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膜闭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833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膜闭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水龙头,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水膜闭水水龙头。
目前市售的水龙头无论是低档通用型水龙头或中、高档豪华装饰型水龙龙头都普遍存在使用不久便出现关闭不严、点滴泄漏或操纵失控的现象,其原因是a,闭水啮合有相对滑动摩擦运动,由于摩擦而使啮合面破坏形成泄漏;b,水塞闭水的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对,当进水压力升起超过水塞闭水压力时便产生泄漏;c,闭水密封垫在长期高压下老化,变形,破裂便产生泄漏;d,操控机构长期在水浴中被锈蚀破坏,使控制失效产生泄漏。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杜绝点滴泄漏,节约用水,使用寿命长的水膜闭水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水膜闭水水龙头包括含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与壳体螺纹连接的开关螺母,壳体内有射流元件通孔,位于壳体内的射流元件中有定位育孔且其壁上有与定位盲孔相通的过水孔的一端伸入射流元件通孔中与之滑动配合而另一端与壳体内壁间有水流通道,射流元件上在与进水口相应位置上有增压面,推杆一端伸入射流元件定位育孔中而另一端与开关螺母接触,在射流元件与壳体内壁间有水膜形成区。
上述的壳体内在进水口处与射流元件增压面间有弹簧,防泄漏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应用射流技术水的附壁效应,让水流经过龙头内一射流元件形成移动的水濂。参见


图1,转动开关螺母,向左推动推杆使射流元件向左移动,水流经进水口、水流通道、进水孔、定位盲孔而从出水口流出,与此同时,水流形成了移动的水濂;向反方向转动开关螺母,当进水水流压力逐渐减小至与水膜张力(或水膜与壁的附着力)达到平衡时则移动的水濂稳定成为水膜将水流隔断,此时龙头处于团水状态;开水时,射流元件在外力作用下左移水膜破裂,水流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增压功能的射流元件,水流压力越大,闭水越严。
本实用新型开关灵敏度高,工作平稳,无泄漏,节约用水,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含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壳体3内有射流元件通孔4。射流元件5伸入射流元件通孔端有定位盲孔6和与定位盲孔6相通的过水孔7。射流元件另一端台阶面8与射流元件孔外端面间形成了水膜形成区9。在其周边与壳体内壁间形成水流通道10。其增压面11与进水口处间有增压弹簧12。开关螺母13与壳体进水口相对应端T型螺纹连接,其上有搬手14。推杆15一端伸入射流元件定位盲孔中且两端分别与定位盲孔、开关螺母内顶面接触。
权利要求1.水膜闭水水龙头,包括含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3),与壳体螺纹连接的开关螺母(13),其特征在于壳体内有射流元件通孔(4),位于壳体内的射流元件(5)中有含定位盲孔且其壁上有与定位盲孔相通的过水孔(7)的一端伸入射流元件通孔中与之滑动配合而另一端与壳体内壁间有水流通道(10),射流元件上在与进水口相应位置上有增压面(11),推杆(15)一端伸入射流元件定位盲孔中而另一端与开关螺母接触,在射流元件与壳体内壁间有水膜形成区(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闭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在进水口处与射流元件增压面(11)间有弹簧(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膜闭水水龙头。包括含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与壳体螺纹连接的开关螺母,其特征是壳体内有射流元件通孔,位于壳体内的射流元件中有定位通孔且其壁上有与定位盲孔相通的过水孔的一端伸入射流元件通孔中与之滑动配合而另一端与壳体内壁间有水流通道,射流元件上在与进水口相应位置上有增压面,推杆一端伸入射流元件盲孔中而另一端与开关螺母接触,在射流元件与壳体内壁间有水膜形成区。无泄漏,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16K13/00GK2481927SQ0121458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蒋洪林 申请人:蒋洪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