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08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泵,特别是一种能够方便的将任何容器中的汽油、机油、啤酒、液体农药及其它液体倒装入另一容器中的虹吸泵。适用于小型油库进行油料倒装,对汽车、摩托车进行加油,商业上对啤酒、饮料等液体倒装及其它方面对小容量液体进行倒装。
目前,对小容量液体倒装仍广泛采用原始方法,即用一根软性胶(塑料)管,将管的一端插入液体中,用咀对准管的另一端,将管中的空气吸出,使液体进入管中,利用液位差的作用,实现液体倒装的功能。汽车在长途行驶中,驾驶员经常采取这种方法,将随车携带的汽油从油桶中倒装入汽车油箱中。这种方法即落后又不方便,对人身体健康也有危害,所以不是一种好的方法。还有一种装有气囊的液体倒装装置,这种装置主要是有气囊、输液管、进出液控制部件组成,它是靠对气囊施加一定压力将气囊中的气体排出,使液体进入输液管,利用液位差的作用,实现液体倒装的功能。这种液体倒装装置只能适应输液管较短的情况下,因为输液管的长短和气囊的大小成正比,气囊越大,使用就越不方便,加工成本就越高,所以得不到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倒装装置,它不但可以实现将任何容器中的液体方便的倒装入另一容器中的功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制造、造价低,便于携带等优点,可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附图所示的方案实现的。图中〔1〕进、回油管、〔2〕固定螺帽、〔3〕泵体、〔4〕输液管、〔5〕胶管、〔6〕油孔壳体、〔7〕制动开关、〔8〕出油管、〔9〕空心全塑球体、〔10〕回位弹簧、〔11〕金属球体、〔12〕密封胶垫、〔13〕进液孔、〔14〕出液孔、〔15〕回液孔。泵体〔3〕可采用胶木、硬质塑料、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强度的其它材料加工成园柱形或其它形状,输液管〔4〕采用橡胶空心管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可以多次重复弯曲使用的空心管,回位弹簧〔10〕一端固定在泵体〔3〕上,另一端压在金属球体〔11〕上,其直径和弹力应满足使金属球体〔11〕座落在进液孔〔13〕上而不使其偏离,当虹吸泵工作时又能使金属球体〔11〕脱离进液孔〔13〕使液体进入泵体〔3〕内,空心全塑球体〔9〕位于油孔壳体〔6〕和出油管〔8〕的中间,制动开关〔7〕安装在油孔壳体〔6〕上并处于空心全塑球体〔9〕的水平轴线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该虹吸泵的工作原理做如下描述工作时将具有进液孔〔13〕的一端浸入液体中,当浸入的速度大于自由落体速度时,金属球体〔11〕就克服本身重力和回位弹簧的作用脱离开原位置,使进液孔〔13〕打开,液体进入泵体〔3〕内,这时空心全塑球体〔9〕封闭出液孔〔14〕,使进入泵体〔3〕中的液体不能通过出液孔14流出,当液体充满整个装置后,即可开始倒装。倒装时将出液孔〔14〕的一端对准被倒装容器,按动制动开关〔7〕使全塑球体〔9〕移位,这时出液孔〔14〕打开、液体流出,液体流量的大小靠控制制动开关〔7〕移动空心塑料球〔9〕的位置决定。当倒装结束后存留在装置中的液体将通过回液孔〔15〕流出。
权利要求
1.一个主要有进、回油管[1]、泵体[3]、输液管[4]、胶管[5]、油孔壳体[6]、制动开关[7]、出油管[8]、孔心全塑球体[9]、回位弹簧[10]、金属球体[11]、进油孔[13]、出油孔[14]组成的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其特征在于回位弹簧[10]一端固定在泵体[3]上,另一端压在金属球体[11]上,其直径和弹力应满足使金属球体[11]座落在进液孔[13]上,而不使其偏离,当虹吸泵工作时又能使金属球体[11]脱离进液孔[13]使液体进入泵体[3]内。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空心全塑球体〔9〕位于油孔壳体〔6〕和出油管〔8〕的中间。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动开关〔7〕安装在油孔壳体〔6〕上并处于空心全塑球体〔9〕的水平轴线上。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液体倒装的虹吸泵,适用于小型油库进行油料倒装,对汽车、摩托车进行加油,商业上对啤酒、饮料等液体倒装及其它方面对小容量液体进行倒装。它主要是由进、回油管[1]、泵体[3]、输液管[4]、胶管[5]、油孔壳体[6]、制动开关[7]、出油管[8]、孔心全塑球体[9]、回位弹簧[10]、金属球体[11]、进油孔[13]、出油孔[14]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制造、便于携带等优点,可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文档编号F04F10/00GK86209020SQ86209020
公开日1987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8日
发明者唐新民 申请人:唐新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