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固定碟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50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固定碟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固定碟片。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已有的小口径(25mm)陶瓷控制阀的固定碟片3。固定碟片3上具有贯穿上、下的热水入口30、冷水入口31及出水口32。热水入口30、冷水入口31及出水口32的孔壁是呈垂直状。
然而,由于固定碟片3受到小口径陶瓷控制阀的尺寸限制,因此其上的热水入口30、冷水入口31及出水口32便无法开设出足够的大小,因此导致能由热水入口30及冷水入口31流入的热水及冷水便会相对地较少,相对地由出水口32流出的水亦会较少。而且由于热水入口30、冷水入口31及出水口32的孔壁是呈垂直状,因此当热水及冷水流入于热水入口30、冷水入口31及出水口32时,会因撞击到垂直状孔壁的壁缘而产生扰流及乱流的情形,所以已有的小口径陶瓷控制阀长久以来存在着流量不足及水流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出水量、使水流较为平顺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固定碟片。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及组装于阀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固定碟片、叠合于固定碟片上的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固定碟片固定于阀壳内,其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热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活动碟片的底部凹设配合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调节槽;控制杆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于阀壳内,控制杆一端由伸出阀壳,其另一端连接并控制活动碟片于固定碟片上移动。
其中固定碟片的顶面具有位于热口入口及冷水入口外侧的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一端部具有延伸至固定碟片的周缘且呈开放状的槽口。
阀壳包括筒体及底座;固定碟片、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封装于筒体与底座内部;底座上设有与固定碟片上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相对应的三个穿孔。
阀芯还包含嵌住活动碟片的连动座及叠合于连动座上以供控制杆组装的的杆座;连动座上设的供控制杆一端伸入结合的接收孔。
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固定碟片,固定碟片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热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
固定碟片的顶面具有位于热口入口及冷水入口外侧的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一端部具有延伸至固定碟片的周缘且呈开放状的槽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及阀芯;阀芯包括固定碟片、叠合于固定碟片上的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固定碟片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热水入口及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分别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活动碟片的底部凹设配合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调节槽;控制杆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于阀壳内,控制杆一端由伸出阀壳,其另一端连接并控制活动碟片于固定碟片上移动。借由外力操控控制杆,使控制杆摆动以连动活动碟片进行位置变换;如此,便能够利用活动碟片底部的调节槽控制由固定碟片的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所引入的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并借由向底面逐渐外扩的导入斜面可大幅增加导入热水入口及冷水入口的热水及冷水流量,且并可使导入的水流顺著斜面流动而较为平顺;借由出水口向顶面逐渐外扩的导引斜面将冷、热水大量且平顺的导出至阀体外部,从而使其可因此具有较大的流量,且并可使导出的水流较为平顺,不仅增加出水量,而且使水流较为平顺,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碟片仰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碟片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碟片俯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碟片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7、为已有的固定碟片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1及组装于阀壳1内部的阀心2。
阀壳1包括筒体10及底座11。
筒体10具有向下开口的容室100,于筒体10的顶面上具有使容室100贯通至外部的通孔101。
底座11封设于筒体10容室100的底部,且于底座11上设有三个穿孔110。
阀芯2包括固定碟片20、活动碟片21、连动座22、叠合于连动座22上的杆座23及控制杆24。
固定碟片20固定于底座11上,其上设有与底座11上三个穿孔110相对应的热水入口200、冷水入口201及出水口202。
活动碟片21是叠合于固定碟片20上,且于活动碟片21的底部凹设调节槽210。
连动座22上嵌住活动碟片21,其上设有接收孔220。
控制杆24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23内,控制杆24一端由筒体10的通孔101伸出,其另一端则以可活动的方式嵌设于连动座22的接收孔220中。在此例子中,控制杆24借由枢轴240穿设枢接于杆座23内。
如图2所示,借由外力操控控制杆24,使控制杆24以枢轴240为轴地摆动,借以带动连动座22连动活动碟片21进行位置变换;如此,便能够利用活动碟片21底部的调节槽210控制由固定碟片20的热水入口200、冷水入口201及出水口202所引入的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唯此部分的运作已见揭于先前技术,容不再加以赘述。
比较特别的是,固定碟片20上的热水入口200、冷水入口201及出水口202的形状。
如图3、图4所示,热水入口200的一侧孔壁上具有第一导入斜面200a,第一导入斜面200a是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冷水入口201的一侧孔壁上具有第二导入斜面201a,第二导入斜面201a是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
如图5、图6所示,热水入口200的另一侧孔壁及与孔壁相对的端部上分别具有第一导出斜面200b,第一导出斜面200b是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冷水入口201的另一侧孔壁及与孔壁相对的端部上分别具有第二导出斜面210b,第二导出斜面201b是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出水口202的其中两相邻孔壁上分别各具有导引斜面202a,导引斜面202a是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且于出水口202的两导引斜面202a端部分别向外延伸有扩充槽部202b。
如图5所示,固定碟片20的顶面具有位于热口入口200及冷水入口201外侧的弧形储油槽203,借由弧形储油槽203供储存润滑油脂,以提供固定碟片20与活动碟片21的接触面间的润滑之用。弧形储油槽203于一端部具有延伸至固定碟片20的周缘且呈开放状的槽口204。
如此,向底面逐渐外扩的第一导入斜面200a及第二导入斜面201a可大幅增加导入热水入口200及冷水入口201的热水及冷水流量,且并可使导入的水流顺著斜面流动而较为平顺,同时向顶面逐渐外扩的第一导出斜面200b及第二导出斜面201b亦可将热水入口200及冷水入口201的热水及冷水大量的导至活动碟片21的调节槽210中,而且顶面逐渐外扩的导引斜面202a及向外延伸一深度的扩充槽部202b亦可将调节槽210中的冷、热水大量且平顺的导出至阀体外部,从而使其可因此具有较大的流量,且并可使导出的水流较为平顺,进而达到解决过去小口径陶瓷控制阀流量不足及水流不顺等问题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它包括阀壳及组装于阀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固定碟片、叠合于固定碟片上的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固定碟片固定于阀壳内,其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活动碟片的底部凹设配合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调节槽;控制杆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于阀壳内,控制杆一端由伸出阀壳,其另一端连接并控制活动碟片于固定碟片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碟片的顶面具有位于热口入口及冷水入口外侧的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一端部具有延伸至固定碟片的周缘且呈开放状的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包括筒体及底座;固定碟片、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封装于筒体与底座内部;底座上设有与固定碟片上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相对应的三个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还包含嵌住活动碟片的连动座及叠合于连动座上以供控制杆组装的的杆座;连动座上设的供控制杆一端伸入结合的接收孔。
5.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固定碟片,固定碟片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具有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个导入斜面及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由底面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至少一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固定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碟片的顶面具有位于热口入口及冷水入口外侧的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一端部具有延伸至固定碟片的周缘且呈开放状的槽口。
专利摘要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固定碟片。为提供一种增加出水量、使水流较为平顺的给水装置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阀壳及阀芯;阀芯包括固定碟片、活动碟片及控制杆;固定碟片上设有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热水入口及冷水入口的孔壁上分别具有向底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入斜面及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出斜面;出水口的孔壁上具有向顶面逐渐外扩增大的导引斜面及延伸至出水口孔壁侧边的扩充槽部;活动碟片的底部凹设配合热水入口、冷水入口及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调节槽;控制杆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于阀壳内,控制杆一端由伸出阀壳,其另一端连接并控制活动碟片于固定碟片上移动。
文档编号F16K11/06GK2761932SQ20042011866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
发明者黄靖毓 申请人:黄靖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