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万能试验机上的径向辐射七柱塞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0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万能试验机上的径向辐射七柱塞圆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万能试验机上,属液体泵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力值与硬度计量手册”中册(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82页径向辐射六柱塞圆泵改进的。
现有的六柱塞圆泵,柱塞呈辐射排列,结构紧凑,流量小,压力高,噪音低。和其它定量径向柱塞方泵或定量轴向柱塞泵相比,较适用于万能试验机的要求。但是该圆泵和用于试验机上的其他油泵一样,存在着出油流量脉动不稳定的现象,经计算该圆泵的流量不均匀系数为13.9%。出油流量脉动过大,要影响试验机测力时的负荷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持原圆泵优点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出油流量脉动小的辐射式柱塞圆泵。
解决本实用新型任务的方法是用七个中心线不通过曲轴旋转中心的柱塞和柱塞套组成径向辐射七柱塞圆泵。经过油泵流量脉动计算分析,新圆泵的流量不均匀系数降低为2.53%,从而使出油流量脉动减小。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圆泵的主剖视图。
图2图1中的Ⅱ-Ⅱ剖面图。
在图1和图2中描述了根据曲柄连杆滑块原理而设计的新圆泵。
从泵体(1)中心向外有七对径向辐射的柱塞(2)和柱塞套(6)。各柱塞的中心线并不正好通过曲轴(4)的旋转中心,而是等分设置在与通过曲轴(4)旋转中心的辐射线相平行,並通过曲轴(4)旋转中心的辐射线为旋转方向看作起始位的反侧,其偏移量约为曲轴轴颈偏心距的一半,这样可以使柱塞(2)所受的力矩减至最小,从而减小柱塞(2)与柱塞(6)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当曲轴(4)旋转时,靠柱塞压簧(10)的推力使柱塞(2)总是向内紧贴偏心轴颈。曲轴(4)每转一周七个柱塞(2)各往复一次,每隔 (360°)/7 都有一个柱塞(2)被推到最外位置。柱塞(2)往里运动是吸油行程,向外运动是排油行程。在吸油行程时,柱塞套(6)内腔容积增加,压力低于大气压吸油阀(11)从油箱吸油进入柱塞套(6)腔内。在压油行程时,柱塞行进2mm左右就自行封闭了吸油阀口,柱塞套(6)内腔的油被压缩,压力升高,出油压超过出油阀上部的油压和出油单向阀弹簧(8)压力时,压力油就推开出油单向阀的钢球(9)进入高压系统。随着曲轴(4)的旋转,圆泵的七个柱塞(2)就这样轮流并持续地吸油与排油。
由于柱塞(2)头部与曲轴(4)的偏心轴颈有摩擦,摩擦力随泵内油压提高而增大,所以在曲轴偏心轴颈外面装一个单列向心球轴承(5)使摩擦力减小。为了使油泵不因空气的存在而不出油,出油不均匀或降低出油量,可拧出外六角排气螺钉(7)排出泵内的空气。联电机接套(12)和联电机接座(13)可把圆泵直接联接在电机上。
当柱塞(2)和柱塞(6)间往复运动时,泄漏油可以润滑曲轴(4)上的三个轴承。但是,过多的泄漏油会外溢而径向飞溅。因此,在带动曲轴(4)的皮带轮(3)上设计一个与曲轴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当曲轴(4)转动时,起螺纹密封作用,迫使泄漏油定向泄出,从而防止了泄漏油的径向飞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小了油泵流量脉动。油泵流量脉动过大,会影响试验机测力时的负荷稳定,万能试验机考核时按标准测力指针负荷保持时间不应少于30秒。它的另一个优点是用一个简单的结构防止了泄漏油径向飞溅,从而保持了试验机工作场所的整洁。
权利要求
1.用于万能试验机上的径向幅射七柱塞圆泵,具有一个从中心向外幅射柱塞的圆形泵体(1),靠柱塞压簧(10)的推力使柱塞(2)作紧贴在旋转偏心轴颈上由外向内运动,使柱塞套(6)内腔容积增加並自行开启吸油阀(11)口实现吸油,靠曲轴(4)旋转时偏心轴颈对柱塞(2)的推力使柱塞(2)作由内向外运动,当柱塞(2)自行封闭了吸油阀(11)口,柱塞套(6)内腔的油被压缩,压力升高至推开单向阀的钢球(9)进入高压系统,随着曲轴(4)的旋转,圆泵的七个柱塞(2)就这样轮流并持续地吸油与排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七个柱塞(2)的柱塞中心线等分设置在与通过曲轴(4)旋转中心的幅射线相平行,並以通过曲轴(4)旋转中心的幅射线为旋转方向看作起始位的反侧,其偏移量约为曲轴轴颈偏心距的一半。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圆泵,其特征是在皮带轮(3)上具有一个与曲轴(4)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万能试验机上的径向辐射七柱塞圆泵。现有的径向辐射六柱塞圆泵,噪音低,结构适用于万能试验机,但油泵流量脉动不稳定,流量不均匀系数达13.9%,本实用新型在原结构基础上保持了噪音低的特点,采用七个中心线不通过曲轴旋转中心的柱塞和柱塞套组成的辐射七柱塞圆泵,从而减小了出油流量脉动,使流量不均匀系数下降为2.53%,其另一特点是在皮带轮上采用一个螺旋密封结构,防止了泄漏油的径向飞溅。
文档编号F04B1/00GK86200564SQ86200564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26日
发明者陈干 申请人:上海试验机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