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旋转运动转换成频率减小的往复运动的摩擦行星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92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把旋转运动转换成频率减小的往复运动的摩擦行星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带有输出轴的齿轮装置或者马达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传动机构轴的传动机构及与该传动机构轴接合的输出旋转体,所述传动机构轴优选的是电动马达的输出轴。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传动机构为人们所了解并通常用在电机中。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研制一种属于所述类型的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这个问题首先由权利要求1的主题基本解决,提供了一种输出旋转轴体,该输出旋转体通过抵靠传动机构轴与其在径向互相作用,并与(上)导向轴套主体在传动机构轴的轴向相互作用,该(上)导向轴套主体可在轴向运动并朝向输出旋转体偏移或者加载,其具有一个根据圆周上的高度来构成的导向轴套,该导向轴套至少根据输出旋转体的圆形旋转轨道来构成。并且,与输出旋转体相互作用的输出轴的一个区域优选为圆形横截面。因为这样布置的缘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通过该机构,传动机构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与传动机构同轴的导向轴套主体的轴向运动。尤其是也达到了减小速度的效果,使传动机构轴相对较高的旋转速度转变成一个或者多个输出旋转体的较低的旋转体速度,或者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容纳输出旋转体的笼套的较低的旋转速度。该传动机构,从更细的角度讲,可以分为摩擦传动机构,尤其是行星摩擦传动机构,特别是使传动机构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导向轴套主体的往复运动的行星摩擦传动机构,这种往复运动,具体地讲,是沿传动机构轴的方向的往复运动。
但是,本发明也包括相反顺序的运动,即通过此种类型的传动机构把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从传动机构中可以看到,传动机构的轴是一个输出轴。
把导向轴套主体压在输出旋转轴体上的荷载使得输出旋转体始终与导向轴套接触,因为导向轴套是根据其高度来构造的,随输出旋转体旋转位置的变化,导向轴套主体的轴向位置会不同。因此,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导向轴套主体的往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传动机构结构简单,驱动传动机构轴的电动马达和例如由导向轴套主体直接构成的活塞表面可以相继地沿轴向布置在一个罩中,所以可以制造杆状的设备罩。
当导向轴套主体构成一个活塞,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可用在例如喷射泵或者电动空气泵内,也可以考虑把该传动机构用于通过活塞或者导向轴套主体提高油压以激活液压传动工具或者气动工具的应用中。另外,还可以考虑产生的振动的应用,例如,把本发明中的传动机构设置在一个清洁或者抛光机器上,在此种情况下,相应的工具可以由传动机构轴驱动旋转,通过作用在导向轴套上的输出旋转体和/或可选择相连的弹簧辅助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往复运动来使驱动工具产生(轴向)振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输出轴的马达,马达优选为电动马达,输出轴具有一个支承部件。为了改进马达,类型为以正在讨论的电动马达最佳,就输出轴的支承装置而言,建议支承装置包括输出旋转体,其与输出轴直接相互作用,与上和/或下导向轴套主体相互作用。这样布置就形成一个输出轴支承装置,其特点为结构简单。这种情况下,输出旋转体与输出轴接合,如果输出旋转体在输出轴的轴向与具有以下特点的上导向轴套主体相互作用,则支承装置这样布置证明特别有利,所述上导向轴套主体的特点为其沿轴向运动,被向着输出旋转体偏移或加载,且具有一个根据导向轴套主体的圆周上的高度来构成的导向主体的导向轴套。因此,选择的这个装置,除了为输出轴提供一个支承外,也实现把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导向轴套主体、特别是上导向轴套主体的往复运动。从而就可以构成例如一个电动马达驱动的泵或者一个振动发生装置。
以下列出的优点和改进之处与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具有传动机构轴的传动机构和权利要求2中描述的具有一个输出轴的马达及本发明的这些主题的结合有关。为简便起见,马达和传动机构的轴以下一般都称为传动机构轴(只要文中相应的地方没有称作替代的名称)。
因此,本发明一个有利的改进之处在于上导向轴套主体,即设置在输出旋转体远离电动马达一侧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向传动机构的轴倾斜延展(从电动马达向着上导向轴套主体的方向可以看到),并且如朝着传动机构轴的自由端的方向可以看到的那样,在横截面上,其与传动机构轴的纵向轴线成锐角。因此,所述导向轴套构成一个圆锥面,此圆锥面使得输出旋转体和导向轴套逐点接触或者严格地说按照椭圆形轨迹接触。就这个方面来说,根据高度来构造的结构优选对应于与传动机构轴同心的圆形轨道形成。例如,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用铣刀来制造,但是上述铣刀被导向成使其偏离圆形轨迹。
包括圆锥表面的该部件即导向轴套,作为导向轴套主体的部件,因为承受向后的荷载,而向着输出旋转体偏压。关于输出旋转体的结构布置,优选地把它们布置成圆盘状。作为例子,也可以考虑把输出旋转体布置成球形。另外,尤其是圆盘状布置的情况,把输出旋转体相对于传动机构轴径向相对地安装在一个笼套中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布置确保其在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上沿径向的定位。
另外,输出旋转体在相反侧,即正确地说,在驱动侧或马达侧适宜与下导向轴套主体互相作用。因此,如同从轴向看到的一样,输出旋转体被夹在两导向轴套主体之间,并作用在两侧相连的导向轴套上。这种情况下,优选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向传动机构轴倾斜延展,并且如朝着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的马达一侧可以看到的一样,所述导向轴套在横截面上与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的纵向轴线成锐角。在这种情况下,上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可以相对于传动机构轴的纵向轴线成不同的倾斜角度,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相对于传动机构轴的纵向轴线的角度可达90度。在这个方面,也可以考虑让下导向轴套主体导向轴套的高度均匀一致,从而此导向轴套就实现了在输出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统一一致的下支承表面的功能。
但是,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也可以选择根据其圆周高度来构成,与上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的布置方式相同,也优选在下导向轴套主体上构成一个圆锥面,使得输出旋转体边缘和导向轴套逐点接触或者严格地讲按照椭圆轨迹接触。因此,不仅上导向轴套主体受输出旋转体的作用在轴向偏移,并且,由于下导向轴套主体根据高度来构成的结构,输出旋转体本身和随着输出旋转体运动的上导向轴套主体抵抗荷载或者偏压,以摆动的方式运动。这是一个轴向的往复运动。无论下导向轴套主体是否是按照其导向轴套内的高度来构成,对于输出旋转体的滚动运动而言,下导向轴套主体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因为在上导向轴套主体滚动和上升时,输出旋转体由下导向轴套主体支承。加在导向轴套主体上的荷载分布在两个相对的旋转体上。
根据一种结构布置,两个导向轴套主体根据相对于输出轴和输出旋转体的旋转运动来安装固定。但是,为了调整行程,在一种有利的布置结构中,至少下导向轴套主体和上导向轴套主体根据它们的高度来构成结构,在圆周方向上可以调整这些导向轴套主体彼此的相对位置。因为相关联的导向轴套主体的轴向运动,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根据其高度来构成的结构也在传动机构轴上产生一个轴向的荷载。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如果在适合的联轴器的基础上合适的话,也可以设置一个可以在轴向运动的轴。
关于输出旋转体与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的相互作用,建议在输出旋转体上设置一个在与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轴接合表面。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使输出旋转体以摩擦锁定的方式运行。另外,输出旋转体设有一个导向轴套接合表面,该表面相对于传动机构轴成一角度地延伸,该角度和相关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相对于传动机构轴的角度相同。因此,如果输出旋转体布置成圆盘状,则这些旋转体旋转外围边缘的区域最好切角为斜面。但是,通过把外围边缘作为导向轴套接合面,也可以选择使输出旋转体与相关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相互作用。此外,也可以使外围边缘的横截面为弯曲状,例如形状为圆弧的外围边缘。这样,所述外围边缘与在圆周方向上沿凹面延伸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相互作用,就形成特别有利的滚动部件配对。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具有与输出旋转体的外圆周上的齿相啮合的外圆周齿。形状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输出旋转体也可以相对于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来说径向相对地安装在笼套中。另一方面,输出旋转体也可以与一个容纳输出旋转体和传动机构轴的环状体的内齿啮合。这也确保了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上的径向齐平效果。为了提高与传动机构轴或者输出轴的预定旋转速度相关的振动运动的频率,可以设置三个或者更多的输出旋转体。上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的高度作为输出旋转体数量的函数来设计,如果合适的话,下导向轴套主体的导向轴套也可以如此构成。另外,可以通过在轴向连续地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输出旋转体和上导向轴套主体的组件可以进一步延展行程。
本发明的传动机构非常简单。输出旋转体和优选具有圆锥形导向轴套的导向轴套主体制造简单。并且它们也比公知的传动机构运转更平稳。另外一个优点是该传动机构可以完全按照正弦曲线运动。传动机构的重量也相对小,并且就其占用的空间而言是有利的。为了抵消在上导向轴套主体摆动运动过程中的往复运动效应产生的不期望的功率损失,并且如果输出旋转体合适的话,上面的沿轴向移动的导向轴套主体上设有沿传动机构轴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孔。上导向轴套主体的行程大约等于活塞直径、即导向轴套主体直径的十分之一至三十分之一。


下面将在附图的基础上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说明。附图只是示出若干实施例。其中图1为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说明布置在一个液压加压装置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机构;图2示出贯穿图1所示的具有传动机构的液压加压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3为图2所示装置沿线III-III的截面图;图4为一个透视图,是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分解图;图5为穿过传动机构的纵向放大截面图,其中涉及形成活塞的上导向轴套主体的最低位置;图6为图5所示传动机构沿线VI-VI的截面图;图7为图5所示传动机构沿线VII-VII的截面图;图8与图5相应,但是其中涉及上导向轴套主体的上部死点位置;图9为沿图8所示传动机构线IX-IX的截面图;图10为沿图8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X的截面图;图11为第二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与图5相应,但是涉及行程在零点的第二实施例;图13为图12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III-XIII的截面图;图14为图12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IV-XIV的截面图;图15为与图12相应的截面图,但是输出旋转体已绕输出轴线转动90度;图16为图15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VI-XVI的截面图;图17为图15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VII-XVII的截面图;图18至23与图12至17相应,但是具有最大行程一半的设置;图24至29为与图12至17相应的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具有最大行程;图30为传动机构的可替换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1为穿过图30中所示的传动机构的纵向截面图,其中上导向轴套主体位于上部死点位置;图32为图31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XXII-XXXII的截面图;图33为图31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XXIII-XXXIII的截面图;图34至36与图31至33相应,但是涉及上导向轴套主体底部死点位置;图37为另外一个可替换的传动机构装置的分解图;图38为穿过图37所示的传动机构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39为图38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XXIX-XXXIX的截面图;图40为图38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L-XL的截面图;图41为穿过传动机构的纵向截面图,其示出的传动机构相对于图38示出的偏移了90度;图42为传动机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3为穿过图42中所示的传动机构的纵向截面图;图44为图43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LIV-XLIV的截面图;图45为图43所示传动机构沿线XLV-XLV的截面图;图46至48与图43至45相应,但是示出的是在输出旋转体已经绕传动机构轴移位后的情形;图49至51为与图43至45相应的进一步的图例,但是示出的是在输出旋转体进一步移位之后的情形;图52粗略地示出结构按照其高度来构成的导向轴套主体的制造;和图53示出的机构与图5相应,其相对于传动机构轴的应用旋转速度减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3对本发明的一个传动机构1进行了说明描述,作为一个例子,传动机构1位于一个液压加压装置2中。
液压加压装置2具有一个电动马达5,电动马达设有一个传动机构轴3,在此实施例里电动马达5由蓄电池4提供动力。蓄电池4与液压加压装置2的连接方式只在图1中粗略地示出。
凭借电动马达5,活塞6因为油压升高而在液压加压装置2中沿与压缩弹簧7的作用力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个在挤压操作中向着静止挤压爪10运动的可移位的挤压爪9通过活塞杆8与活塞6连接。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本发明的传动机构1的布置使得由电动马达5驱动的传动机构轴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了一个往复运动活塞34的振动式往复运动。这种往复式的振动运动发生在传动机构轴3的轴向,因此,驱动装置(这种情况下为液压加压装置2)可以布置成杆状。
另外,本发明的传动机构也可以用在实现往复运动的其它装置中,例如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喷射泵或空气泵中。此外,传动机构的振动运动还可以用在诸如清洁或者抛光机器中产生振动。
图4至10示出本发明所述的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其大体上包括一个置于筒状的侧罩11中的下导向轴套主体12、上导向轴套主体13和两个置于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之间并安装在笼套14内的输出旋转体15。
方向为与电动马达5的传动机构轴3同轴的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安装在套11内并处于不能转动的位置(rotationally fixed position)。为了使上述导向轴套主体处于不能转动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制动销16以锁定方式安装在上半圆周面上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导向轴套主体12、13的凹槽17内,以及罩11的内壁18中相对的半圆周面上相应定向的凹槽18内。
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导向轴套19和20。
设计成圆盘状的输出旋转体15位于面向电动马达5的下导向轴套主体12和远离电动马达5的上导向轴套主体13之间。这些输出旋转体15的旋转轴的轴线定向为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X平行。
输出旋转体15通过旋转的外圆周边缘和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上相关联的导向轴套19和20相互作用。
已经提到输出旋转体15安装在笼套14内,其方式使得输出旋转体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处于径向相对的位置。因此,笼套14与导向轴套主体一起绕传动机构轴旋转。笼套的旋转速度相应地减少到输出旋转体的旋转速度。这样布置也可以用在结构方面,例如,如图53中的实施例中所示出的那样。
图53与图5相应,但是,其中导向轴套主体13仅仅被制成一个周环,并带有一个与笼套14相连或者固定连接的空心轴35,该空心轴35穿过导向轴套主体13通向外侧。如果由于另外的目的,要利用转速比轴3小的笼套的旋转速度的话,可以利用空心轴35。同时也可以利用轴3(穿过空心轴)。如果不想同时利用轴3,空心轴35不必布置成空心的。此种情况下,可以把它做成实心轴。
传输轴3穿过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基座21和笼套14的中心,并且输出轴端部23从笼套14的后面伸出来。
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基座22在其中心处,即在输出轴3的轴向延伸处,有一个与输出轴直径相配的孔24。
每一个输出旋转体15都有一个由旋转侧面构成的轴接合表面25,该表面的伸展方向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X互相平行。这些接合表面25,与输出轴3的表面相似,是由平滑表面构成的,因此,输出轴3和输出旋转体1 5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摩擦锁定实现的。
在传动机构轴3与输出旋转体15相互作用的区域,传动机构轴3的横截面为圆形。由于输出旋转体15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的摆动运动,位于输出轴3和输出旋转体1 5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其轴向长度比输出旋转体1 5的轴接合表面25的高(轴向长度)相应地大。输出旋转体15通过轴接合表面25,在摆动运动的整个周期都持续地与传动机构轴3接触。在这个相互作用区内的传动机构轴3的横截面在其整个长度上优选为相同大小的圆,超过此区域其横截面也优选为相同大小的圆。
两个导向轴套主体12,13的导向轴套19,20延伸成向着传动机构轴3倾斜,朝向传动机构轴3的马达侧的端部可以看到,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导向轴套19在其横截面上与传动机构轴3的纵向轴线x成一个锐角α,类似地,朝向传动机构轴3的自由端23可以看到,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在其横截面上与传动机构轴3的纵向轴线x成一个锐角β。在该实施例中,α角和β角为45度左右。
导向轴套19,20这样布置构成了与输出旋转体15的旋转外周边缘相互作用的圆锥表面。如图所示,这些构成导向轴套接合表面26的外周边缘优选为斜切斜面,从而使得这些接合表面26以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的一个角度伸展,该角度与相关的导向轴套19和20与传动机构轴3的夹角相等。
另外,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支承方式使得它可以在侧罩11内沿轴向移位,并被朝向输出旋转体15偏移。当传动机构1如在介绍部分中所述的那样用在一个加压装置2中时,这种偏移通过作用在往复运动的活塞34上的压缩弹簧35来实现。大体上,作用在上导向轴套主体上的部分的重量也足够使上导向轴套主体实现上述动作。
由于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这种偏移,输出旋转体15就始终沿着沿轴向向内的方向运动,这样就可以确保输出旋转体与传动机构轴3之间的摩擦锁定。
关于基本轮廓,为了与圆形的形状对应,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导向轴套19从导向轴套主体12中磨出。由此输出旋转体15的导向轴套接合表面26可与下导向轴套19的圆形旋转路径相互作用。
如果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与下导向轴套19以相同的方式制造,即具有圆形基本轮廓,则可以获得一个(驱动)支承装置,该装置制造简单,易于装配且不受公差的制约。另外,为了使用该装置生产一个活塞泵或者一个振动发生器,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例如利用一个铣刀被制造成不同于圆形的形状,从而在如上面所述的一个装置中,使上导向轴套主体20形成椭圆形的基本轮廓,同时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的圆锥角β保持不变。因此,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根据其相对于输出旋转体在圆周上的高度来构造,输出旋转体15与导向轴套20相互作用并沿圆周轨道旋转,这从输出旋转体处可以看到。
因为导向轴套的这样布置,在由传动机构轴3驱动的输出旋转体15旋转时,上述偏移通过使上导向轴套主体13通过轴向移位在其高度方面进行调整。
图5至10示出输出旋转体15的位置,在该位置处,输出旋转体15穿过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区域,并且此导向轴套区域相对于纵向轴x的椭圆形基本轮廓具有最小半径。所以,上导向轴套主体13以活塞的方式已经移到了沿轴向的最高位置(参见图5至7)。
在输出旋转体15进一步的旋转过程中,输出旋转体15穿过椭圆轮廓具有较大半径的导向轴套区域,又因为导向轴套20的圆锥形的均匀结构布置,这使得上导向轴套主体13由于给定的偏移而移位至最低位置,即朝向输出旋转体15(参见图8至10)。因此,输出旋转体15不间断的旋转运动实现了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摆动运动。
因此,图5(或者6,7)和图8(或者9,10)代表穿过位于轴向不同位置处的输出旋转体15和导向轴套主体13之间的接触点的截面图。
在这种情况下,行程的大小依导向轴套区域不同的半径比而定。
图52粗略地描述了一种可行的制造具有导向轴套20的导向轴套主体的方式。该导向轴套20根据符合本申请的意义要求的高度来构成。相对于旋转轴线40沿着椭圆形轨道39来导引铣刀37,铣刀的角β产生导向轴套20的圆锥结构。基于理论圆形轨道38,偏离理论上的圆形轨道38的椭圆形轨道39使得导向轴套20根据其高度来构成。
与上述具有不对称的导向轴套19和20的实施例相反,图11至29示出一个导向轴套19和20对称构成的实施例,即该实施例中导向轴套19和20的各自周边上的高度是统一的(相对于圆形轨道而言,即差值相同)。这使得行程调整可以选择自动的(例如与运行压力或者作用在上导向轴套主体上的反压力的自动匹配),手动的或者电动的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下导向轴套主体12可以在侧罩11内旋转一定角度,优选90度。那么对于周面而言,导向轴套主体相对于彼此的一个特定位置也可以用一种合适的方式锁定,例如,为了在不调整选定的位置的情况下保持运行过程中的周向力,可以利用一个可释放的制动装置。但用做保持(holding)和调节的力惊人地低。为了达到操作的目的,设置了一个操作凸耳28,该凸耳28固定在下导向轴套主体12上并在纵向狭槽27的区域中穿过侧罩11。
有了操作凸耳28的辅助,可以实现上导向轴套主体13位于不能转动位置时的手动旋转移位。因此,就导向轴套主体各自的周面而言,可以调整导向轴套主体12,13相对于彼此的位置。
图12至17示出传动机构1在下导向轴套主体12处于A0位置时的运转情况,在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A0位置处的行程为0。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的导向轴套19和20设置成相对偏移90度,这样使得一个导向轴套高度的谷值位置处和另外一个导向轴套高度的峰值位置处相对。因此,绕传动机构轴3旋转的输出旋转体15丝毫没有影响上导向轴套主体13高度方向上,即在轴向上的移位。更准确地说,与导向轴套19,20在高度上的结构相对应,输出旋转体15和容纳输出旋转体的笼套14一起在传动机构轴3上平行于纵向轴x滚动。
在图18至23中,下导向轴套主体12已经旋转移位至等于最大行程一半的A1位置处,在该位置,导向轴套主体12和13的导向轴套19和20的周边相对偏移了45度。在该最大行程一半的位置处,已经知道从零点位置开始的、位于传动机构轴3上的输出旋转体15的摆动运动叠加在上导向轴套主体13沿纵向轴X的往复运动上。
图24至29示出最大行程位置A2。在这个位置,就它们的周面而言,导向轴套19,20相对于椭圆形制造基本轮廓以相同的方式定位,因为下导向轴套主体12已经从零点位置枢转90度,从而使得一个导向轴套结构在高度上的峰值同样地与另一个导向轴套在高度上的峰值相对。这样,两导向轴套结构在高度上的谷值位置也相对定位。结果,就到达行程的最大值。
图30至36示出了本发明传动机构1的第三个实施例。就行程的产生(例如,就旋转速度而论的单级)而言,这个实施例大体上涉及两级传动机构,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应,每一级的每一个套中都有两个传出旋转体15。在这中情况下,也设有一个下导向轴套主体12,该下导向轴套主体朝向电动马达5并有一个在高度上一致构建的导向轴套19。
从轴向看到,担负第一级(朝向电动马达5的那一级)的上导向轴套主体13两侧设有导向轴套20。这样,中间导向轴套主体的这些导向轴套20的结构根据它们的高度来构成,一个导向轴套20布置成面向第一级,另一个导向轴套20布置成面向第二级。
封闭第二级并远离电动马达5布置的上导向轴套主体13具有一个导向轴套20,该导向轴套根据其高度与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导向轴套19按照相同的方式形成。
与每一级相连的输出旋转体15在每一种情况下都安装在笼套14中,且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的位置彼此径向相对,这些成对的输出旋转体15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可以在传动机构轴3上相互独立地移位。
选定的二级传动机构1的特性使得行程尺寸a增大。
可以从图中看出,这种情况也如同第一实施例,所有的导向轴套主体都通过制动销16固定以阻止其旋转。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选择,第一级的下部导向轴套和第二级的顶部导向轴套可以根据它们的高度来构成。为了产生上述行程,中间导向轴套主体可以以旋转移位的方式安装在罩11中,从而如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已经描述的那样,可以获得一个可以调整行程的二级传动机构。
另外,也可以选择图37至41所示的传动机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首先大体上是一个依据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但是此种情况下,输出轴3具有外圆周表面上的齿29,其与输出旋转体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齿30互相啮合。而且,罩11内设有一个容纳输出旋转体15和传动机构轴3的环状体31。该环状体具有与输出旋转体1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齿30相啮合的内齿32。
可以从图中看出,该机构还设有不对称的导向轴套主体19,20。这样输出旋转体15就在传动机构轴3上保持其轴向位置。相反,如果,如第二实施例所述设置对称的导向轴套19,20,则输出旋转体15在轴向的可移位性意味着传动机构轴3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齿29和环状体3 1的内齿32能够根据它们在轴向的长度相应地调整。
最后,图42至51示出另外一个可选择的传动机构1的结构,该传动机构具有非对称布置的导向轴套19,20,即在高度上均匀一致的下导向轴套和根据其高度构成的上导向轴套20。
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此种情况下,绕输出轴3设置有三个输出旋转体15。通过利用依据高度构成的上导向轴套20的基本轮廓的相应的结构,可以获得较高的频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上导向轴套主体20具有一个三角形的基本轮廓,其角部区域为圆形,以与输出旋转体15的半径部配合。
设置三个输出旋转体15意味着构成活塞或者振动体的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最大行程每旋转120度到达一次。
为了防止对运转产生不利影响的减小的压力在导向轴套主体13移位运动过程中在传动机构1内积累,在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基座22内优选开设孔33。
所公开的所有特征都与本发明相关。本申请的说明书特此包括相关的/附加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的副本)所公开的全部内容,希望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包括这些文件中的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传动机构(1),该传动机构具有传动机构轴(3),优选为电动马达(5)的输出轴(3),和与该传动机构轴(3)接合的输出旋转体(15),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通过抵靠传动机构轴与其在径向相互作用,并在传动机构轴的轴向上与上导向轴套主体相互作用,上导向轴套主体可在轴向上运动并被朝向输出旋转体(15)加载,传动机构轴的相互作用区域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根据其圆周高度来构成。
2.马达,优选电动马达(5),具有一个输出轴(3),该输出轴具有径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直接与输出轴(3)相互作用的输出旋转体(15),所述输出旋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而且在相互作用区域内输出轴的横截面也为圆形,输出旋转体(15)与上导向轴套主体(13)相互作用。
3.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的旋转轴沿一个圆形轨道旋转。
4.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横截面为圆形。
5.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轴(3)在与输出旋转体(15)相互作用的区域其横截面为圆形。
6.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1)是减速传动机构,用来支承支撑(bearingly support)传动机构轴(3)的输出旋转体(15)以显著低于所述传动机构轴(3)的旋转频率的频率旋转。
7.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轴(3)从电动马达(5)到相互作用区域的连续具有相同的圆形横截面。
8.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在与传动机构轴(3)始终保持接触的同时,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做摆动运动。
9.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朝向传动机构轴(3)倾斜延伸,朝向传动机构轴(3)的自由端(23)可以看到,在横截面上,所述导向轴套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x)成锐角(β)。
10.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高度上的结构相对于与传动机构轴(3)同心的圆形形成。
11.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布置成圆盘状。
12.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容纳在一个笼套(14)内,并且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彼此径向相对地布置。
13.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与马达一侧的下导向轴套主体(12)相互作用。
14.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导向轴套(19)朝向传动机构轴(3)倾斜延伸,朝向传动机构轴(3)的马达一侧的端部可以看到,下导向轴套主体(12)在横截面上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x)成锐角(α)。
15.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下导向轴套主体(12)的导向轴套(19)按照圆周上的高度来构成。
16.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至少下导向轴套主体(12)和上导向轴套主体(13)按照它们的高度来构成,这两个部件,就其圆周而言,可以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调整。
17.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具有平行于传动机构轴(3)的轴线(x)延伸的轴接合表面(25)。
18.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具有导向轴套接合表面(26),该接合表面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以一个角度延伸,该角度与相关联的导向轴套主体(12,13)的导向轴套(19,20)相对于传动机构轴(3)的角度相等。
19.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通过作为导向轴套接合表面(26)的外周边缘与相关联的导向轴套主体(12,13)的导向轴套(19,21)相互作用。
20.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轴(3)具有与输出旋转体(15)上的外周面齿(30)相啮合的外周面齿(20)。
21.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输出旋转体(15)与容纳所述输出旋转体(15)和输出轴(3)的环状体(31)的内齿(32)相啮合。
22.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设有三个或者更多的输出旋转体(15)。
23.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机构或马达,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连续地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输出旋转体(15)和上导向轴套主体(13)的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机构(1),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轴(3),优选为电动马达(5)的输出轴,和与该传动机构轴(3)接合的输出旋转体(15),输出旋转体(15)通过接触传动机构轴与其在径向相互作用,并在传动机构轴的轴向上与上导向轴套主体相互作用,所述上导向轴套主体可在轴向上运动并在输出旋转体(15)施加应力。传动机构轴的相互作用区域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导向轴套主体(13)的导向轴套(20)的结构使得其能围绕圆周来调整高度。
文档编号F16H57/02GK1509382SQ02810160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8日
发明者埃格伯特·弗伦肯, 埃格伯特 弗伦肯 申请人:古斯塔夫·克劳克有限责任公司, 古斯塔夫 克劳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