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6212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热用保温管,特别是能够输送130℃~600℃热媒的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
已公开的专利88 2 01715.2《玻璃钢外壳直埋保温管》,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CJ/T129-2000《玻璃钢外护套-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的规定,只能输送温度低于120℃的热水。随着城镇集中供热技术的发展,目前新建热网的供热温度已升至135℃(如浙江杭州市供热管网),甚至输送180~250℃的蒸汽(如河南洛阳市供热管网)。因此,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保温层的玻璃钢外壳预制直埋保温管已不能适用于高温供热技术的需求。为此,预制直埋保温管行业内开始试用耐高温的无机保温材料制作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层。结果是采用纤维类无机保温材料,其压缩强度远小于CJ/T129-2000要求的0.2Mpa,较难用于直埋敷设;微孔类无机保温材料虽然压缩强度达标,但是很难与钢管和外壳粘合为一体,不能满足建设部行业标准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中,对预制直埋保温管的“外壳-保温层-钢管相互粘接、三位一体”的要求。再有,预制直埋保温管裸露管端部位的防水、在用于有补偿管网时钢管的热伸缩与保温层之间的摩擦润滑,这两个技术问题目前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以上这些技术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集中供热的发展。
为解决现有预制直埋保温管不能耐高温的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其不但可以在直埋敷设的情况小输送600℃以下的高温热媒,而且还解决了钢管热伸缩的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是由钢管、玻璃钢内护套、玻璃钢外壳粘接一体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耐高温保温层、热伸缩润滑层、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耐高温保温层分为两种,保温层受热在180℃以内时保温材料采用酚醛泡沫塑料,保温层受热在180~600℃时,保温材料采用内为膨胀珍珠岩、蛭石微孔类无机保温材料、外粘接酚醛泡沫塑料的复合型保温材料,具有耐压缩、耐高温、整体粘接性好的特性。热伸缩润滑层具有冷固热融性,常温时为固态呈现粘接,温度高于100℃上时其为熔融状态,呈现润滑。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将玻璃钢外壳和钢管的裸露管端采用弹性材料连接并进行密封,不但防止进水,而且无碍于钢管的热伸缩。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比较好地解决了现有预制直埋保温管的技术难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中1.钢管、2.热伸缩润滑层、3.玻璃钢内护套、4.耐高温保温层、5.玻璃钢外壳、6.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
具体的实施例
图1中,钢管1、热伸缩润滑层2、玻璃钢内护套3、耐高温保温层4、玻璃钢外壳5在常温下相互粘为一体,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6的两端分别与钢管1和玻璃钢外壳5密封。热伸缩润滑层2由石蜡、沥青、短切纤维、滑石粉或石墨及溶剂制成并粘涂于钢管1的外壁,然后在热伸缩润滑层2外浸胶缠绕玻璃钢内护套3而实现粘接。当耐高温保温层4采用复合保温材料时,内层的无机微孔类保温材料的管状型材直接粘接在未固化的玻璃钢内护套上,然后将这个已粘接为整体的管放入发泡模具,直接在保温层外壁进行酚醛泡沫塑料的发泡并再次形成粘接,最后在酚醛泡沫塑料外壁再缠绕玻璃钢外壳。当保温层采用单层酚醛泡沫塑料时,要在玻璃钢内护套固化后才能进行酚醛泡沫塑料发泡。弹性密封件6可用不锈钢制成,也可用橡胶、塑料、玻璃钢制作,要注意与钢管接触部位的降温与隔热。合格的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的成品在常温下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在输热的工作状态时钢管才可以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措施,有效的解决了高温输热及热伸缩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是由钢管、玻璃钢内护套、玻璃钢外壳粘接一体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耐高温保温层、热伸缩润滑层、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其特征是保温层受热在180℃以内时保温材料采用酚醛泡沫塑料,保温层受热在180~600℃时,保温材料采用内为膨胀珍珠岩、蛭石类微孔类无机保温材料、外粘接酚醛泡沫塑料的复合型保温材料。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其特征是热伸缩润滑层是由石蜡、沥青、短切纤维、滑石粉或石墨及溶剂制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其特征是裸露管端弹性密封件用不锈钢、橡胶、塑料或玻璃钢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是由钢管、玻璃钢内护套、玻璃钢外壳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耐高温绝热保温层、润滑层、弹性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城镇集中供热中130℃-600℃高温输热用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滑动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问题。
文档编号F16L59/15GK2596168SQ02282460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季忠铁 申请人:季忠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