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自动调温淋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控自动调温淋浴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用于淋浴时调节水温的热控自动调温淋浴阀。
通常淋浴时调节水温是不断改变冷、热水管开关的开度大小来获得合适的淋浴水温,此方法在使用不当或冷水断水时会出现烫伤浴者,反之则可能使淋浴者受凉。淋浴时供水温度和压力的改变使淋浴者不时须改变冷热水量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水温。既不安全又浪费能源。
另一种较普遍的方法是利用水温传感器控制锅炉供水温度,此方法费用较高且供水温度淋浴者无法控制,实际应用中常出现水温忽高忽低现象,不方便且不宜广泛采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的自动调温淋浴阀,它能在开启冷热水供水开关后几秒钟内,使淋浴水温达到符合人们所预定的温水温度,淋浴者无需调节冷热水供水量,在冷热水一方突然停止供水时,该阀自动关闭以保证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由阀体(6),进出水管道(9),选择开关(7),进水隔板(10)及阀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阀芯是在一个可旋转的传动轴(2)两端分别固定一绕传动轴(2)径向旋转的螺旋形双金属片(3)和“L”形阀片(5),双金属片另一头固定在阀体(6)的径向侧壁上,双金属片中任一片受热伸长或遇冷缩短,可使传动轴(2)带动阀片(5)旋转一定角度,以改变进入阀体(6)的冷热水流量比。
双金属片(3)是由二种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的金属等长薄片粘贴成一体的,外片为薄殷钢片(其主要合金含量为含Ni为36.1%,含C为0.39%,含Mn为0.39%)其线膨胀系数为1.5×10-6(1/度),内片为黄铜薄片,其线膨胀系数为18×10-6(1/度)。
阀片(5)为呈“L”形金属薄片,其径向片为一扇形片并与传动轴(2)轴线垂直固定连接,且平行并贴近阀体(6)端壁,轴向片为一弧度与阀体(6)上冷热水入口处弧度一致,宽度与冷热水入水口宽度相等的弧形薄片。传动轴一端由阀体(6)上轴孔支承,另一端支承在布流筛(4)的中心孔中。
在淋浴阀冷热水入水管汇合处装有一选择开关(7),当开启此开关时,冷热水管即被接通,反之则断开。当单独需用冷水或热水时,只需将此开关置于开启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关闭选择开关(7),打开冷、热水管,此时冷、热水沿各自路径流入淋浴阀,阀片(5)不工作时处于冷热水入水口中间位置,将冷热水入水口各挡住一半。流入阀环形内腔的冷热水混合至布流筛(4)后,双金属片验温,如水温比双金属片安装定位时温度(即人们淋浴时所需水温)高,黄铜片受热伸长量比殷钢片大11倍,使双金属片伸展,带动传动轴旋转使阀片(5)将热水入口截面变小,冷水流量增大,达到调节水温效果,反之亦然,因双金属片热敏效应极好,故此过程所需时间几乎不为人们觉察。如一方突然停止供水,阀片(5)在双金属片作用下立即关闭另一方入水口,从而起到保险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节能,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有冷热水供水设施的机关、工矿、医院、学校、宾馆、家庭等的浴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或改变阀的预选供水温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纵剖面图1-莲蓬喷头,2-传动轴,3-双金属片 4-布流筛 5-“L”形阀片,6-阀体 7-选择开关附图2是附图1A-A处剖面图8——双金属片定位销附图3是附图1B-B处剖面图9——冷、热水进水管口10——进水隔板。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控自动调温淋浴阀,由阀体(6),冷、热水进水管口(9),选择开关(7),进水隔板(10)及阀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阀芯是在一个可旋转的传动轴(2)两端分别固定一绕传动轴(2)径向旋转的螺旋形双金属片(3)和“L”形阀片(5),双金属片另一头固定在阀体(6)的侧壁上,传动轴(2)一端支承在阀体(6)上,另一端支承在布流筛(4)的中心孔中。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淋浴阀,其特征在于双金属片(3)是由二种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的金属等长薄片粘贴成一体的,外片为薄殷钢片(其主要合金含量为含Ni为36.1%,含C为0.39%,含Mn为36.1%)其线膨胀系为1.5×10-6(1/度),内片为黄铜薄片,其线膨胀系数为18×10-6(1/度)。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淋浴阀,其特征在于“L”形阀片(5)为一薄金属片,其径向片为一扇形薄片与传动轴(2)轴线垂直固定连接,且平行并贴近阀体(6)端壁,轴向片为一弧度与阀体(6)上冷热水入口处弧度一致,宽度与冷热水入水口宽度相等的弧形薄片。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淋浴时调节浴水温度的热控自动调温淋浴阀,利用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的二种金属薄片粘贴在一起而制成的双金属片的热敏效应来控制冷、热水供水流量比,达到自动调节浴水温度的目的,该阀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且具有节能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淋浴阀。
文档编号F16K11/02GK87208673SQ87208673
公开日1988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30日
发明者孟凡彬 申请人:孟凡彬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