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4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适用于油田采油设备一抽油机上的一种调绳器。该调绳器是用来调节抽油机上两根钢丝绳长度误差,使两绳受力均匀的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在公知的技术中,抽油机通常采用的调绳器是参照美国结构改制的,目前,已被各油田设备制造厂家广泛采用。如附图1中的结构,但该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架体〔1〕绕着绳架座〔3〕顶部的园弧转动,其转动范围由绳架座〔3〕两侧上平面和长腰形孔来限定,以此来达到完成调节两根钢丝绳〔S〕长度误差的功用。但由于该架体〔1〕和绳架座〔3〕的转动配合面〔1.3〕与定位螺栓〔4〕不同心,转动中相互制约,因而转动困难,实际上难以达到自动调心,补偿两根钢丝绳〔S〕长度误差的功用。
2、在特定情况下,长腰形孔的定位螺栓〔4〕有可能处于受剪切的危险状态,使用中极不安全。
3、结构复杂,由其是绳架座〔3〕,在铸造和焊接时易变形,其顶部又是园弧面,所以给铸造和加工都带来困难,而且加工效率低,材料消耗大。
对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重新设计一种调绳器,该调绳器应当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加工,使之能够完成自动调心功能等优点的一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它是由绳架〔1〕,绳架轴〔2〕和定位螺栓〔3〕组成。
绳架〔1〕上部采用20°的双肩翘度,同时使用对称的弧状轮廓限位支承(
),使该另件最大转动范围为20°,在达到极限位置时〔1C〕面转成为水平状,因而钢丝绳〔S〕此时受垂直力,安全可靠,从旋转运动换算到钢丝绳〔S〕的垂直活动距离为20毫米,等于钢丝绳〔S〕所允许的最大长度公差范围。绳架轴〔2〕是一空心台阶轴,由它取代了原结构中加工极为复杂困难的绳架座(附图1中的标号3),空心孔用于穿定位螺栓〔3〕。从而实现了定位螺栓〔3〕的轴心与绳架〔1〕的转动中心同心。转动非常灵活,并将原结构中架体〔1〕与钢丝绳〔S〕的直线贴合面改为与转动中心同心的园弧面(
),使之受力均匀,且两钢丝绳之间距离保持不变。同时,还利用了与调绳器配合的部件上原有的台阶作为防止绳架〔1〕过度旋转时的限位平面,从而使结构大为简化,减少了废品,节省了原材料,并且加工制造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调绳器,由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达到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长度误差的功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使用中,可靠性和安全感提高。任意大、中、小型的抽油机,都可采用此种调绳器。
对附图的说明附图图1是已知技术的组装图。
图中1-1是1-2中的A-A剖视图。
在图1-2中R是转动园弧半径,标号〔1.3〕是指架体〔1〕与绳架座〔3〕在转动时的园弧配合面,图中的长腰形孔,用于穿定位螺栓〔4〕的,并起限位作用,但实际上,由于定位螺栓〔4〕与配合园弧中心不同心,转动并不灵活,很难达到自动调节的作用。
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中2-2是2-1中的A-A剖视图。
在图2-1中,标号〔1.2〕是绳架〔1〕与绳架轴〔2〕在转动时的园弧配合面,将定位螺栓〔3〕穿入绳架〔1〕和绳架轴〔2〕的空心孔内,用螺帽上紧,由于绳架〔1〕的转动中心与定位螺栓〔3〕的轴心同心,转动灵活,从而可达到自动调节的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抽油机上的调绳器,由绳架[1]、绳架轴[2]和定位螺栓[3]组成,其特征在于绳架[1]上部双肩翘度与水平位置夹角为20°,底部是对称型呈弧状轮廓限位支承[
],其转动中心与定位螺栓[3]的轴心同心。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调绳器,其特征在于绳架〔1〕的转动中心与两弧面〔
〕的园心同心。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采油设备—抽油机的一种调绳器。该调绳器是用来调节抽油机上两根钢丝绳长度误差,使两绳受力均匀的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其结构是由绳架[1]、绳架轴[2]和定位螺栓[3]组成。由于该绳架[1]的转动中心与定位螺栓[3]的轴心同心,转动非常灵活,能够达到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长度误差的功能。另外在结构上进行了简化,使该调绳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加工制造方便,节省原材料等优点。任意大、中、小型的抽油机都可采用此种装置。
文档编号F04B47/00GK86200614SQ86200614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9日
发明者谭玉生, 卢忠授 申请人:石油部第二石油机械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