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5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恒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动控制液体流量的恒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稳定流体流量的阀门装置,一般是通过稳压或其它机械操作改变液流断面的大小来实现的,结构比较复杂、且体积较大、价格高,不适于民用供水管网单户流量控制,在民用供水管网中,高层建筑物上下楼层间的水流量大小不一,楼房低层因水压较大而流量太大;高层因压力很小而供水不足、甚至无水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流量的恒流器,能够在液体压力发生变化时,保持通过水龙头或阀门的液体流量相对稳定。
一种恒流器,包括阀座、阀芯、设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O型圈,其中阀芯由固定圈及设于固定圈内侧的锥体构成。
锥体侧面设有导流槽,锥体与固定圈之间设有进水口。
阀座的出水口、锥体与固定圈之间形成空间为调整室,O型圈套设于锥体,可在调整室内活动,水压变大时,O型圈会变形,阀座内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固定圈配合,防止固定圈压迫O型圈套。
该恒流器,能够在液体压力发生变化时,保持通过水龙头或阀门的液体流量相对稳定。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装置时,可以自动控制供水装置的水流量,控制低层用户水流量,克服在供水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低层用户大流量用水时,高层用户无水现象,且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无需维护,节水达5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流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流器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流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恒流器,包括阀座1、阀芯2、设于阀座1和阀芯2之间的O型圈3,阀芯2由固定圈21及设于固定圈21内侧的锥体22构成,锥体22侧面设有导流槽23,有利于水的的流动各恒流量的调节,锥体22与固定圈21之间设有进水口24。阀座1的出水口11与固定圈21之间形成调整室,O型圈3套设于锥体22,可在调整室内活动,水压变大时,O型圈3产生径向变形,改变O型圈3与锥体22的间隙,改变流动阻力,保持流量的相对恒定。当压力较小时,O型圈3恢复原先的O型,O型圈3与锥体22的间隙增大。阻力较小,以保证低压供水。阀座1内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与固定圈21配合,防止固定圈21压迫O型圈套。使用时,把恒流器安装于供水设备的进水口,也可安装于出水口,但安装麻烦,水经进水口24及O型圈3与锥体22之间的间隙,由出水口11进入供水设备,在水压的作用下,O型圈3变形,其截面成椭圆形,O型圈3与锥体22之间的间隙缩小,出水通道变小,水经导流槽23进入供水设备,在水压0.1至1Mpa/cm2的情况下,或高于1Mpa/cm2的情况下,O型圈3与锥体22之间的间隙恒定,即出水通道的口径恒定,保持恒定的流量输出,可达到国家节水标准,适用于水龙头、面盆水嘴、卫浴洁具等,还适用于交流电磁阀、直流电磁阀、直流脉冲电磁阀等,达到恒流输出。
权利要求1.一种恒流器,其特征是包括阀座、阀芯、设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O型圈,其中阀芯由固定圈及设于固定圈内侧的锥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器,其特征是锥体侧面设有导流槽,锥体与固定圈之间设有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器,其特征是阀座的出水口、锥体与固定圈之间形成空间为调整室,O型圈套设于锥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器,其特征是阀座内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固定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动控制液体流量的恒流器,包括阀座、阀芯、设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O型圈,其中阀芯由固定圈及设于固定圈内侧的锥体构成,锥体侧面设有导流槽,锥体与固定圈之间设有进水口,阀座的出水口、锥体与固定圈之间形成空间为调整室,O型圈套设于锥体,可在调整室内活动,水压变大时,O型圈会变形,该恒流器,能够在液体压力发生变化时,保持通过水龙头或阀门的液体流量相对稳定,且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无需维护,节水达50%以上。
文档编号F16K17/20GK2718353SQ20042006228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5日
发明者洪跃进 申请人:洪跃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