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890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泵浦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栗浦轴承,尤指于一种应用于无轴封磁力栗浦,使该栗浦作动时可达快速降低其高温的轴承。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2所示,习知的磁力无轴封栗浦I乃具有一前盖11及一相结合的后盖12,其中前盖11的前方具一输入口 111,其上方则具一输出口 112,后盖12外部并结合于一托架13之上,托架13后方设有一动力马达14,后盖12中央并设有一轴心121,轴心121外部套设有轴承122,轴承122外再套设于一封套部123,封套部123内装设有从动磁铁124,封套部123延伸至前盖中设有一叶轮125 ;—外轮15设于后盖12外部,该外轮15 —端与动力马达14连结,另一端中设有驱动磁铁151,并使该驱动磁铁151恰位于从动磁铁的124外侧。
[0003]当动力马达14作动旋转时,即带动外轮15及驱动磁铁151转动,进而感应从动磁铁124而连动封套部123及叶轮125做转动,而可将液体由输入口 111吸入、再经叶轮125传送至输出口 112对外输出。
[0004]而为了轴心121及轴承122的散热,一般会于轴承122内设以一环绕于轴孔1221内缘壁处的螺旋状螺旋槽道1222,使部分液体由封套部123外侧及后盖12间之间隙流至叶轮125后侧,再流经该螺旋槽道1222而使轴心121及轴承122达到散热降温。
[0005]然,上述中轴承122内的轴孔1221内缘壁处虽设有一螺旋状螺旋槽道1222供液体流通,但实际上轴承122被封套部123带动做高速旋转的,故成环绕于轴孔1221内缘壁处螺旋状的螺旋槽道1222设计,对流经于其中的液体会反而会形成阻力,使液体的流动受到阻碍,再者,因该环绕于轴孔1221内缘壁处的螺旋状螺旋槽道1222展开后实际长度乃大幅长过轴承122的轴距长度,以致于流经该螺旋槽道1222中的液体滞留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将热能带走的作用,故针对该轴承122的散热问题实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方能真正有助于一磁力无轴封栗浦I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轴封磁力的栗浦轴承,其主要克服习知无轴封磁力栗浦轴承散热效果不好的缺点。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无轴封磁力的栗浦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栗浦轴承具一轴孔,该轴孔内设有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的旋行槽道,然每一旋行槽道虽螺旋环绕于轴孔内壁而形成,但每一旋行槽道的螺旋环绕程度并不足以达到环绕该轴孔一圈,而使该等旋行槽道成具螺旋环绕且又极为短小的形状。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轴孔中藉具复数道具螺旋环绕且又极为短小的旋行槽道,而可于短时间中让各旋行槽道中皆充满液体,亦即可让大量的液体可在短时间中进入轴承与轴心之间,且再进一步可将各旋行槽道中的液体快速被带离开轴承与轴心间之外,藉由此大量进水及快速流通的双重作用下,即可将轴承与轴心因高速磨擦下产生的热能,使其高温可被快速并有效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习知的磁力无轴封栗浦剖面示意图。
[0010]图2是习知磁力无轴封栗浦中的轴承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4、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
[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5]图8、9是图7的应用示意图。
[0016]图号说明:
[0017](习知)
[0018]I磁力无轴封栗浦
[0019]11 前盖
[0020]111 输入口
[0021]112 输出口
[0022]12 后盖
[0023]121 轴心
[0024]122 轴承
[0025]1221 轴孔
[0026]1222螺旋槽道
[0027]123封套部
[0028]124从动磁铁
[0029]125 叶轮
[0030]13 托架
[0031]14动力马达
[0032]15 外轮
[0033]151驱动磁铁
[0034](本实用新型)
[0035]2 前盖
[0036]21 输入口
[0037]22 输出口
[0038]3 后盖
[0039]4 托架
[0040]5动力马达
[0041]6 外轮
[0042]61驱动磁铁
[0043]7 叶轮
[0044]8封套部
[0045]81从动磁铁
[0046]82 套孔
[0047]83 凸肋
[0048]9 轴承
[0049]91 轴孔
[0050]92旋行槽道
[0051]93凹槽道
[0052]94 凸环
[0053]10 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如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当中,本实用新型的栗浦轴承9中乃具一轴孔91,该轴孔91内设有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的旋行槽道92,每一旋行槽道92是螺旋环绕于轴孔91内壁而形成的,但每一螺旋环绕于轴孔91的旋行槽道92其螺旋环绕时的螺距予以极大程度的放大,致使每一旋行槽道92螺旋环绕程度并不足以达到环绕该轴孔91 一圈,且较佳的,该等旋行槽道92螺旋环绕于轴孔91的螺旋环绕程度不大于环绕该轴孔91四分之一圈,轴承9外具复数个沿其轴径方向形成且剖面并为圆弧状的凹槽道93,该等凹槽道93其中一端贯穿轴承9的一端面,另一端则并不贯通轴承9的另一端面。
[0055]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栗浦轴承9应用于磁力无轴封栗浦中,其中,该磁力无轴封栗浦至少包括有前盖2及一相结合的后盖3,其中前盖2的前方具一输入口 21,其上方则具一输出口 22,后盖3外部并结合于一托架4之上,托架4后方设有一动力马达5,后盖3外部再结合一外轮6,该外轮6 —端与动力马达5连结,另一端中则设有驱动磁铁61。
[0056]—叶轮7并设于前盖2及后盖3之间,叶轮7其中一侧面对应于前盖2的输入口21,叶轮7另一侧面则延接一封套部8,该封套部8外缘内设有从动磁铁81,该从动磁铁81并恰对应于外轮6的驱动磁铁61,封套部8中具一套孔82,该套孔82内径缘具复数个剖面并为圆弧状的凸肋83,套孔82内再固设予本实用新型轴承9,在于本实用新型轴承9的轴孔91中穿设一轴心10。
[0057]而应用的磁力无轴封栗浦组合时,其中,前盖2与后盖3的相结合、后盖3与托架4的组合、以及后盖3与外轮6及动力马达5的结合,与习知者设计大略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专利诉求,故容后不再赘述。然而,续请配合图5所示,其中,磁力无轴封栗浦的封套部8中的套孔82具复数个剖面为圆弧状的凸肋83,该等凸肋83并与本实用新型轴承9外复数个凹槽道93成相对应的形状,当轴承9进行装设于封套部8的套孔82时,即可藉该轴承9的凹槽道93与封套部8中套孔82的凸肋83予以相嵌入而穿套结合,遂使轴承9与封套部8二者可快速达到组合。
[0058]再请参阅图6所示,当动力马达5作动时即带动外轮6转动,而藉由外轮6的驱动磁铁61与封套部8的从动磁铁81相互感应,即进一步令封套部8连动叶轮7 —并转动,遂使液体由前盖2前方的输入口 21吸入,再由其输出口 22对外输出;其中,部分的液体会由后盖3与封套部8之间流过、再进入封套部8中的轴承9与轴心10之间,亦即此时液体将由轴承9的轴孔91各个旋行槽道92进入而流动,而因本实用新型轴承9的轴孔91具复数个旋行槽道92,故短时间中液体将可循各个旋行槽道92进入于轴承9与轴心10之间,而可藉由流经各旋行槽道92中所成的大量液体而有助于将轴承9与轴心10因高速磨擦产生的热能大量带走,另一方面,每一旋行槽道92其螺旋环绕程度并不足达到环绕该轴孔91 一圈,甚至其螺旋环绕程度不大于达到环绕该轴孔91四分之一圈,使该旋行槽道92尽可能的缩短其旋绕所成的路径长度,藉由此各旋行槽道92将成极为短小的形状,故进而可令流经该等各旋行槽道92中的液体可快速通过而被带离轴承9与轴心10间之外,对于温度的降低更有加速的功效。是,本实用新型轴承9的轴孔91中藉具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的旋行槽道92,遂可让大量的液体短时间进入轴承9与轴心10之间,而该等旋行槽道92的旋绕路径长度又极为短小的设计,更可让各旋行槽道92中的液体再快速通过,如此双重作用下即可将轴承9与轴心10高速磨擦产生的热能有效快速降低,确实消弭产品可能因高温而导致的各种缺失。
[0059]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的结构所能产生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轴承9的轴孔91中藉具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且极为短小的旋行槽道92,而可让轴承9与轴心10之间于短时间中即充满大量流动液体,且再进一步可让各旋行槽道92中的液体快速通过而被带离开轴承9与轴心10之外,如此双重作用下即可将轴承9与轴心10因高速磨擦下产生的热能,达快速有效的降温目的。
[0060]再请参阅图7所示,为因应不同栗浦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再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本实用新型轴承9仍具一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设计的轴孔91,且该轴孔91中仍设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设计的旋行槽道92 ;然而,于轴承9其中一端使的成一具较大直径的凸环94,并使轴承9外的数个凹槽道93其中一端贯穿轴承9的一端面,另一端则不贯穿轴承9的另一端面,而延伸并贯穿至凸环94的外侧缘。续参阅如图8、9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轴承9进行装设于一磁力无轴封栗浦中封套部8的套孔82时,乃使该套孔82内的凸肋83延伸至其孔缘处,而使本实用新型轴承9与该封套部8 二者相组合时,其凹槽道93与凸肋83的结合得以延伸至封套部8的套孔82孔缘处及轴承9的凸环94处,如此一来,可加强该轴承9的凹槽道93与封套部8中套孔82的凸肋83相嵌入组合的结合力,并可进一步利用轴承9的凸环94与封套部8的套孔82孔缘做抵止的定位,使轴承9与封套部8 二者达到更佳的组合,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轴承9与磁力无轴封栗浦的结合性表现。
【主权项】
1.一种栗浦轴承,该轴承中具一轴孔,其特征在于:该轴孔内设有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的旋行槽道,且每一旋行槽道的螺旋环绕程度不足达到环绕该轴孔一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浦轴承,其特征在于,该旋行槽道螺旋环绕程度不大于环绕该轴孔的四分之一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浦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外具复数个沿其轴径方向形成的凹槽道,该凹槽道其中一端贯穿轴承的一端面,另一端则并不贯通轴承的另一端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浦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其中一端具较大直径的凸环,轴承外具复数个凹槽道,该等凹槽道其中一端贯穿轴承的一端面,另一端则延伸并贯穿至凸环的外侧缘。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栗浦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外的凹槽道为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泵浦轴承,尤指于一种应用于无轴封磁力的泵浦轴承。其中,本实用新型轴承的轴孔中具复数道沿其轴径螺旋环绕形成的旋行槽道,但每一旋行槽道其螺旋环绕程度并不足达到环绕该轴孔一圈,使该等旋行槽道成具螺旋环绕且又极为短小的形状,当运转时,即可让各旋行槽道中充满流动的液体,亦即让大量的液体于短时间中即进入轴承与轴心之间,再藉由旋行槽道成极为短小的螺旋环绕路径设计,进而可令于该等旋行槽道中流动的液体可快速流窜通过,亦即可快速大量将液体带离轴承与轴心间之外,如此而对轴承与轴心因高速磨擦产生的热能有效快速降低的效果,以消除产品可能因高温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
【IPC分类】F04D29/58, F04D29/046
【公开号】CN204828010
【申请号】CN201520576704
【发明人】陈祥畴
【申请人】弓海企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