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377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水环式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用于降低南方地区高温季节真空泵工作液温度,提高真空泵抽气能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系统一般采用水环式真空泵,冷却水为循环供水系统时采用电厂冷却塔出水。在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由于电厂冷却塔出水温度可高达34°C,会使真空泵工作液温度高达42°C,真空泵得不到有效冷却,造成真空泵入口极限真空降低,制约了真空泵的抽气能力,直接影响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冷却真空泵工作液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包括空调制冷系统,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由冷却塔、制冷机、分水器和集水器组成,冷却塔与制冷机的冷凝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一端与分水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相连,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进水口相连,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出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上装有第一阀门,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上装有第二阀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出水口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与真空泵的进水管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有低温冷却水泵,真空泵的回水管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上装有第三阀门。
[0006]进一步,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上设有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置于板式换热器和第三阀门之间。
[0007]进一步,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有两台并联安装的低温冷却水泵。
[0008]进一步,所述冷却塔与制冷机的冷凝器之间设有高温冷却水泵,制冷机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之间设有冷冻水泵。
[0009]进一步,所述制冷机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冷却塔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冷却塔,分水器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分水器,集水器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集水器。分水器外接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给水管,集水器外接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回水管。真空泵的冷却利用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的备用余量。
[0010]进一步,所述真空泵的进水管通过第四阀门与电厂原有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真空泵的回水管通过第五阀门与电厂原有冷却水回水管相连。
[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机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机,也可为另行设置的制冷机。制冷机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机时,能利用制冷机的备用余量,在不影响制冷机的工作稳定和空调水质的情况下,实现对真空泵进行有效冷却。
[0012]制冷机的低温出水经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吸收了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高温水的热量后,经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回流到制冷机;真空泵的高温水经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并放出热量,降温后的出水经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被泵入真空泵,实现对真空泵的冷却。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真空泵工作液温度,提高真空泵的抽气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大型火力发电厂水环式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的原理图;
[0015]图中:1、冷却塔;2、制冷机;3、分水器;4、集水器;5、板式换热器;6、真空泵;7、高温冷却水泵;8、冷冻水泵;9、低温冷却水泵;10、膨胀水箱;11、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2、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13、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14、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15、空调制冷系统给水管;16、空调制冷系统回水管;17、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进水口 ;18、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出水口 ;19、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出水口 ;20、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进水口 ;21、电厂原有冷却水进水管;22、电厂原有冷却水回水管;F1、第一阀门;F2、第二阀门;F3、第三阀门;F4、第四阀门;F5、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本实施例包括空调制冷系统,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由冷却塔1、制冷机2、分水器3和集水器4组成,冷却塔I与制冷机2的冷凝器相连,制冷机2的蒸发器一端与分水器3相连,制冷机2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4相连,分水器3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1与板式换热器5的一次侧进水口 17相连,集水器4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12与板式换热器5的一次侧出水口 18相连;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1上装有第一阀门F1,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12上装有第二阀门F2,板式换热器5的二次侧出水口 19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13与真空泵6的进水管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13上设有两台并联安装的低温冷却水泵9,真空泵6的回水管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14与板式换热器5的二次侧进水口 20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14上装有第三阀门F3。
[0018]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14上设有膨胀水箱10,膨胀水箱10置于板式换热器5和第三阀门F3之间。
[0019]所述冷却塔I与制冷机2的冷凝器之间设有高温冷却水泵7,制冷机2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4之间设有冷冻水泵8。
[0020]本实施例中,真空泵6的数量为四台,四台真空泵6相互并联。
[0021]所述制冷机2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冷却塔I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冷却塔,分水器3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分水器,集水器4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集水器。分水器3外接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给水管15,集水器4外接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回水管16。真空泵6的冷却利用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的备用余量。
[0022]所述真空泵6的进水管通过第四阀门F4与现有电厂原有冷却水进水管21相连,真空泵6的回水管通过第五阀门F5与现有电厂原有冷却水回水管22相连。
[00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机可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机,也可为另行设置的制冷机。制冷机为现有电厂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机时,能利用电厂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的备用余量,在不影响制冷机的工作稳定和空调水质的情况下,实现对真空泵工作液进行有效冷却。
[0024]制冷机2的低温出水经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1进入板式换热器5的一次侧,吸收了板式换热器5的二次侧高温水的热量后,经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12回流到制冷机2 ;真空泵6的高温水经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14进入板式换热器5的二次侧并放出热量,降温后的出水经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13被泵入真空泵6,实现对真空泵6的冷却。
[0025]在高温季节,关闭第四阀门F4和第五阀门F5,电厂冷却水停止向真空泵6供水;开启第一阀门F1、第二阀门F2和第三阀门F3,通过制冷机2为真空泵提供低温水;本实施例中,四台真空泵6都运行时,两台低温冷却水泵9同时工作,能有效冷却真空泵工作液,保证真空泵工作液出口温度降低到23°C以下,有利于提高真空泵6的抽气能力,最终有利于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
[0026]在非高温季节,关闭第一阀门Fl、第二阀门F2和第三阀门F3,开启第四阀门F4和第五阀门F5,即可停止制冷机2为真空泵6提供冷却水,此时通过电厂原有冷却水为真空泵提供冷却水。
[00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包括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由冷却塔、制冷机、分水器和集水器组成,冷却塔与制冷机的冷凝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一端与分水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相连,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进水口相连,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出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上装有第一阀门,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上装有第二阀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出水口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与真空泵的进水管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有低温冷却水泵,真空泵的回水管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上装有第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上设有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置于板式换热器和第三阀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有两台并联安装的低温冷却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与制冷机的冷凝器之间设有高温冷却水泵,制冷机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之间设有冷冻水泵。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真空泵低温冷却装置,包括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由冷却塔、制冷机、分水器和集水器组成,冷却塔与制冷机的冷凝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一端与分水器相连,制冷机的蒸发器另一端与集水器相连,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进水口相连,集水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出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出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出水口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与真空泵的进水管相连,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有低温冷却水泵,真空泵的回水管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进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冷却真空泵工作液,提高真空泵的抽气能力。
【IPC分类】F04D29/58, F28D9/00
【公开号】CN204716628
【申请号】CN201520443844
【发明人】许林, 陈贺伟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