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密封反馈功能的节水式水泵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2332发布日期:2024-05-17 12:53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密封反馈功能的节水式水泵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泵控制阀,具体为一种具有密封反馈功能的节水式水泵控制阀。


背景技术:

1、水泵控制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水泵运行的装置。它通常被安装在水泵的进出水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水泵控制阀是采用先导方式控制流量的多功能阀门。适用于配水管需控制流量和压力的管路中,保持预定流量不变,将过大流量限制在一个预定值,并将上游高压适当减低,即使主阀上游的压力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主阀下游的流量。但现有的水泵控制阀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2、常规的水泵控制阀在工作工程中,密封圈受到输入水体的压力,会被挤压,密封圈会向边缘膨胀,进而增大了密封圈的边缘压力,不利于在水泵启动过程中主阀芯的顶起,在水泵不再输入水体后,密封圈失去水体压力,则又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缩,密封圈的边缘压力会减小,不利于主阀芯对回流水体的阻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反馈功能的节水式水泵控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密封反馈功能的节水式水泵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封闭组件、控制组件、输入管路、输出管路,阀体内部设置有输入腔、输出腔,阀座设置在输入腔、输出腔之间,阀座和阀体紧固连接,封闭组件设置在阀体内部,封闭组件一端和控制组件连接,封闭组件另一端穿过阀座,控制组件和阀体上端紧固连接,输入管路和阀体一侧紧固连接,输出管路和阀体另一侧紧固连接,输入管路和输入腔连通,输出管路和输出腔连通。水泵将水体从输入管路输入,水体进入到阀体内部的输入腔,输入腔内部的水体穿过阀座,进入到输出腔中,再从输出管路排走,控制组件对封闭组件进行调节。

3、进一步的,封闭组件包括阀杆、主阀芯、缓冲阀芯、挤压弹簧,阀杆一端和控制组件连接,阀杆另一端和阀座滑动连接,主阀芯和阀杆滑动连接,缓冲阀芯和阀杆紧固连接,挤压弹簧一端和缓冲阀芯紧固连接,挤压弹簧另一端和控制组件紧固连接。在水泵开始泵水时,输入腔水体压力大于输出腔,主阀芯被顶起,阀杆也被膜片带起,缓冲阀芯压缩挤压弹簧,在水泵不再输入水体后,主阀芯由于重力下落,阻挡大部分的水体回流,进而减少输出管路中的水体流失,起到节水的作用,缓冲阀芯打开,消除大部分的水锤作用。随着停止水体输送后,膜片两侧的水体压力逐渐反转,缓冲阀芯也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下落闭合,实现了阀体的自动控制。

4、进一步的,主阀芯中心位置设置有缓冲孔,主阀芯靠近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内部设置有调节单元。在主阀芯封闭时,水体回流中小部分水体从缓冲孔处排走,密封圈辅助主阀芯的密封,缓冲孔的设置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水体回流过程中的水锤效应。

5、进一步的,调节单元包括缓冲囊、第一半槽、第二半槽、设置腔,设置腔设置在密封圈中心位置,第一半槽、第二半槽设置在密封圈内部,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滑动连接,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间形成密封腔,第一半槽和设置腔一侧紧固连接,第二半槽和设置腔另一侧紧固连接,缓冲囊嵌入在密封圈内部,缓冲囊环绕在设置腔外侧,缓冲囊和密封腔连通,密封腔内部设置有拉拽弹簧,拉拽弹簧两端分别和第一半槽、第二半槽紧固连接。在水泵未工作时,输入腔内部压力较小,密封圈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小,密封腔的空间被拉拽弹簧拉扯缩小,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总厚度增大,密封腔内部气流充入缓冲囊内部,缓冲囊膨胀,对密封圈产生挤压,起到密封反馈的作用。在水泵输出水流时,水体压力作用在密封圈表面,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之间会受到压力,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的总厚度缩小,拉拽弹簧被拉伸,密封腔内部空间增加,缓冲囊内部气体被抽入密封腔中,缓冲囊缩小,密封圈的外圈压力减小,水体能够更加容易的顶开密封圈。

6、进一步的,控制组件包括上膜片盖、下膜片盖、膜片、调压单元,下膜片盖和阀体紧固连接,上膜片盖和下膜片盖紧固连接,膜片设置在上膜片盖和下膜片盖之间,膜片将上膜片盖和下膜片盖之间分隔为上仓室、下仓室,阀杆和下膜片盖滑动连接,阀杆和膜片紧固连接,调压单元一端和阀体两侧连接,调压单元另一端和上膜片盖、下膜片盖连接。调压单元根据泵水状况调节上仓室、下仓室的水压,膜片根据上仓室和下仓室的压力差调整偏移位置,进而实现阀杆位置的调整。

7、进一步的,调压单元包括第一球阀、第一止回阀、第一过滤器、第一连通管、第二球阀、第二止回阀、第二过滤器、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一端和输入腔连接,第一连通管远离输入腔的一端和下仓室连通,第二连通管一端和输出腔连接,第二连通管远离输出腔的一端和上仓室连通,第一球阀、第一过滤器、第一止回阀串联在第一连通管上,第一过滤器设置在第一球阀、第一止回阀之间,第一球阀位于第一过滤器下侧,第一止回阀设置在第一过滤器上侧,第二球阀、第二过滤器、第二止回阀串联在第二连通管上,第二过滤器设置在第二球阀、第二止回阀之间,第二球阀位于第二过滤器下侧,第二止回阀位于第二过滤器下侧。水泵泵水时,输入腔内部水压较大,水体从第一连通管中流过,依次经过第一球阀、第一过滤器、第一止回阀,进入到下仓室中。当水泵不再工作时,输出腔内部水压较大,水体从第二连通管中流过,依次经过第二球阀、第二过滤器、第二止回阀,进入到上仓室中。

8、进一步的,输出管路内部设置导流单元,导流单元设置有多组,多组导流单元围绕输出管均匀分布,导流单元包括引导孔、拉扯弹簧、旋转板、排出部件,引导孔嵌入在输出管路内壁中,引导孔一端和输出管路内壁表面连通,引导孔未和输出管路内壁表面连通的一端向输出管路连通输出腔体的一端延伸,旋转板和引导孔开孔一侧边缘位置铰接,旋转板铰接一侧靠近输出腔体,拉扯弹簧一端和旋转板紧固连接,拉扯弹簧另一端和引导孔内壁紧固连接,排出部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排出部件沿着引导孔均匀分布,排出部件一端和引导孔连通,排出部件另一端和输出管路内壁表面连通。在水体输出的过程中,水流经过输出管路,旋转板被水流抬起,贴近在输出管路的内壁上。当水流停止输出后,水体回流,旋转板会在拉扯弹簧的挤压下弹出,部分水体被引入到引导孔中,这部分水体被从各个排出部件处排出,用于降低水体回流的冲击力。

9、进一步的,排出部件包括排出管、封闭盖、限制弹簧,排出管嵌入输出管路内壁中,排出管一端和引导孔连通,排出管另一端延伸到输出管路内壁表面,排出管倾斜设置,排出管和引导孔连通的一端向输出腔体一侧倾斜,封闭盖和排出管连通输出管路位置靠近输出腔体一侧边缘位置铰接,限制弹簧一端和封闭盖紧固连接,限制弹簧另一端和排出管内壁紧固连接,靠近输出腔体一侧的排出部件中的排出管直径大于远离输出腔体一侧的排出部件中的排出管直径。水流正常输出时,封闭盖会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限制弹簧,封闭盖此时是封闭状态,在水流排出时,水流从排出管输出。本发明的导流单元将部分靠近输出管路边缘位置的回流水体收集,对这部分的水体进行引导,将其分散到各个排出管中,并通过对排出管直径的调节,使得排出管输出的水流逐渐递增。该结构实现了对回流水体的逐级对冲,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水锤效应对控制阀的影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主阀芯在水泵停止工作时,会由于重力下落,阻挡大部分的水体回流,进而减少输出管路中的水体流失,起到节水的作用,缓冲阀芯打开,消除大部分的水锤作用。随着停止水体输送后,膜片两侧的水体压力逐渐反转,缓冲阀芯也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下落闭合,实现了阀体的自动控制。本发明的调节单元通过对密封圈外膨胀收缩的控制,使得在水泵未工作时,密封圈可膨胀贴紧阀座表面,阻碍水体回流,在水泵工作时,密封圈外圈收缩,水体能够更加容易的顶开密封圈,实现了对阀座的密封反馈,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水泵控制阀的工作稳定性。本发明的导流单元将部分靠近输出管路边缘位置的回流水体收集,对这部分的水体进行引导,将其分散到各个排出管中,并通过对排出管直径的调节,使得排出管输出的水流逐渐递增。该结构实现了对回流水体的逐级对冲,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水锤效应对控制阀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