道、喷油通道、斜面之间相互贯穿。

39、优选地,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外圆周的迷宫密封套上分别设有甩油孔,排气机壳的内表面靠近甩油孔的位置固定设有回油槽;

40、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外圆周的迷宫密封套上分别设有甩油孔,进气机壳的内表面靠近甩油孔的位置固定设有回油槽;

41、驱动端油箱的内表面靠近阳转子驱动齿轮和阴转子驱动齿轮的位置固定设有回油槽;

42、驱动端油箱的内表面分别靠近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外圆周的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回油槽;

43、支撑端油箱的内表面分别靠近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外圆周的推力轴承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回油槽;

44、鼓风机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设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依次贯穿驱动端油箱、排气机壳、进气机壳、支撑端油箱的内表面,回油管路位于支撑端油箱内表面的一端和支撑端油箱内腔体相互连通,回油槽分别远离甩油孔、阳转子驱动齿轮、阴转子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的一端分别和回油管路之间相互连通。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6、1.通过将润滑油路内置于鼓风机壳体的内部,避免了鼓风机外接过多的润滑管路,操作人员安装以及维护更加方便,降低了鼓风机整机的重量,缩小了鼓风机整机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润滑油路内置于鼓风机壳体内部,避免了润滑油向外泄露的问题;

47、并且,鼓风机壳体内部针对推力轴承、支撑轴承、驱动齿轮分别单独设置了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以及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可以对鼓风机壳体内部的推力轴承、支撑轴承、驱动齿轮进行精准喷油润滑,保证了推力轴承、支撑轴承、驱动齿轮具有足够的润滑效果。

48、2.将油泵组件内置于支撑端油箱的内部,并且油泵内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油泵转子,油泵转子同时和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之间轴向固定连接,波形弹簧持续处于压缩状态,正常状态下,固定板在波形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当润滑油路中的油压过高时,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推动油泵组件上的固定板,将固定板和油泵内壳体的内表面相互脱离,润滑油从固定板和油泵内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流至支撑端油箱中,实现自回流泄压,该结构设计,为螺杆鼓风机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自泄压过程,无需额外增加外置的泄压阀和泄压阀油路,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成本;

49、并且,由于油泵直接与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固定连接,由阳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驱动其运行,无需单独外接油泵电机,避免由于油泵电机出现故障,导致螺杆鼓风机因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降低了设备整体的故障率。

50、3.通过设置低压润滑油路连接座、滤清器和分油块的结合使用,来满足螺杆鼓风机最高排气压力不高于140kpa时对于内部零部件的润滑散热需求,油泵将支撑端油箱内的润滑油吸入至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由于润滑油路连接座所使用的材料为铸铝合金材料,当润滑油进入到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时,会带走润滑油自身一部分的热量,对润滑油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然后通过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连接通道进入到滤清器的内部,滤清器对润滑油进行有效过滤,能够过滤掉润滑油中掺杂的杂质,保证了润滑油的清洁度,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周期,过滤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通道孔进入到第一进油通道的内部,此时,润滑油路连接座可以对进入的润滑油进行二次散热降温;

51、第一进油通道内部的润滑油,一部分进入到第二过渡通道中,第二过渡通道中的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二缓冲通道、第二出油通道、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分别进入到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中,分别对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进行喷油润滑,还有一部分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一出油通道、阳转子端过渡油路分别进入到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中,分别对阳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进行喷油润滑;

52、由于第二过渡通道、第二出油通道分别和第二缓冲通道的位置相互垂直角度设置,当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二过渡通道、第二缓冲通道、第二出油通道时,第二过渡通道、第二出油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之间的垂直角度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缓冲增压,能够增大阳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润滑油的供应量,避免阴转子端润滑油路由于与润滑油路连接座之间间隔距离较远,润滑油喷油压力不足,导致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出现润滑油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阳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均具有足够的润滑散热效果。

53、4.通过设置高压润滑油路连接座、滤清器、风冷器和分油块的结合使用,来满足螺杆鼓风机的排气压力高于140kpa时对于内部零部件的润滑散热需求,油泵将支撑端油箱内的润滑油吸入至润滑油路连接座的内部,由于润滑油路连接座所使用的材料为铸铝合金材料,当润滑油进入到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时,会带走润滑油自身一部分的热量,对润滑油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然后通过润滑油路连接座内部连接通道进入到滤清器的内部,滤清器对润滑油进行有效过滤,能够过滤掉润滑油中掺杂的杂质,保证了润滑油的清洁度,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周期,过滤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通道孔进入到第一进油通道的内部,此时,润滑油路连接座可以对进入的润滑油进行二次散热降温;

54、第一进油通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风冷器内部连接通道中,此时,风冷器散热风扇对风冷器内部连接通道中的润滑油进行风冷散热降温,散热降温后的润滑油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第二缓冲通道中,第二缓冲通道中的润滑油,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二出油通道、阴转子端过渡油路分别进入到阴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阴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中,对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进行喷油润滑,还有一部分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二过渡通道、过渡连接通道、第一过渡通道、第一缓冲通道、第一出油通道、阳转子端过渡油路分别进入到阳转子驱动齿轮润滑油路、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阳转子支撑端轴承润滑油路中,对阳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进行喷油润滑,当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一过渡通道、第一缓冲通道、第一出油通道时,润滑油路连接座可以对进入的润滑油进行第三次散热降温;

55、由于第二过渡通道、第二出油通道分别和第二缓冲通道的位置相互垂直角度设置,润滑油通过时,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缓冲增压,并且,由于第一过渡通道、第一出油通道分别和第一缓冲通道的位置相互垂直角度设置,润滑油通过时,可以再次对润滑油进行缓冲增压,这样,能够保证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均能够得到缓冲增压,避免了由于连接风冷器导致润滑油的流动行程距离过长,出现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中润滑油压力过低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中均具有足够的润滑油压力,阳转子端润滑油路和阴转子端润滑油路一侧的驱动齿轮、推力轴承、支撑轴承均能得到充足的喷油润滑效果;

56、并且,由于风冷器直接通过阴转子支撑端旋转轴段驱动运行,无需单独外接风冷器电机,避免了由于外接风冷器电机出现故障,导致风冷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降低了设备整体的故障率,进一步保证了鼓风机内部零部件具有充足的散热降温效果。

57、5.通过在阴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上的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之间固定设有轴承润滑套,润滑油通过阳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和阴转子驱动端轴承润滑油路分别进入到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和阴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一侧的轴承润滑套内部的缓冲连接通道中,然后通过缓冲连接通道两侧的喷油通道向外喷出,分别对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进行独立的喷油润滑,其次,由于缓冲连接通道和喷油通道为多个,且在承润滑套的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能够进一步增加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润滑散热的效果,保证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在旋转时,受到不间断的喷油润滑降温,再者,由于在分配通道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连接通道,当其中一路喷油通道因故障受堵,其他的喷油通道也可以继续对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进行喷油润滑,进一步保证了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长时间旋转的稳定性,降低了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旋转时的磨损程度,进一步降低了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延长其使用寿命。

58、6.在润滑油路连接座、分油块、阳转子端润滑油路、阴转子端润滑油路、轴承润滑套上设有通道孔、检测油路、检测通道,通道孔、检测油路、检测通道内可以根据需求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相关的检测装置,对相应的油路中的润滑油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这样的设计,当某一处油路出现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避免由于某油路中的油压或油温等出现重大异常,且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故障累计时间过长,增大维修难度及增加维修成本,甚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59、7.通过安装齿轮锁紧装置对阳转子驱动齿轮进行锁紧,该齿轮锁紧装置是通过多个锁紧螺钉将第一齿轮锁紧盘和第二齿轮锁紧盘分别锁紧在阳转子驱动齿轮两端的齿轮锁紧盘锥形面上,当第一齿轮锁紧盘和第二齿轮锁紧盘推动至第三锥形面最大外径处时,此时,第一齿轮锁紧盘和第二齿轮锁紧盘与驱动齿轮固定套锥形面之间整体轴向贴合,继续拧紧锁紧螺钉,两个齿轮锁紧盘继续向驱动齿轮固定套锥形面内侧锁紧,迫使驱动齿轮固定套内径变小,最终将驱动齿轮固定套完全抱紧在阳转子驱动端旋转轴段上;

60、该设计,由于两个齿轮锁紧盘在锁紧过程中,始终与齿轮锁紧盘锥形面处于整体轴向贴合状态,并且,两个齿轮锁紧盘和驱动齿轮端面凹槽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在齿轮锁紧盘和驱动齿轮端面凹槽的轴向端面上,这样就能够确保在锁紧过程时,驱动齿轮固定套在圆周方向始终均匀受力,避免了阳转子驱动齿轮发生变形,既保证了阳转子驱动齿轮与阳转子旋转轴段之间更好的锁紧,又保证了阳转子驱动齿轮和阴转子驱动齿轮之间有效的啮合,降低了螺杆鼓风机运行时的噪音以及振动幅度,降低了鼓风机的故障率,增加了工作效率,延长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61、8.通过安装转子轴向调整环,阴阳转子旋转轴段上的推力轴承、支撑轴承、波形弹簧等部件安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直接对阴阳转子轴向间隙尺寸进行调整,即用间隙测量仪分别测量驱动端一侧的阴阳转子的外端面和同一侧的旋转轴定位槽板的内侧端面之间的间隙尺寸,由于转子轴向调整环和波形弹簧一直处于轴向压缩状态,通过拧紧或松动旋转轴套,阴阳转子在转子轴向调整环和波形弹簧的共同弹力作用下,实现前后轴向平移,可以快速并准确的将阴阳转子驱动端叶片端面与旋转轴定位槽板的内侧端面之间的间隙尺寸调整到标准范围,不需要对相关部件进行反复拆装,操作简单,安装难度低,工作效率高,不会对轴承造成损伤;

62、由于转子轴向调整环和波形弹簧一直处于轴向压缩状态,并且挤压转子轴向调整环和波形弹簧所需要的轴向力要远大于鼓风机运行或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轴向力,阴阳转子驱动端的外侧端面与旋转轴定位槽板的内侧端面之间的间隙尺寸调整完毕后,不会随意发生波动,因此,无需另外使用轴向锁紧装置对轴向调整环和波形弹簧进行锁紧,保证了螺杆鼓风机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63、9.在鼓风机壳体外表面多处位置设置第一固定端面、第二固定端面、备用固定端面,鼓风机安装时,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端面、第二固定端面、备用固定端面对鼓风机进行多方位加强支撑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鼓风机安装在狭窄的空间或者环境恶劣的地势时的稳固性,保证鼓风机壳体的立体多点位均匀受力,进一步降低鼓风机运行时的抖动幅度,减小对鼓风机壳体以及内部零部件造成的损伤,降低鼓风机的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延长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6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