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切线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855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恒压切线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线栗,特别是涉及一种恒压切线栗。
【背景技术】
[0002]栗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元件,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栗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栗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栗、动力式栗和其他类型栗三类。现有切线栗的平稳性差,介质进入叶片时的有效接触面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压切线栗,其提高平稳性,提高了介质进入叶片时的有效接触面。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叶轮和叶片,叶轮包括后盖板和吸入边,所述吸入边为介质的进入口,所述吸入边的形状呈椭圆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且向内延伸。
[0005]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外侧设有栗体,栗体和叶轮之间设有密封圈。
[0006]优选地,所述栗体和一个栗盖之间设有排气孔。
[0007]优选地,所述栗盖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与叶轮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叶轮上设有挡水圈和机封。
[0009]优选地,所述电机固定在一个底座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恒压切线栗,使得介质进入叶轮后,进入口较大,介质在入口处的流速较慢,相对于普通叶轮的叶片而言,流速变化较小,介质在入口处对叶片的冲击载荷小得多,因而该叶轮比普通叶轮的平稳性要好,提高了介质进入叶片时的有效接触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向内延伸,吸入口的动能损失比普通型的叶轮损失较小,因而产品性能的高效区比普通型叶轮要宽,产品最高效率点也较普通型的尚O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压切线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恒压切线栗包括叶轮I和叶片2,叶轮包括后盖板3和吸入边4,所述吸入边为介质的进入口,所述吸入边的形状呈椭圆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且向内延伸。
[0014]叶片2的外侧设有栗体5,栗体5和叶轮I之间设有密封圈6,这样提高密封性能。
[0015]栗体5和一个栗盖8之间设有排气孔7,这样方便排气。
[0016]栗盖8的一侧设有电机9,电机9与叶轮I连接,方便对叶轮I进行驱动。
[0017]叶轮I上设有挡水圈10和机封11,这样防止水进入电机,提高密封性能。
[0018]电机9固定在一个底座12上,这样增加稳定性。
[0019]采用本实用新型恒压切线栗,使得介质进入叶轮后,进入口较大,介质在入口处的流速较慢,相对于普通叶轮的叶片而言,流速变化较小,介质在入口处对叶片的冲击载荷小得多,因而该叶轮比普通叶轮的平稳性要好,提高了介质进入叶片时的有效接触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向内延伸,吸入口的动能损失比普通型的叶轮损失较小,因而产品性能的高效区比普通型叶轮要宽,产品最高效率点也较普通型的高。由于叶片呈线型设计,水栗在运行过程中的切压指数(关死点的最压力与额定流量点的压力比值)要比普通的恒压切线栗小,根据我公司的测试,流量60L/S,扬程120m的恒压切线栗,恒压指数为1.03,低于普通的恒压切线栗的1.08,有着较好的恒压性能。可取代普通栗组加稳压罐配置的恒压装置,在消防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叶轮和叶片,叶轮包括后盖板和吸入边,所述吸入边为介质的进入口,所述吸入边的形状呈椭圆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且向内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外侧设有栗体,栗体和叶轮之间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体和一个栗盖之间设有排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盖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与叶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设有挡水圈和机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压切线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在一个底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压切线泵,其包括叶轮和叶片,叶轮包括后盖板和吸入边,所述吸入边为介质的进入口,所述吸入边的形状呈椭圆形,叶片在后盖板方向且向内延伸。本实用新型提高平稳性,提高了介质进入叶片时的有效接触面。
【IPC分类】F04D29/22, F04D13/06
【公开号】CN204783719
【申请号】CN201520503201
【发明人】尹振中
【申请人】上海砺金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