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41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传动机构,尤其是有关中心轴与齿轮的配合机构。
背景技术
传动机构通常是中心轴与转动件的搭配组合,在应用塑料材料制作传动机构时,除了转速比、动件接触方式及强度等各项设计外,最需要被克服的难题就是传动机构引发的振动、噪音问题。振动与噪音问题是一体两面的,噪音主要是来自于转动件的振动,能抑制转动件传动时的振动将同时减小传动时引发的噪音。
请参照图1、2所示。传动机构中,静态的中心轴11与动态的转动件12,例如齿轮,在理想状况下的运作是,转动件12受力矩作用后相对于中心轴11做旋转运动。理想情况下受力仅会落在其转动平面上,但在实际的状况上,由于制造上的需要,中心轴11的外表面111无法完全平行轴心112的方向,而是呈现一小角度(在模具成型中称为拔模角度)的倾斜;同样的成型原理在转动件12上亦然,中心孔121的内表面122对应于中心轴11的外表面111,也呈现一小角度的倾斜,两构件都是如此具有倾斜面,以致于两者的配合,形成如套筒一般的状态,如图2所示。
因此,一旦转动件12受力旋转,力量向量一定无法只是落在旋转平面上,在垂直方向上一定存在一力量分量,这力量分量正是传动件振动的主要原因,如图3所示。
请参照图4、5所示。在已往的设计中,一方面为了避免转动件22、32在旋转中脱离中心轴21、31,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垂直方向不确定受力造成的振动现象,一般会再增加一限制的力量,如锁上螺丝211或限制卡勾311的设计。但是锁螺丝211的方式会增加材料成本,制作卡勾311的方式会有空间上的限制。而且限制转动件的方法常会有间隙不易调整的问题存在,若调整不当造成限制力量与转动件自身轴向力量间的不稳定状况,依然有发生振动与噪音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抑制转动件不平衡偏摆造成的振动现象,解决传动时产生的噪音问题,而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能降低传动件传动时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可节省传动机构的制造成本,降低高度,以提升传动的质量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一种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包括一本体的底板具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该中心轴枢接一转动件;该中心轴的外表面靠近该底板的一端向离开该底板的一端往外侧倾斜一角度,即该中心轴的底部的直径较短,其上端的直径较长;该转动件的中心孔对应于该中心轴外表面的形状,呈底部的直径较短,上端的直径较长的形状,使转动件在受力后产生朝向结合中心轴方向的力量分量,如此一来转动件自然不会脱落,达到避振减噪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照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转动件套接中心轴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传统转动件套接中心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传统转动件转动时的受力分解示意图。
图4为传统中心轴锁上螺丝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传统中心轴具有限制卡勾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本体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转动件套接中心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件转动时的受力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1、21、31中心轴 111外表面112轴心 12、22、32转动件121中心孔122内表面211螺丝 311卡勾
40本体 400底板41中心轴 411凸件412间隙413外表面414、511底部 415、512上端416倒角42孔洞50转动件 51中心孔52凸环段 53底边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6、7、8所示。本发明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包括一本体40的底板400具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41,中心轴41枢接一转动件50,如图所示8。中心轴41是由至少二个凸件411所组成,各凸件411的外围组成接近圆形,各凸件411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412,因此使中心轴41的外围具有弹性。底板400于各凸件411的部分外围具有供模具置入的孔洞42。
本发明的特点,是使中心轴41的外表面413于靠近底板400的一端向离开底板400的一端往外侧倾斜一角度,即中心轴41的底部414的直径较短,上端415的直径较长。转动件50的中心孔51对应于中心轴41外表面413的形状,呈底部511的直径较短,上端512的直径较长的形状。转动件50于中心孔51的底部511具有凸环段52,凸环段52低于转动件50的底边53,使底边53不接触底板400,以降低转动件50旋转时的摩擦力。本发明各凸件411上端415的外侧具有倒角416的设计,以利转动件50的中心孔51套接中心轴41时,可压缩各凸件411的上端415往间隙412内缩,使中心孔51容易枢接中心轴41。
本发明主要是改变中心轴41的拔模角度方向,使中心轴41的外表面413的底部414的直径较短,上端415的直径较长。而转动件50的中心孔51具有与中心轴41的外表413相对应的形状。使上述图3上示,转动件在受力后产生朝向外侧(脱离中心轴的方向)的力量分量,改为朝向内侧,如图9所示,如此一来转动件50自然不会脱落。同时此一设计由于转动件50与中心轴41是弹性体的抑制接触,所以也能限制转动件50非水平方向的振动行为,达到避振减噪的效果。另外,本发明也同时排除了以往设计中,需要调整螺丝锁合间隙或卡钩间隙的问题,这在设计上方便了许多,可降低传动构件的高度,并节省制造成本,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发明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业内人士运用本发明所为的修饰、变化,均属本发明主张的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公开者。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包括一本体的底板具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该中心轴枢接一转动件;该中心轴的外表面靠近该底板的一端向离开该底板的一端往外侧倾斜一角度,即该中心轴的底部的直径较短,其上端的直径较长;该转动件的中心孔对应于该中心轴外表面的形状,呈底部的直径较短,上端的直径较长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其中该底板在该中心轴的部分外围具有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其中该中心轴是由至少二个凸件所组成,该各凸件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其中该各凸件上端的外侧具有倒角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其中该转动件在该中心孔的底部具有凸环段。
全文摘要
一种低噪音振动的齿轮配合机构,包括一本体的底板具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中心轴枢接一转动件;中心轴是由至少二个凸件所组成,各凸件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中心轴的外表面靠近底板的一端向离开底板的一端往外侧倾斜一角度,即中心轴的底部的直径较短,其上端的直径较长;转动件的中心孔对应于中心轴外表面的形状,呈底部的直径较短,上端的直径较长的形状,使转动件在受力后产生朝向结合中心轴方向的力量分量,如此一来转动件自然不会脱落,同时此一设计由于转动件与中心轴是弹性体的抑制接触,所以也能限制转动件非水平方向的振动行为,达到避振减噪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H55/17GK1888481SQ20051008142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阙河光, 谢明峰, 王泰国 申请人: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