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灰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卸灰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卸灰球阀,是控制含尘气体流动及密封的一种机械。
可供参考的有关文件有《国外阀门结构参考图册》(沈阳阀门研究所编,84年版)和《阀门产品样本》(机械工业部编,85年版)。现有球阀适用于控制水、油品等不含灰尘或颗粒的介质的流动及密封,工作温度在150℃以下。
提供卸灰球阀的目的在于满足在工作温度不大于250℃的含尘气体管路中控制介质流动并实现密封的技术要求。
如附图所示。本卸灰球阀为单面密封结构,靠密封圈11与阀座13的组合结构与球体10形成密封副,在有介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阀座13背面形成的压力进行密封,在无介质压力的情况下,靠弹簧12产生的推力进行密封。球体10通过键30与上阀杆29连接,通过驱动装置1带动上阀杆29旋转,从而带动球体进行旋转,实现启闭动作。下阀杆28用于固定球体,上轴承8与下轴承16起支承的作用,下阀杆28通过柱塞20,螺钉19,螺母18,下端盖17及螺钉15与阀体9联成一体,阀杆29由减摩垫片31,不锈钢垫片32,上端盖34及螺钉6等与阀体9联成一体,阀门与驱动装置由垫块2过渡通过螺柱5及垫圈3,螺母4连接起来,阀体9和阀盖27也通过螺柱24及螺母25联成一体,除球体10与密封圈11外,其余的密封均通过O形圈来实现。同时在阀座13上还有防火结构,以保证在密封圈11被烧坏时仍能实现密封。阀门出口端制成流线型以保证介质顺利通过。
提供的卸灰球阀解决了现有球阀在用于控制含尘气体时启闭不灵,密封不严,耐温不高的问题,能够实现卸灰畅通,密封无泄漏,防火保护,操作灵活,且结构简便,易于制造。
本卸灰球阀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塑料密封圈用石墨、铜粉、玻璃纤维与四氟乙烯压制成型,镶嵌在阀座中,其他部分可利用现有的球阀制造技术即能实现。
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附图壹份。图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零件名称如下1、驱动装置 2、垫块 3、垫圈 4、螺母 5、螺柱 6、螺钉 7、对开圆环 8、上轴承 9、阀体 10、球体 11、密封圈 12、弹簧 13、阀座 14、螺钉 15、螺钉 16、下轴承 17、下端盖 18、螺母 19、螺钉 20、柱塞 21、O形圈 22、O形圈 23、垫圈 24、螺柱 25、螺母 26、O形圈 27、阀盖 28、下阀杆 29、上阀杆 30、键 31、减摩垫片 32、不锈钢垫片 33、O形圈 34、上端盖
权利要求
一种卸灰球阀,主要由阀体9、阀盖27、球体10、下阀杆28、上阀杆29、阀座13、密封圈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单面密封结构,即在进口端,密封圈11镶嵌在阀座13内,并通过弹簧12将球体10与阀体9串联起来,球体通过下阀杆28、上阀杆29装在阀体9中,并通过上阀杆29与驱动装置1连接,出口端通道为流线型。
专利摘要
卸灰球阀是控制含尘气体流动及密封的一种机械,主要解决使用普通型球阀启闭不灵,密封不严,耐温不高的问题。本卸灰球阀为单面密封结构,出口端通道为流线型,使阀门在含尘气体中能顺利启闭,畅通卸灰,并实现密封无泄漏。同时,塑料密封圈与阀座组合结构,使其能耐250℃温度,并具有防火功能,使得在塑料密封圈烧坏时仍能起密封作用。
文档编号F16K5/00GK87203530SQ87203530
公开日1988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14日
发明者王信贤, 阎彩科 申请人:江苏省启东阀门厂, 石家庄市钢铁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