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一般工程使用的管接头,特别是软管网体与刚性元件联接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软管网体联接是将金属网体一端套在一表面为园柱形的空心管体上,再在网体外面用金属环套上,然后将它们焊接在一起。这种方法工艺技术要求高,生产率低;而且由于焊接使网体钢丝的机械性能降低,试压时常因焊接处的网体钢丝断裂而使产品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来克服上述技术方法的缺点,变软管网体的焊接联接为简单的机械装配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将空心管体外表面车成曲面(不包括园柱面,最好是锥面),将自锁环内孔车成同一曲面形状(最好是同一锥度)的曲面孔(或锥孔);自锁环的外表一段车有螺纹,以便与螺母配合固定软管网体。实施例时,将金属软管网体套在曲面形(最好是锥形)空心管体上,再将自锁环套压在软管网体上。当在软管网体与曲面形(或锥形)空心管体上施加相向的拉力时,则在自锁环与曲面形(或锥形)空心管体间产生一自锁力,且自锁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从而达到固定软管网体的目的。这时,即使软管网体钢丝被拉断,软管网体也不会从曲面形(或锥形)空心管体和自锁环中间脱落。最后,用螺母拧在自锁环上,将软管网体钢丝断头压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变复杂的焊接联接为简单的装配联接;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便于流水线生产,提高生产率。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的原理图。
图2是锥形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的实际装配图。
图3是锥形空心管体剖面图。
图4是同一锥度的自锁环剖面图。
图5是另一种曲面形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的装配图。
图中1是曲面形(或锥形)空心管体;2是软管网体;3是自锁环;4是螺母。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将软管网体2套在图3的锥形空心管体1上,再将图4的自锁环3套压在软管网体2上。当在软管网体2与锥形空心管体1上施加相向的拉力时,则在自锁环3与锥形空心管体1之间产生一自锁力,且自锁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从而牢牢固定住了软管网体2。最后用螺母4拧在自锁环3上,将软管网体2的钢丝断头压住。
实施例2如图5所示,将软管网体2套在曲面形空心管体1上,再在软管网体2外面套压上自锁环3。在软管网体2和曲面形空心管体1上施加一个相向的拉力时,则在自锁环3与曲面形空心管体1之间产生一自锁力,且自锁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再用螺母4拧在自锁环3上,将软管网体2的钢丝断头压住。
权利要求
1.一种软管网体与刚性元件联接的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曲面形(不包括园柱面)空心管体1和内孔具有同一曲面形状的自锁环3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它最好是由锥形空心管体1和内孔具有同一锥度的自锁环3所组成。
专利摘要
一种自锁式软管网体接头,属于软管网体与刚性元件的联接装置。现有技术的联接是将软管网体与刚性元件焊接在一起。这往往使网体钢丝的机械性能降低,使产品容易报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使焊接联接变为简单的机械装配联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曲面形空心管体和内孔具有同一曲面形状的自锁环所组成。使用时,将软管网体套在曲面形空心管体上,再将自锁环套压在软管网体上,利用自锁力将软管网体牢牢锁住。
文档编号F16L57/00GK87203621SQ87203621
公开日1988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10日
发明者朱玉富 申请人:朱玉富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