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其连动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50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其连动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其连动座。
背景技术
如图16所示,陶瓷控制阀中具有用来配合其它零件的控制杆。
如图14所示,控制杆3由金属制成且具有一个半球形的拨块30。
如图15所示,控制杆3a由塑胶制成且具有一个半球形的拨块30a。
控制杆3能以其轴部301为轴进行摆动,以使得拨块30可对应推动连动座31连动活动碟片32在固定碟片33上变换位置。如此,便能决定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
如图17所示,控制杆3在接收外力操作而摆动的过程中,拨块30在连动座31的接收孔310内的活动,拨块30是塞入接收孔310内,且其外径仅略小于接收孔310的内径。
如图18所示,拨块30几乎是塞满接收孔310。然而,一旦拨块30受热膨胀(由金属制成)或是吸水膨胀(由塑胶制成),将更加紧密地塞住接收孔310而形成密室4。如图17所示,密室4所产生的压力将抵抗拨块30的活动,使得控制杆3像是被卡死般地难以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控制阀被卡死、操作灵活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其连动座。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及组装于阀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陶瓷碟片组、连动座、叠合于连动座的杆座及控制杆;陶瓷碟片组包括相叠合的固定碟片及借由滑移以决定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活动碟片;连动座嵌住活动碟片,并具有接收孔;控制杆以可转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内,且控制杆的一端伸出阀壳,控制杆的另一端形成伸放接收孔内的拨块,拨块具有球面;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决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拨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四块平直壁及第二部分包括四决弧形壁,每一块弧形壁衔接两块平直壁。
拨块为球体。
拨块为半球体。
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的连动座,它具有供控制杆拨块伸入的接收孔,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块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拨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
第一部分包括四块平直壁及第二部分包括四块弧形壁,每一块弧形壁衔接两块平直壁。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及组装于阀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陶瓷碟片组、连动座、叠合于连动座的杆座及控制杆;陶瓷碟片组包括相叠合的固定碟片及借由滑移以决定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活动碟片;连动座嵌住活动碟片,并具有接收孔;控制杆以可转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内,且控制杆的一端伸出阀壳,控制杆的另一端形成伸放接收孔内的拨块,拨块具有球面;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块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披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使用时控制杆的拨块能够接受外力操控而摆动,借以带动连动座连动活动碟片进行位置变换。如此,便能够控制所引入的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即控制杆不但能够很确实地随着控制杆的转动而对应推动连动座,且由于拨块与接收孔之间存在间隙而保持空气的流通,使得拨块即使热胀变形,也不会如先前技术所述般地形成密室,这表示控制杆完全无卡死之虞而能长久保持其操控灵活性。不仅避免控制阀被卡死,而且操作灵活,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动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五。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六。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七。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孔与拨块配合示意图八。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控制杆以金属制成)。
图14、为已有的控制阀金属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已有的控制阀塑胶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已有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7、为已有的控制阀部分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8、为已有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壳1及组装于阀壳1内部的阀芯2。阀芯2包括陶瓷碟片组20、连动座21、叠合于连动座21的杆座22及控制杆23。
陶瓷碟片组20包括相叠合的固定碟片201及活动碟片202。
连动座21嵌住活动碟片202,并具有接收孔210。
控制杆23是由塑胶制成,并以可转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22内,且控制杆23的一端伸出阀壳1;控制杆23的另一端形成拨块230。在本实用新型例中,控制杆23是借由枢轴231枢设于杆座22内。
如图2所示,控制杆的拨块230为半球体而具有球面。此外,拨块230也可以是球体而同样具有球面。无论如何,控制杆23能够接受外力操控而以枢轴231为轴心摆动,借以带动连动座21连动活动碟片202进行位置变换。如此,便能够控制所引入的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唯此部分的运作已见揭于先前技术,容不赘述。
比较特别的是,连动座21上的接收孔210形状。更详而言之,如图3所示,接收孔210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四块平直壁210a;第二部分包括四块弧形壁210b,每一块弧形壁210b衔接两块平直壁210a。其中,在拨块230伸入接收孔210内的状态下,接收孔210孔壁的第一部分,即四块平直壁210a接触拨块230的球面,接收孔210孔壁的第二部分即四块弧形壁210b离开拨块230的球面而形成四道间隙24,且拨块230的直径W1大于间隙24的最大宽度W2。
如图4所示,接收孔210及拨块230的关系中,控制杆23不但能够很确实地随着控制杆23的转动而对应推动连动座21,且由于拨块230与接收孔210之间存在间隙24而保持空气的流通,使得拨块230即使热胀变形,也不会如先前技术所述般地形成密室,这表示控制杆23完全无卡死之虞而能长久保持其操控灵活性。
如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接收孔210的孔壁都是部分接触配合拨块230的球面,另一部分则离开相配合的拨块230球面,且拨块230的直径W1大于所形成的间隙24的最大宽度W2。
亦可如图12所示,控制杆23上拨块230的直径W1等于间隙24的最大宽度W2,导致拨块230无法在Y轴方向对应推动连动座21。因此,此例子不在本创作所定义的范围内。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以金属制成的控制杆23a及与其相匹配的杆座22a取代塑胶的控制杆23及杆座22。此外,请特别注意上述的例子是直接沿用已有的塑胶制控制杆及金属制控制杆,这表示无论是塑胶制控制杆或金属制控制杆,其拨块并不需要另外加工成特别形状。
无论如何,任何人都可以从上面的说明中而得到足够的教导,并且据以知悉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座上的接收孔形状确实能够解决过去控制杆容易卡死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它包括阀壳及组装于阀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陶瓷碟片组、连动座、叠合于连动座的杆座及控制杆;陶瓷碟片组包括相叠合的固定碟片及借由滑移以决定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活动碟片;连动座嵌住活动碟片,并具有接收孔;控制杆以可转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内,且控制杆的一端伸出阀壳,控制杆的另一端形成伸放接收孔内的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杆的拨块具有球面;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块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拨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分包括四块平直壁及第二部分包括四块弧形壁,每一块弧形壁衔接两块平直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块为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块为半球体。
5.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的连动座,它具有供控制杆拨块伸入的接收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块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拨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的连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分包括四块平直壁及第二部分包括四块弧形壁,每一块弧形壁衔接两块平直壁。
专利摘要一种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陶瓷控制阀及其连动座。为提供一种避免控制阀被卡死、操作灵活的给水装置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阀壳及阀芯;阀芯包括陶瓷碟片组、连动座、叠合于连动座的杆座及控制杆;陶瓷碟片组包括相叠合的固定碟片及借由滑移以决定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及出水量的活动碟片;连动座嵌住活动碟片,并具有接收孔;控制杆以可转动的方式组装于杆座内,且控制杆的两端分别端伸出阀壳及形成伸放于接收孔内的拨块,拨块具有球面;接收孔具有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孔壁;拨块伸入接收孔内的状态下,接收孔孔壁的第一部分接触拨块的球面,第二部分离开拨块的球面而形成至少一道间隙,且拨块的直径大于间隙的最大宽度。
文档编号F16K11/06GK2761933SQ20042011867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
发明者黄靖毓 申请人:黄靖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